閱讀運河雄鷹—劉維嘉先生 | 作者/劉輝(文軍)
【文軍•微語】駕駛著隱形翅膀,一直高翔

圖片來自網絡
昨晨看到維嘉老弟連夜趕寫的一份數千字的會議報道,我頓時驚訝與感慨。平時感覺到他一貫的不間斷文字抒寫、文學創作,我會提示他身體第一!
飛翔于通州上空的雄鷹是一位高度雙下肢殘疾之人。維嘉先生的苦難一生、拼搏一生、執著一生、奮斗一生,在我看來他是“不忘初心”的標桿與表率。
退休前,維嘉服務于殘聯事業,他一直是通州殘聯副理事長。至今,依舊連續任職通州人大常委委員。架著雙拐走街串巷,體察民桖,閱諫聽怨,宣講政策。即為殘疾人立言、又替健康人發聲。
他是一位非常勤奮的高產作家。
“通州那些事兒”,維嘉從不停筆。為“副中心”樹碑立傳,他立誓擔撐。他的翅膀、他的理想、他的胸懷、他的作為,我總覺得比不少健康人高遠——至少遠遠高于我。
我與劉維嘉先生結交于網絡十幾年。他的所有文字我都細讀,并直接提出建議。他信任我,總是他文的第一讀者。
由于結識維嘉也就參與了殘疾人的文化事業。甘心情愿地為殘疾文學愛好者作些服務,成了我這些年的一些有意義的文化內容。
感謝維嘉兄弟。閱讀他只是一個小小片段。他的謙恭與善良、他的誠懇與真摯、他的熱忱與德行,我相信很多健康人都難以跨越。
維嘉:運河上空飛翔的雄鷹。是我“親”兄弟。他是我樂觀向上,保持與疾病相處,不斷調整心態的樣板。
維嘉是北京通州的名人之一。在我面前,他就是一位老弟,是我最親密的朋友。

劉維嘉先生(前排右二)(資料圖)與毛主席身邊工作人員合影
河邊長、運河湍,
維嘉深切通州情。
抒運河、贊北京,
隱形翅膀展大鵬。
常年默默作民事,
一筆一劃繪征程。
腿腳殘疾魂心健,
身康未必如雄鷹。
善作舟、德為本,
人大常委桖民情。
身士卒、納群諫,
專事殘聯始與終。
水載文、筆作槳,
日照耕耘夜點燈。
通惠事、運河水,
點滴敘述韻華瑩。
童時樂、殘童苦,
惟妙惟肖必生情。
憶黨恩、傾灑衷,
篇幅滿滿眼圈紅。
又是青少年愈澀,
總遇陽煌暖悟中。
成長史、黨沐浴,
初心永在干勁增,
退不休、休更動,
冀地首都大采風。
聚群網、眾尋夢,
吹哨集合匯精英。
習書法、虛實凈,
魏隸楷草力精通。
描山水、畫魚鷹,
水彩油畫挺國風。
詩為體、詞古律,
凝結群力伴韻行。
留史痕、唯攝影,
旗下聚焦高手逢。
一針線、一絲念,
一心一意記采風。
一晝夜、一蹣跚,
一日千里辛勞功。
懷大志、愛北京,
維嘉會長忠與誠。
京城大、網絡通,
微信關系結交靈。
商學工、公私企,
文化大道各異同。
采風會、新樂行,
美院美顏盛事騰。
抒筆畫、蕭發笙,
一二三等項集中。
有品位、欲再騰,
維嘉躊躇深犁耕。
凝心智、啟慧蒙,
我頌維嘉贊采風。
匯中西、文塔峰,
同舟共濟見奇功。
祈心禱、祝彩鳳,
呈祥和瑞方向明。
白楊高、贊揚頌,
文化自信展恢宏。
2019.12.18.晨

生活中的劉維嘉先生(資料圖)樂觀、豁達、陽光
劉維嘉,筆名運河雄鷹。1956年1月生于北京市通州區。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大眾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寫作學會會員、河北省采風學會理事、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北京市通州區政協文史特邀委員。現任河北省采風學會北京分會會長、北京市殘疾人寫作學會副會長、北京通州中倉文學社副社長。上海文藝網、江山文學網簽約作家。《北京紀事》《大眾生活報》《北青社區報》《通州時訊》等報刊專欄作家。部分散文入選《中國散文大系》(抒情卷、旅游卷)、《中國最美散文》、《北京大運河的浪花》等30多部文集。

劉維嘉先生(右三)頒獎活動現場

劉維嘉先生(右三)頒獎活動現場
至今已在《人民文學》《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散文家》《中國志愿者》《北京作家》《北京紀事》《當代人》《散文百家》《美文》《散文》《散文選刊》《海外文摘》《運河》等報刊和人民政協網、中國作家網、新華網、中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上海文藝網、貴州作家網、江山文學網、中紅網、搜狐、新浪、百度、騰訊、網易、今日頭條、大家傳媒、鳳凰網等100多家報刊和網絡媒體發表散文、隨筆、文學評論、報告文學、紀實文學作品達數百萬字。
著有散文集《永年花糕》《運河畔抒懷》《水墨隘江村》,分別被中國國家圖書館、通州檔案館、通州圖書館、運河書庫和浩然文學紀念館永久收藏。
獲得美文天下•首屆全國旅游散文大賽最佳文化散文獎,《散文選刊》全國散文獎二等獎,首屆“林非散文獎”最佳散文集獎,第五屆全國人文地理散文一等獎,《人民文學》雜志社和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共同舉辦的第六屆觀音山杯“美麗中國”海內外游記征文大賽優秀獎、第三屆河北文學藝術“彩鳳獎”散文組一等獎、2019年京津冀殘疾人文化交流活動散文類一等獎、首都殘疾人事業好新聞通訊類一等獎等40多個獎項。2018年8月《北京青年報社》社區報通州分社和通州區委宣傳部拍攝了《影像記錄100個通州人‖義務史官劉維嘉,用文字傳承通州歷史》專題片并在互聯網發布。
人民網、中國廣播新聞網、首都之窗、通州區人民政府網、搜狐網、鳳凰新聞網、通州電視臺、《通州時訊》報等百家媒體對劉維嘉從事文學寫作以及他的部分作品進行過宣傳報道。曾榮獲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北京市新長征突擊手、北京市學雷鋒樹新風先進青年、北京市勞動模范(2次)、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為四化服務先進個人(北京市政協授予)等榮譽稱號。
事跡被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編撰,國家主席楊尚昆題寫書名,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殘疾名人辭典》;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華勞模大典》。
作者劉輝(文軍)簡介:

作者劉輝(文軍)(資料圖)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老北京那些事兒》系列叢書作者。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理事。京報刊“京味兒”專欄作家。中國蕭軍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北省采風學會理事。《新國風》詩刊副主編。
北京市殘疾人寫作學會名譽會長。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