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雅集·第一回”暨“南山悠然——王然山水畫品鑒”在京舉行

雅集嘉賓合影
2021年6月27日下午,由北京南山悠然文化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律和古琴研習社支持的“南山雅集·第一回”暨“南山悠然--王然山水畫品鑒”在南山悠然文化藝術機構成功舉行。

雅集現場
中國畫創作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協會員田茂國先生;人民日報社人民網頻道主編魯曉東女士;榮寶齋美術館館長、中國書協會員王祥北先生;文化部青聯委員、書法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國博雅集負責人晏曉斐先生;北京古琴研究會理事、北京律和古琴研習社社長王寧先生;中國非遺藝術設計研究院理事會秘書長、海南積圖科技集團藝術金融平臺負責人黃中先生;中煤集團法律顧問、博士劉愷女士;中國美協會員、北京南山悠然文化藝術機構藝術總監王然女士;張梅紅女士;鄭博女士;賀玉清女士等嘉賓參加了雅集活動。活動由北京南山悠然文化藝術機構負責人陳斐鵬先生主持。

陳斐鵬主持南山雅集并致辭
陳斐鵬先生向嘉賓們介紹了舉辦“南山雅集”的緣由和意義:北京南山悠然文化藝術機構旨在為喜歡中國文化藝術的各界朋友搭建一個放松的學術交流平臺,定期邀請具有較高藝術內涵的中青年書畫藝術家舉辦精品品鑒會,在律和琴社等各界機構的支持下,雅集通過結合書畫、聽琴、吟誦等形式結合來展現中華審美風范。

王寧先生演奏古琴
王寧先生在雅集現場演奏了《流水》、《酒狂》、《白雪》、《關山月》等古琴名曲,向嘉賓們介紹了古琴音律的特點,并分享了中國古琴歷史發展中的一些有意義的故事。

王然女士致感謝辭
王然女士致辭感謝大家來參加南山悠然文化藝術機構舉辦的南山雅集,感謝大家長期關注和支持她的藝術創作,也會創作更多的藝術精品給大家品鑒交流,并期待大家關注機構后續舉辦的活動。

雅集期間,嘉賓們品鑒了王然山水畫,并分享交流了各自在工作生活中文化藝術的新境和感悟,對本次活動給予了較高評價,也期待著南山雅集持續舉辦。
本期南山雅集共展出王然女士最新創作的24幅山水畫作品。王然現為在讀博士研究生,導師袁學君先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院聘畫家,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青年畫院藝委會委員,中關村畫院畫家。
中國國家畫院博士后、美術評論家王先岳先生 在《泠然希音——王然山水畫的美學旨歸》一文提到: 南朝謝赫以“氣韻生動”為繪畫第一要義,其中“韻”者,本義乃指聲韻,由此或可溯源繪畫與音樂的密切關系。 清人王原祁曰: “聲音一道,未嘗不與畫通。 音之清濁,猶畫之氣韻也。 音之品節,猶畫之間架也。 音之出落,猶畫之筆墨也。 ”這是從藝術精神的角度,肯定了繪畫與音樂的相通性。 依宗白華之論: “中國的建筑、園林、雕塑中都潛伏著音樂感,即所謂‘韻’。 西方有的美學家說: 一切的藝術都趨向于音樂。 這話是有部分真理的。 ”故宗氏論畫,每以音樂術語出之,如: “天地是舞,是詩(詩者,天地之心),是音樂(大樂與天地同和)。 中國繪畫境界的特點建筑在這上面……自由瀟灑的筆墨,憑線紋的節奏、色彩的韻律,開徑自行,養空而游,蹈光揖影,摶虛成實。 ”青年畫家王然深諳“樂畫一如”之理。 因其生于藝術世家,從小即兼修音樂與繪畫,后又入京師深造而得名師言傳身教,故其山水畫創作多以悠遠空靈、清幽玄淡的韻致取勝。 味其畫境,但覺其意彌新,情思微眇,神采浮動,萬物浮游于塵垢之上,充溢噓風漱雪的清氣靈韻,恍然似有迷離天籟遄飛其間,泠然希音,不絕如縷,其神韻之緬邈,遠引若至,臨之已非,適道俱往,引人入于“與碧虛寥廓同其流”的生命靜觀之境......王然山水最可稱道者在于: 其古韻今格的新山水形態,乃建立于人的自由精神的拓展與生命意識弘揚的基礎之上。 —畫家以造化為基源,以心源為烘爐,有效地持守了中國山水固有的宇宙意識、詩性特質與人文境界,重構了與天地自然對話的精神空間,確證了東方美學價值的當下意義。 具體言之,王然建構了以“氣韻”為精神旨歸、以聲律節奏為筆墨意蘊的“樂畫合一”的美學觀。 明代陸時雍謂: “有韻則生,無韻則死; 有韻則雅,無韻則俗; 有韻則響,無韻則沉; 有韻則遠,無韻則局。 ”又云: “物色在于點染,意態在于轉折,情事在于猶夷,風致在于綽約,語氣在于吞吐,體勢在于游行,此則韻之所由生矣。 ”依此品味王然山水清逸玄遠的山水境界,疏影清魂的山水意象,古韻今格的筆墨語言,謂其在神韻悠然的音樂節律中,庶幾經歷了自由精神的拓展與生命意義的輪回,不亦宜乎!
本次王然山水畫作品展至2021年7月26日。 南山 雅集第二期計劃 于 8月 舉辦。
展廳現場·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