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余年的玉山官溪飴酒
江西省玉山縣仙巖鎮官溪胡氏祖先釀造官溪飴(Sì)酒的習俗已有一千余年的歷史,該酒采用古代手工工藝釀造,從釀造到成品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整個釀造過程中,不摻入一滴水及任何添加劑,是百分百原漿窖藏陳年酒釀。

官溪飴酒要在酒窖中窖藏多年,其色澤和芳香是在密閉酒窖窖藏的環境中慢慢陳化,以及逐年加入新鮮糯米飯進行飴養等工藝,歷經數年天然而成,具有入口綿甜、酒味醇厚、芳香怡人、層次豐富。

官溪飴酒內含人體所必需的葡萄糖、多種維生素和十多種氨基酸,其營養成分易被人體吸收,有提神解困、促進血液循環之功效,并且還是身體虛弱者補氣養氣的佳品。

官溪飴酒既不同于白酒,也不同于黃酒,酒精度介于白酒與黃酒之間,但由于口感醇厚,既有后勁又芳香怡人、既爽口又不上頭。
為了傳承官溪飴酒這一民間傳統酒文化的精華,胡氏后裔,官溪一位胡姓老師,歷經十余年的調查、摸索。從民間收集各種有價值的釀造官溪飴酒的技術、信息。這期間還包括一位釀酒世家老師傅的指點,終于總結出了按照傳統手工工藝釀造官溪飴酒的技術方案。
官溪飴酒的推出會給有眼光的消費者耳目一新,會讓有品位的您:拿得起,放不下。(艾世民攝影報道)
新聞鏈接:
官溪飴(Sì)酒 商標中“飴(Sì)”字的由來,飴(Sì)字的讀音,源于《中華大字典》,這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讀音;現在《新華字典》中“飴”字只有一種讀音(yí)。
浙江江山這一帶的方言中給小孩子喂食叫飴(Sì)。現在的官溪在解放初期也是屬于浙江江山管轄的,解放初期劃歸江西玉山管轄至今。
官溪的方言和浙江江山的方言是一樣的。官溪飴酒之所以叫飴(Sì)酒,是因為官溪古代的先民認為自己親手釀造的糯米酒也是有生命的。于是每年在適當時候都要用新鮮糯米飯來飴(Sì)上一年釀造的糯米酒,這樣一年又一年,官溪先民發現這樣釀造出來的糯米酒口感好,既有后勁又芳香怡人、既爽口又不上頭,是糯米酒中的妙品、極品。后來官溪人就把這種糯米酒叫:飴(Sì)酒。
飴酒在官溪的民間傳承了一千多年,讓官溪人引以自豪。
官溪人只有等到高朋貴客蒞臨時才肯把飴(Sì)酒拿出來品嘗。“飴(Sì)”字符合官溪飴酒釀造過程的本意。這個“飴(Sì)”字的采用,讓浙贛一帶的官溪飴酒有了真正意義上真名實姓,讓消費者真正有機會品嘗到這一古老的民間酒文化精華:官溪飴酒。也就是浙江江山、官溪這一帶人平時所說的:飴酒。(胡老師聯系電話: 13970323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