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山水的藝術呈現與時代傳承”主題文化沙龍舉行
專家學者齊聚首 暢所欲言話逍遙
“逍遙山水的藝術呈現與時代傳承”主題文化沙龍舉行
□文/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燕 圖/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馳
4月21日,室外春意微寒,而濰坊日報社四樓記者驛站內熱情高漲,其樂融融。一場以“逍遙山水的藝術呈現與時代傳承”為主題的濰坊文化沙龍活動在這里舉行。來自北京、濟南、南通、濰坊等地書畫界、文藝評論界、收藏界的眾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所欲言,共話顧平的逍遙山水;顒又,顧平還與書畫愛好者互動交流,氣氛熱烈,并向濰坊日報社捐贈作品《逍遙濰坊逍遙山水》。
得到書畫愛好者一致好評
一走進濰坊日報社四樓記者驛站,便看到墻壁上懸掛著一幅幅顧平的人物山水畫,萬千氣象,撲入眉宇。這些作品筆墨雄渾深沉,透出勃勃生機。畫面中的山石小徑、松柏流水、小草花鳥,如置仙境;高古之士、童叟仕女,皆仙風道骨。他用筆酣暢淋漓,施墨明潤華滋,造詣高曠茂郁,氣韻生動傳神。他畫山不似山,胸中自有山,畫水若有無,錚錚流淌聲,將登山臨水、暢懷抒情、曠達自在而又雅趣盎然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顧平的逍遙山水得到濰坊書畫愛好者的一致好評。“顧平老師的作品筆墨灑脫,一山一石一人都很有特點,通過畫面感受到人物山水很深的造詣,借物抒情,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情懷。”坊子區美協副主席劉克強說。
濰坊市美協副主席、奎文區美協主席譚國華在文化沙龍現場認真欣賞了顧平的人物山水畫,感觸很深。他說,這些作品中休閑的人物與大自然的山水相結合,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給人的感覺悠閑放松。在他的作品中也看到一種時代傳承,從古至今,山水畫離不開回歸山村,借古開今,溪山問道。這種高古脫俗、曠達自由、輕松愉快的筆墨也正是逍遙山水的藝術宗旨。
三十多年熱衷圖繪逍遙山水
顧平,1960年生于江蘇鎮江,祖籍南通,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研究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此次受邀參加濰坊文化沙龍活動,顧平圍繞“逍遙山水的藝術呈現與時代傳承”這一主題,分享了多年來的創作心得。他提倡逍遙山水旨在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們在賞覽自然山水時,從中汲取大自然的靈智與美感,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與心靈愉悅。
濰坊是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特別是到了4月份,紙鳶在天,凌空飛翔,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友人前來共同參與這場風箏盛會。而顧平的家鄉江蘇南通也是一座風箏之城,板鷂風箏長嘯云天,直掛云帆,這也是兩座城市源于對天空向往的一種緣分。
濰坊還是遠近聞名的中國畫都,人才輩出,他此次來到濰坊更是深感名不虛傳。“濰坊具有濃濃的書畫氣息,滿城畫廊鱗次櫛比,丹青墨香,全國唯一,中國畫都之名眾望所歸。”顧平說。
現場互動交流氣氛熱烈
本次文化沙龍活動由濰坊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濰坊日報社、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服務中心主辦,濰坊晚報、濰坊融媒、濰坊市美術家協會、濰坊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濰坊市文藝志愿者協會承辦。
在濰坊文化沙龍活動現場,受邀專家學者圍繞“逍遙山水的藝術呈現與時代傳承”這一主題展開熱烈討論。大家暢所欲言,氣氛空前高漲,共同探討逍遙山水。
濰坊市技師學院院長丁漢邦表示:“顧平與濰坊的淵源很深,十年前他來濰坊辦畫展我們就認識了,并多次來濰坊參加中國畫節,他的名字在濰坊書畫圈并不陌生。山水畫具有時代意義,顧平的逍遙山水與傳統的山水畫不同,他的逍遙山水表現的是一種姿態、一種情感、一種理想,既可以撫平人心,又可以讓人看到生機勃勃,這一點很值得同行們學習。”
“顧老師,我很喜歡您的逍遙山水,您可以具體說一下,您在創作這些畫作時的靈感以及意境嗎?”活動中,顧平與書畫愛好者進行互動交流,針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他一一認真解答,將本次文化沙龍活動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當天,也有不少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參與本次文化沙龍,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濰坊日報社舉辦的這次文化沙龍活動,對逍遙山水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活動中,顧平還向濰坊日報社捐贈了作品《逍遙濰坊逍遙山水》。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