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啟在中國文化長征第六十站作主題發言

中國文化長征第六十站會場盛況
2015年4月11日,中國文化長征第六十站——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暨郭勝霞毛體書法和共和國將軍書法作品聯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參加活動嘉賓有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中央各部委的部分老領導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界人士。著名學者、中國牡丹書畫院院長蔡云啟先生在大會上作了《歷史不容篡改》的主題發言。
蔡云啟先生說,2015年3月15日,文化長征第59站中國第三屆“誠信中原行業自律”大會剛剛在河南落下帷幕,今天文化長征第60站《中國書畫藝術走向何方》高峰論壇活動有來的到了美麗的北京溫都水城,由中國佛學文化保護發展中心、中國藝術家聯盟主席、武術家、陶瓷專家、著名思想者張勝利先生開創的中國文化長征大型文化系列活動第六十站、紀念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活動在北京隆重召開,這又是一次超乎非凡的文化盛典!我代表中國牡丹書畫院向本次活動表示最衷心的祝賀!祝愿學術研討會圓滿成功!今天的活動意義非凡,主旨意圖頗大精深!我認為其主要意義在于:
一、牢記戰爭給人類帶的巨大痛苦與災難,讓我們共同為祈求和平而努力。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半個多世紀以前,在國家和民族萬分危難之際,面對兇惡的日本侵略者,中華民族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前赴后繼,英勇斗爭,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全民族的偉大抗戰運動,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正義戰勝邪惡的英雄史詩。

著名名學者、中國牡丹書畫院院長蔡云啟先生(右一)向大會獻禮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戰火牽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余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最后以中國、美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德、日、意等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今天,我們中國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終于也可以和世界各強國一樣平起平坐。并可以憑借我們自己豐富的文化和歷史資源,以文化長征活動這么隆重的形式,舉行我們自己想要的紀念活動,以其凝聚國家民族認同、展示中華文明自豪感!并且隨著文化長征活動的進一步延展,其影響必將逐年擴大,其政治力量必將日益提升!可以想象,這必將助推世界和平、人類和平偉大目標的早日實現。
二、弘揚毛澤東偉大思想,落實習近平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
一代偉人毛澤東,作為新中國歷史的締造者,他的豐功偉績必將永載史冊。而作為一位詩人與書法家的毛澤東,其藝術成就也早為人們所熟知。他的書法藝術取百家之長熔為一爐,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在書法藝術殿堂上是獨領風騷。書法界稱之為“毛體”書法。
“毛體”書法字里行間無不透著偉人的神韻和氣魄。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無論在生前還是故后留給世人的精神財富永遠超越時代,世代相傳。而后人用“寫毛體字”這種特殊方式來緬懷偉大領袖毛澤東已成為書法界的一種共識。把這門藝術繼續發揚光大,是時代的需要,是對毛澤東思想的弘揚與傳承,也是對他老人家最深切的懷念。
習近平主席在文藝座談會上也指出,要推動文藝繁榮大發展,最根本的是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所以我們今天在這里成功舉辦這個大會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們明白我們中國人沒有忘記戰爭給我們國家、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的戰爭創傷,帶來的巨大傷痛與傷害。我們要用這樣的“文化長征”系列活動,
呼喚更多的人們“牢記戰爭、倡導和平、反對戰爭”。文化長征的系列活動的“多元論”在呼喚著中國要誠信、人人要健康、世界要和平。
今天中國文化長征進入了輝煌的第60站,中國有六十甲子一說,我們在六十甲子這個紀年時刻舉辦反法西斯戰爭暨共和國將軍毛體書法藝術論壇,召示著中國文化長征系列活動也同樣在為“人類健康、世界和平”做著積極的貢獻。“中國書畫藝術走向何方高峰論壇”的開展,在多次的中國文化長征活動中挖掘、培養、打造了諸多書派、畫派,也光榮隆重地成就出了“諸多藝術家名家”,“諸多書派、諸多畫派”為中國文化藝術的大發展、大繁榮、大創造、大引領樹起了一面面鮮艷的旗幟。
隨著文化長征、中國書畫藝術走向何方高峰論壇的逐步深入,推進加強了中國的藝術品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呈現出了明顯的文化取向、文化方向,文化導向、文化航向。正在逐步成為藝術界和人民大眾所關注的焦點、熱點、看點。正在使中國的藝術品在國內藝術領域、國際藝術領域逐步提升、增值。讓我們的話語權在國際地位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我想我們當代藝術家應該緊密結合我們中國自己的優秀文化元素和社會現實,積極地關注人生、關注社會,創造出更多的、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形式的作品。服務于我們中國共產黨、我們的人民群眾。我們作為中國的藝術工作者應始終牢記習總書記提出的: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要和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孕育出可貴的開拓精神,傳承精神、創造精神、引領精神。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三、今天,通過文化長征、中國書畫藝術走向何方、首屆共和國將軍毛體書法高峰論壇活動的開展,切實加大弘揚中國的書法藝術力度。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同時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剛才會議開始之前我細心觀讀了將軍們的毛體書法作品,其多數風格主要是以行草為主,布局法度嚴謹,用筆恣肆,渾然天成,遒勁剛健,縱逸奔放,大氣磅礴,蒼勁有力。作為共和國將軍們拿起槍能打仗,放下槍能書法,并且老將軍們能把毛體書法書寫到這個程度和高度,并且都具有個人獨特的風格及書法風韻,既能文又能武實屬不易。大家可以看出作品的兩大特點:
一是筆畫都較細圓;字形都較大,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寫法;有富于創新精神,天縱自然,風骨峻爽,氣韻非凡。行中帶草,蒼老剛勁。隨意揮灑,大筆縱橫,氣勢磅礴。干濕、濃淡、輕重、緩急,錯落有致;作品畫面黑白疏密相間,字形長短大小,各得其所。具有超常的破體立體能力。作品中把毛體的辯證法和其自身的藝術理論體系自然、自覺地應用到書法藝術實踐中,對書法線條的粗與細,長與短;字體結構的正與倚,大與小;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結構的松與緊,字體的繁與簡等等一對對書寫矛盾體,把握得非常恰當得體,應用自如。可以說這些對毛體書法藝術的理解比一般書者更透徹;對傳統書法理論的研究比一般書者更高深;對從古到今書法大家的品評比一般書者更獨到;對各派傳統書體書法的揚棄比一般書者更充分;的破體立、體志向比一般書者更堅定,能力更強。可以說他們這種體式風格獨絕、獨樹一幟的毛體,上可居高樓大廈、下可入低屋茅舍,被大眾認同喜愛的程度是其它書體無可比擬,也是一般書家無法達到的。
二是具有超強的“書以達情”的書寫能力,筆墨之間,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豪邁激越。尤其能夠明顯的感覺他們對表達毛體書法作品書寫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能把字寫工整清楚謂之書以達識;第二層次,能把字寫得漂亮謂之書以達美;第三層次,也是最高層次,在寫得漂亮基礎上能寫出書者的感情謂之書以達情。不管是從結字、集字到布局作品都沒有面貌完全相同的兩件作品,可稱作“下筆無定式,收筆不留框”,豐富多彩,風調多樣。我個人以為:這種現象不僅體現了共和國將軍們的毛體書法藝術深厚的基本功底,而且對書法藝術語言掌握的精熟、精準,對筆墨掌控的嫻練度與發揮,更能體現了其書寫形式始終為其書寫的內容服務。隨書寫內容的不同而不同,隨書寫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做到書寫形式與內容的高度完美統一;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共和國將軍們的書寫形式始終以表達思想情感為最高目標,能夠熟練地將自己獨特的書法藝術語言為載體,充分地表現和反映他們書寫時的思想和情感,直抵書法藝術的最高層次和境界---書以達情。這就是毛體書法作品吸引人、讓人百看不厭的原因所在。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當今毛體書法史上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郭勝霞老師(右)向張勝利先生贈送書法作品
我個人總結認為共和國的們將軍們的毛體書法藝術作品有五美:
一是線條美。線條流美多變,在飄逸中見骨力;在書寫時控峰控筆能力極強,達到了隨心所欲,靈動自如的地步。所寫出的線條優美舒展,點橫撇捺,下筆成型,型完力足。牽絲映帶,飄逸而不浮滑;扭拐頓挫,力足而不遲滯。
二是造型美。結字倚側險峻,夸張而不失態、毛體書法具有極強的結字構圖能力。看將軍們的書法作品,你會發現所寫出的字的結構,往往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讓你充滿新奇震撼之感。同樣一個字他們都會同時寫出不同的樣式,但讓你感到都很美。
三是布局美。讓人感到有一種大氣、自然之感而毫無做作有意為之之態。字的大小得當,墨色濃淡適宜,布白隨內容和情緒寫就。望眼整個篇章,猶如一幅水墨中國畫,美不勝收。
四是動態美。由于倚側取勢的結字特點,字內部首收放對比強烈,動態平衡美及其突出。都讓人感到每個字都像各色人物,鮮活靈動,千姿百態,充滿活力,讓人百看不厭。
五是意境美。毛體書法,不是為書而書,而是所書為所表達的內容服務。會不由自主地被毛體筆跡墨道所牽引,強烈地感受到將軍們在書寫毛體書法之時的情緒變化:或平靜、或激昂、或低沉或高亢。書以達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每幅書法作品猶如一幅幅引人奪目的意象畫卷。在書寫“毛體”書法作品里那份淳樸、神形兼具的同時更是表達了將軍們對偉人毛澤東思想的敬仰之情。為發揚“毛體”書法,以弘揚毛澤東思想,以紀念毛澤東思想其藝術風采。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毛體”藝術,從而以有型的字,去傳達無形的精神,讓人們能更深刻的了解作為一代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的毛澤東。正是偉人毛澤東思想與時俱進的一種延續。
文化長征系列活動開展是弘揚引領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靈魂具體行動的體現,“中國書畫藝術走向何方”高峰論壇活動的逐步推進是書畫文化的一種延續,文化長征傳播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文明史,是弘揚社會主義正氣,是傳遞社會正能量。文化長征活動立足中國、著眼世界。中國書畫藝術走向何方高峰論壇活動的深入開展是“愛我中華、振興中華”的具體實際行動,“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有識之士,加入到以緊緊地跟隨文化長征偉大舵手、中國書法教父張勝利先生為首的文化長征團隊,齊心協力共同助推我們的“文化長征”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