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猶在·詩人汪國真追思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左三)、副院長呂品田(右二)、副院長賈磊磊(左一)、著名作家張寶瑞(左二)、汪國真胞妹汪玉華(右一)出席追思會
2015年5月27日上午,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行了“青春猶在——詩人汪國真追思會”。汪國真生前所在單位的同事、好友和家人,以及眾多自發前來的汪國真詩歌的喜愛者,一同追思這位當代著名詩人和文化教育學者。
追思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副院長呂品田,著名作家、書畫家張寶瑞,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院院長朱樂耕,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著名主持人司馬南,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譚五昌,中國屈原學會理事、詩人、辭賦家屈金星,文化藝術出版社社長沈梅,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攝影家黑明、汪國真胞妹汪玉華等國內藝術界、出版界專家和學者先后發言,共同追述與緬懷了詩人的藝術歷程,深入闡發了詩人的藝術成就,回憶了與詩人的相知往事,表達了他們的懷念之情和崇敬之意。大家紛紛表示,汪國真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鍥而不舍、執著向上的人格魅力、他對生命的熱愛、對青春和美好情感的頌揚,他的詩歌帶給我們的溫暖、感動和激勵將永遠銘刻在我們的記憶里。
追思會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賈磊磊主持。
王文章院長談到,汪國真是我們一位可敬的、大家非常歡迎的、非常親和的一個同事,同時也是著名的詩人。作為同事我們非常思念他,作為詩人我們從心里也非常親近他,汪國真英年早逝,大家心里是非常可惜的。汪國真作為著名詩人,有的人心中有疑問,但是我想汪國真卻是我們中國當代一位非常著名的詩人,他有他的獨特性,獨特性不可能被廣泛的人們認知,任何具有獨特性的文學藝術創作在他一段時期都不可能被人類廣泛的認知。但這個不妨礙對汪國真的正確評價,他是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一個時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人類向上、人類奮進的,可以說是深入思考的,特別是年輕人,與年輕人心靈溝通了,激發他們思考,在改革開放時代激發他們奮勇向前。隨著時間的推移,汪國真眾多詩篇中有些精品流傳下來,特別是很經典的詩句被人們廣泛的傳頌。我們中國藝術研究院為有汪國真這樣的詩人驕傲。

著名作家張寶瑞緬懷汪國真先生
與會者對汪國真的人格、詩歌藝術的現實意義做了全面的評價。大家用飽含真情的語言描繪了、回憶了汪國真作為同事、朋友、作者或者親人這樣一種不同角色人格形象,通過他生活中、工作中、交往當中的細節,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完整的汪國真的形象:謙和文靜、善良熱情、文質彬彬、溫文爾雅、多才多藝、執著追求、永懷不老之心。
大家也對汪國真的詩歌做了深度的分析和評價。很多與會者認為,在今天,汪國真詩歌的藝術被嚴重誤解、曲解,需要重新認識和評價汪國真詩歌的藝術意義尤其是其現實意義。大家談到了汪國真先生對直白樸素的詩歌語言表達深刻思想情感,是深深扎根于民眾,深深扎根于青年的詩人,他是這個時代的符號,沒有人能夠把這個符號抹去。他是一個青春的詩人、情懷詩人。
屈金星先生對汪國真先生做了非常系統、非常全面的評述,他說汪國真先生是中國新詩最廣泛普及者,中國勵志新詩大成者,指出了汪國真的詩是讀者和作者的共融、中國文化的浪漫體現、中國審美的詩意呈現、中國詩歌現代回歸、中西融合體現、文學和音樂交響、中國大道至簡哲學的體現。
大家還對汪國真先生詩歌藝術及當代意義、深遠歷史意義進行了分析和闡述,認為,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詩意,還需要詩歌,詩歌沒有死亡,詩歌也不應該死亡。對于汪國真他的這樣一種勵志的,充滿青春情懷,這樣積極向上的催人奮進的,永遠鼓勵人們向前為了理想追求的這樣一種正能量詩歌精神,在我們今天特別的需要。

追思會活動現場
汪國真 于1956年6月在北京出生,籍貫為福建廈門。1971年12月至1978年10月在北京第三光學儀器廠工作;1978年10月至1982年8月在暨南大學中文系讀本科;1982年8月起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曾先后在文化藝術出版社、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工作,2013年8月起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文學藝術創作中心主任。
汪國真同志從1985年起進行文學創作,發表了大量小說、詩歌、散文等,他的作品情感真摯,風格清新,在當代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留下了許多讓人難以忘懷的篇章。其代表作品《我微笑著走向生活》、《年輕的風》、《熱愛生命》等,在90年代的青年群體中幾乎達到了人人傳誦的地步。近年來又相繼出版了《汪國真詩文集》、《汪國真經典詩文》等多部詩文集。除文學創作以外汪國真同志還在書畫藝術、音樂等諸多領域頗有造詣,出版了多部書畫作品集,并于2009年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個人作品音樂會。
2013年10月8日習近平主席在2013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談到中國未來的發展時,曾經引用了汪國真先生的詩句:“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2015年4月26日2點10分,汪國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2醫院逝世,享年58歲。在汪國真同志病重期間,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黨委書記高顯莉和有關領導多次到醫院探望他。
追思會上還播放了汪國真生前所在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的同事制作的紀念專題片《愛的語言》。汪玉華女士向每位參加追思會的來賓贈送了汪國真最新出版的詩集,以示謝意。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