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犀”自然、藝術風潮---施力仁犀牛主題雕塑展開幕

開幕時間: 2015年9月17日下午16:30
展覽時間: 2015年9月18日 2015年10月14日
展覽地點: 東方新天地(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號)
主辦單位: 東方新天地、鳳凰文化、野生救援協會
承辦單位: 鑄造美術館
協辦單位: 臺灣現代畫廊
策展單位: 鑄造美術館
聯系方式: 010-64337617
新聞聯絡人:唐嬌
“承犀自然 藝術風潮”取承襲自然的意思,寓意藝術承接傳統、聯系當代。一方面是我們今日生活的展現,一方面也是藝術傳承之真諦;此次展覽旨在以藝術為名開辟一片‘“生態”之新天地,打造一個親近自然、生態的公共展覽,并與東方新天地、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協會、鳳凰文化聯袂主辦,建立起一座溝通藝術與大眾間的交流平臺;來自于臺灣的藝術家——施力仁,多年來他的藝術視角及創作思緒一直都與生態密切相關,所創作的一系列以‘犀牛’為母題的作品,可謂融入生活與家庭的紐帶中,又凸顯其堅實、執著之本質。這些看似體型龐大的作品,以其所具有的極度親和力而被大眾追捧;如:上海靜安公園的犀牛家族、臺北克緹廣場的金鋼犀牛等被各地所收藏,這些極具現代感的雕塑作品引領著藝術風潮。
優秀的藝術作品,褪去高山流水般的高冷姿態,以更加柔和自由的方式走進人們的生活,用藝術與生俱來的感染力向人們傳遞著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正如本次與北京時尚地標東方新天地攜手打造的“承犀自然 藝術風潮”就使人們產生了關注自然生態的共鳴。東方新天地作為潮流的引領者,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消費者,并為大家提供了一站式的購物休閑體驗。不僅如此,東方新天地對自然環保方面更是尤為重視,無論是努力營造的綠色環境,還是低能耗的硬件設施,細節之處體現著關愛自然的理念。諸多契合之處,方使超人氣時尚地標與現代藝術得到完美結合,并碰撞出令人贊嘆的思想火花。而作為首度進軍內地購物中心的“承犀自然 藝術風潮”展覽,更是到目前為止該系列展覽中規模最大、展出作品最多的一次。
本次藝術展覽整體融合了內外兩個空間,布局嚴謹、合理;以戶外公共雕塑為主的展區群,展出藝術家之代表作品——不銹鋼金鋼犀牛(主題雕塑),作品從泥塑、模具到鍛造耗時。長9米,高近乎5米,約重5噸,乃是藝術家施力仁近十五年來的藝術精品。作品全身由數百片不銹鋼板經重重繁復的工序全手工打造,使得原有的犀牛圖像與符號在具象與非具象的科幻想象中,凸顯材質的冷峻與犀牛質樸間的視覺沖擊,內斂的述說出東方之精神哲思。犀牛角鍍以鈦合金,從而烘托出主體也以其‘指紋’圖案寓意生命之共性。此外還有包括藝術家早期經典作品《犀牛家族系列》之犀牛小子、犀牛小姐(寓意家庭和諧)以及新作——大型元寶犀牛(不銹鋼),作品融合了傳統與習俗之精華,結合現代藝術之真諦,打造出的作品光澤亮麗,仿佛如一面鏡子;使得每個駐足于作品之前的觀眾都被包含在其中,映襯出一個更為真實的自己,呈現出一份生命的關懷。室內展區則主要展出藝術家的中小型代表作品,如:哈雷金鋼(速度)、奔跑的犀牛(動勢)、香檳金鋼(華麗)、犀牛尊(古樸、尊貴)、豹(勇敢)、戰馬(忠誠)等;室內、室外共同營造出一個生態的家園。藝術家自己曾經說:“與自然對話,是藝術創造所秉承之信念。與生命互動,是藝術所承載之精神。”將犀牛化身為一個象征,一個歷史的意義,承‘犀’自然之藝術風潮。相信,藝術家與其作品所帶來的正能量必然會使人們在欣賞藝術品的同時感受到藝術家那份創造的艱辛、執著;體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如何和諧共存,同時見證著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的多元性、深度性及與自然生命之間的完美結合。
“承犀自然,藝術風潮”展覽上還播放了野生救援協會拍攝制作的保護犀牛的公益廣告《成龍:珍“犀”生命變形記》、《姚明、威廉王子、貝克漢姆三劍客珍“犀”生命》以及保護犀牛科普動畫片,以此喚起人們對人與犀牛關系的重新思考。在展覽現場,野生救援還通過AR技術為參觀者提供和犀牛“親密接觸”的機會,呼吁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代表作品: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