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作品展亮相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5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作品北京展 海報
中國文物網訊 2015年12月5日,“2015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作品北京展”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對于“中國畫新形態”的一次推動,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22位教師的作品在美術館二層空間聯袂展出。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今天的交通條件已經不是限制蜀地與外界溝通的局限,而偏距西南一隅的四川美術學院在藝術教育上釋放著巨大的能量。細數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的藝術家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此次展覽是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作品首次在北京的集體亮相,力圖呈現出中國畫系獨特的藝術面貌和最新的學術探索成果。

黃山 棒棒日記1 120cmX120cm 布面 2011年
群英集萃,顯川美風貌
展覽堅持以“中國畫新形態”為指向的創作主張,匯集傅仲超、梅忠智、黃山、傅舟、黃越、徐賢文、王世明、查明、馮斌、李彤、劉明孝、康益、韓奉軍、肖志、范功、李志堅、趙波、侯薇薇、何劍、馬媛嬡、丁筱、鐘鼎22位中國畫系教師作品。在縱向上展示老中青三代從傳統水墨到實驗作品的傳承;橫向上呈現包括金石書法、工筆、寫意多種類型,具象、抽象、表現多種形式,白描、重彩、巖彩多種材料,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創作的面貌,在突出每一位教師的獨立藝術視角的同時,宏觀呈現“繼承與革新”的教學理念。
現代性與地方性的共榮是展覽呈現出來的一大特色。作品中濃郁的巴渝風情讓我們見識到四川美術學院教師創作中強烈的地域氣息,黃山的作品《棒棒日記》,王世明《山城棒棒與收租院》都以當地具有代表性的視覺素材,呈現特殊的人文景觀;梅忠智、李彤、徐賢文等傳統中國畫作品也帶有川渝地區獨有的自然風貌和動植物特色。同時,展覽作品呈現出來的現代性特質強烈,馮斌《赤裸的探戈》系列以水墨探索光影表達的可能,馬媛媛作品以傳統材料呈現現代觀念,何劍的重彩作品以類似于波普效果的圖像懷念逝去的時光,肖志作品抽象的表現形式帶有現代主義色彩。

黃山 《致青春》130x200cm 布面 2014年
四川美院中國畫系主任黃山在談到創作的地域特色時說:“藝術的地域特色的確能夠在某種意義上定位一個群體藝術的審美向度,并且有助于這個群體人文品格的凝煉與塑造。中國畫系的創作無疑具有‘川普’的特征:辛辣。長江流域文化內涵和巴渝人文風情依然是藝術家創作內容的首選,而跨文化交融和國際化視野則是藝術家建構話語體系的自覺和必然選擇。”

馮斌 《赤裸的探戈》之三 120 X 100 cm 2014年
歷史沿襲,底蘊渾厚
四川美術學院作為西南地區美術高等教育的陣地,是中國八大美院之一,自建國前成都美術專科學校算起,其中國畫學科已經有75年的歷史。抗戰期間,從成都南虹藝專張大千、黃賓虹、徐悲鴻等人至四川省立藝專李有行、龐熏琹、沈福文等人之任教經歷,再到建國后四川美院馮建吳、李文信、白德松等人至唐允明、傅仲超、梅忠智、馮斌、黃山、黃越等人各自在山水、花鳥、人物畫方面的創作成就,川美中國畫系的老師特別是后來的一批年輕人,如康益、肖志、何劍等人,在藝術探索中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個人風格,并以不斷開放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不少在當代藝術中充滿活力的新生力量。觀眾在此次展覽中,自會對川美中國畫系開放而活躍的創作面貌及教學狀況,有不同尋常的體會。

何劍 《電風扇》60x72cm 紙本重彩 2015年
今天的四川美院國畫系教學沿襲了一直以來開放包容的觀念。應對當下的文化藝術變遷,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建立與中國畫自身特點相符的造型訓練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審美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與中國畫審美特質相關聯的解讀能力和自我判斷能力。同時,主張繼承傳統與探索創新的“二元論”。即在對傳統進行精深研究的同時,鼓勵學員大膽探索新觀念、新材料、新技法的“三新”實驗表達。
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系的教師,面對中國當代文化語境的時代背景下,突破傳統國畫的創作思路,在“抽象水墨”、“材料水墨”、“觀念水墨”等領域中探索,逐漸形成了以“中國畫新形態”為指向的創作主張,并在教學中堅持對傳統的繼承,和依據傳統的拓展。
四川美術學院偏安西南一隅,但是從川美畢業的藝術家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占有極大的話語權,那么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馮斌稱,正是因為偏安內地的原因,反而更有一種進取的精神,執著的態度。川美師生創作少受時風影響,可以更真實地表達藝術家的狀態和思考。不期然之間,從鄉土美術到傷痕美術發展下來,在中國美術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時由于川美校友的抱團,逐漸形成了一個川軍的概念。
在馮斌看來,川美的學生“很能畫”,手上能力很強,而且川美師生的創作對時代是有態度的。從高小華《為什么》,到羅中立《父親》,遭到張曉剛《血緣》,都體現出來對時代脈搏的準確把握。騷到時代之癢,又畫得好,這兩方面是四川美術學院畢業的藝術家在當代領域表現活躍,從而把握話語權的原因所在。我們有些年輕學生,雖然身在內地,得到的發展機會可能不比北京和上海一線城市少。
對于此次展覽與之前成都、青島、重慶等地的展覽有何不同這一問題,黃山稱,此次展覽繼續堅持以“中國畫新形態”為指向的創作主張。與以前展覽的不同之處,是藝術家們在當代文化建構的進程中更加關注傳統與創新的自我演繹。作品的整體面貌呈現出更加明確的審美指向和更加多維度的思考,而表現中華文化精神特質和中國性審美韻味,探索具有民族精神和中國畫審美特質的當代語境成為藝術家們的共識。
據悉,此次展覽由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和四川美術學院共同主辦,展至12月13日結束。

王世明 《山城棒棒與收租院》 136x68cm 2012年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石渠寶笈》著錄作品亮相中鴻信2015秋季拍賣
- ·下一篇文章:大藝時代原創插畫設計大賽12月5號在智慧山開幕
- 《中國文化金融產業發展年度研究報告[2015]》發布
- 《中國藝術品產業發展年度研究報告[2015]》發布
- 北京它山書院2015年中國畫研修班結業作品集(免費贈閱)
- 回顧2015大藝時代原創插畫設計大賽精彩瞬間
- 2015年張大千與齊白石年度盈利各降30%和41%
- “文脈傳薪——2015中國寫意油畫學派名家研究展”隆重亮相武漢美術館
- 2015年全球藝術市場中國退居第二
- 2015藝術品買家品味轉向 未來書畫市場你該關注啥
- 2015年度中國十大文物事件網絡評選結果揭曉
- 第六屆(2015)中國紅木家具品牌大會獲獎名單公示
- 藝術因你而精彩—2015深圳城市藝術博覽會圓滿閉幕
- 2015蓮韻荷香詩歌、書畫、攝影大賽頒獎活動在無錫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