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夏藝術家協會一行到滄縣“文化惠農”
——加強學術交流,促進京津冀文化融合”主題筆會在滄縣舉行
演員現場演唱《好日子》
.jpg)
滄州木板大鼓
.jpg)
舞獅表演
.jpg)
高蹺表演
.jpg)
舞龍表演
.jpg)
中國華夏藝術家協會和滄州市縣的藝術家們來到河北省滄縣高川鄉閻辛莊村對基層群眾進行慰問
陶洪君在“加強學術交流 促進京津冀文化融合”主題筆會上現場創作
.jpg)
“加強學術交流 促進京津冀文化融合” 主題筆會
印象中國網訊 陶偉 黃婷婷攝影報道 11月28日,中國華夏藝術家協會和滄州市縣的藝術家們來到河北省滄縣高川鄉閻辛莊村,對基層群眾進行慰問,在滄縣“閱微食府”舉行了“加強學術交流,促進京津冀文化融合”主題筆會。
回到故鄉的協會常務副主席陶洪君將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滄縣賦》和《山色和云暮》贈予滄縣文化館,并在當地設立了自己的“清逸軒”書畫工作室。同時這里也被滄縣書法家協會命名為“滄縣書法家協會書法教育基地”,為“文化惠農”搭建了又一基層平臺。陶洪君,當代青年新銳書畫藝術家,對書畫、繪畫、攝影造詣頗深。他說,滄縣是中國書法之鄉,把工作室建到老家,就是想憑借自己的特長為廣大基層群眾豐富文化生活,為促進農村文化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據悉,滄縣閻辛莊的書畫藝術氛圍濃厚,當地學校還專門開設書法班,這個書法教育基地的成立,將進一步推動村里的書畫文化水平提高。
滄縣文廣新局局長張鉅禎說,滄縣是“中國書法之鄉”、“中國曲藝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是底蘊豐厚的文化大縣。2014年以來,滄縣縣委、縣政府開展了“文化惠農”系列活動,其中不少滄縣籍外地藝術家紛紛回鄉進行藝術交流,用這種形式,不但將不少先進的文化理念傳入基層、傳入農村,更通過藝術家們以當地農村生活為主題創作的優秀作品,將農村文化進行廣泛傳播,對不同層面、地域間的文化融合起 到推動作用。他還說,2014年,滄縣通過舉辦系列文化活動,不僅在滄縣營造換了、喜慶、祥和的系列文化活動,而且繼承和發揚滄縣的傳統文化,從分打造了“舞動滄縣”、“樂動滄縣”、“書香滄縣”的文化惠農活動,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了文化窗口作用。
在“加強學術交流,促進京津冀文化融合”主題筆會上,滄州藝術家劉云甲、孫文義、曲文偉、張志久以及中國華夏藝術家協會的陶洪君、李德興、傅欣等即興潑墨,現場創作了近百幅書畫作品。
據悉,中國華夏藝術家協會一行還和滄州的藝術家們還和當地群眾一同觀看了滄縣“文化惠農”巡演。(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