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友(廣東)藝術館在東莞隆重開館
(美術圈訊 羅喻)一座現代藝術建筑——蔡茂友(廣東)藝術館進入視線。2014年12月26日下午,由東莞市黃江鎮人民政府支持,中國書畫名家協會、中國影人畫院主辦,東莞市寶湖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承辦,廣州慧和文化傳播公司協辦的“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1周年暨蔡茂友(廣東)藝術館開館儀式”在廣東省東莞市黃江鎮寶湖山莊隆重舉行。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許嘉璐、中國電信集團副總裁柯瑞文發來賀電,著名書畫大家崔如琢為該館親筆題寫館名。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副主席高運甲,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能憲,著名電影藝術家、畫家張金玲,著名收藏家張正,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總編輯蘇會軍,黃江鎮黨委委員徐文釗,華南理工大學原副校長陳鐵群,美中文化交流大使李凱文,中國影人畫院秘書長牛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總會秘書長皇甫星,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紀念會秘書長唐四軍,北京師范大學深圳校友會會長何易祥,廣東省東莞市有關領導和嘉賓,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評論家和收藏家以及多家媒體共計二百余人出席了此次盛會。

中國書畫名家協會副秘書長、蔡茂友(廣東)藝術館館長劉天賜先生介紹展館籌建情況,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高運甲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能憲先生,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總編輯蘇會軍先生,著名電影藝術家、畫家張金玲女士,美中文化交流大使李凱文先生,藝術家蔡茂友先生,黃江鎮黨委委員徐文釗先生分別致辭
蔡茂友(廣東)藝術館位于廣東省東莞市黃江鎮,總面積約2000平米,汲取了中國特色庭院的精髓,為獨棟疊院式建筑,以陳列蔡茂友書、畫、青花瓷藝術作品為基礎,集書畫創作室、展覽大廳、休閑場地為一體。藝術館以弘揚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為特色,旨在打造社會各界接受藝術熏陶的平臺,打造步移景異的體驗效果,呈現得古意而寫今心的淡逸素樸意境。藝術館將常年開展多種藝術講座、文化沙龍等活動。據了解,蔡茂友藝術館先后在北京、江西等地設立有分館。
時值毛澤東主席誕辰121周年之際,蔡茂友書畫作品首次亮相廣東,作品形式多樣,精彩紛呈,集中展現了蔡茂友的藝術成就和創作心路歷程。共展出蔡茂友藝術精品200余件,包括其最具代表性的青花瓷書畫作品(包括青花瓷板、瓶、盤)和紙本書畫作品。其中,青花瓷繪畫大盤《荷風十里》 (直徑2米),是目前最大的青花瓷繪畫大盤,潤秀清雅,落落大方,沉著而不浮,生動而不匠,以葉襯花,花鳥遙相呼應之意被表達得淋漓盡致;他的巨幅紙本中國畫作品《盛世昌隆十里荷香》(11米x4.3米),氣勢憾人,意味深長,韻致雋永,成為此次活動的最大亮點。
蔡茂友在長期的藝術探索中,不斷錘煉自己的繪畫技藝,對古今中外的創作方法進行去粗取精的揀選提煉。他弘揚啟功先生唯美書風、中鋒筆法的同時,力求筆勢張揚,氣韻靈動,章法嚴謹中顯筆趣,蘊含古樸勁健之氣,矯矯沉雄,盡得古韻新風。他以書法畫荷,畫荷花之干用篆書,葉則是隸書,花瓣就是楷書,水草即用草書。生動形象的圖畫,俯仰回翔的舞姿,頓挫美麗的雕刻,使人回味無窮。
他的作品筆墨松動卻不浮華,新穎而不張揚,書與畫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他既尊崇書中有法的筆意,產生淋漓酣暢的效果,同時強調韻律的運動軌跡及妙手偶得的心理感受,敢于突破常規,建立自己的特色語言。他追求傳統與創新相統一的獨特青花瓷書畫藝術,自然意境與超然狀態相一致,古法新意與自身藝術方向相交融,達成與抱樸守一的藝術境界。以書法敘說自己對人生感悟,用筆墨展現人文精神。
蔡茂友在書法和水墨畫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作品一直領漲當代藝術品市場,自然也成了各大藏家關注的焦點。在今年5月北京翰海2014春季拍賣會上,蔡茂友的兩幅書法作品《草書》、《草書王維詩》以總成交價19萬元落槌。他的四尺斗方紙本花鳥畫《雙飛》在2014翰海秋季拍賣當代書畫專場中以9.2萬元落槌,成為拍場的亮點。
蔡茂友,1963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于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書法師從啟功先生和秦永龍老師,繪畫拜崔如琢先生為師。編著有《中外文學名著速讀全書》、《懷舊文學叢書》、《純情文學叢書》、《白話二十四史精華》、《海外華人典藏》、《三國演義與經商謀略》、《書圣神品》、《四大楷書臨摹技法》、《唐宋書法精品》、《歷代書法精品》、《蔡茂友鋼筆書法叢帖》、《快寫鋼筆字》、《蔡茂友書法叢帖》和《蘆葦蕩與孩子王》等300余部,計3億余字。先后供職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部、全國人大、中殘聯和臺盟中央等單位。現為世界書畫名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畫名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民間國寶博物院院長、名家書畫出版社社長。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山東莒縣藝術家組織人文采風暨送書畫下鄉活動
- ·下一篇文章:首屆《文韻雅集 · 墨系》展在天津榮寶齋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