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書法詩詞藝術家倪進祥“泰山德藝雙馨”書畫藝術家

“ 泰山德藝雙馨”著名書畫藝術家倪進祥近照
倪進祥藝術簡介
倪進祥,男,漢族,1972年10月8日出生安徽無為。1991年入伍。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全國最年輕的理事)、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第十一屆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楹聯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解放軍書法創作院藝委會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髙研班導師、安徽師范大學兼職教授、蘭州大學書法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南通科技學院特聘教授、總后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業書法家。主攻章草,擅長自作詩聯。書風高古,用筆空靈,注重原創性,力求詩書并進,德藝雙修。其作品30余次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國家級書展,其中在全國第五、六屆中青年書法大展中連續獲獎,在全國第八屆書法大展中獲“全國獎”,并多次在全軍獲一等獎。出版個人專集5部。1992年11月被國家民政部和總政治部評為“全國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個人”。2000年被中國書協評為“全國首批德藝雙馨書法家”。曾應邀到意大利、埃及、坦桑尼亞、日本訪問交流。2008年被中國書協評為“中國書法進萬家活動全國先進個人”。2009年被中國文聯評為“全國送歡樂下基層活動貢獻獎”。2010年8月被總政評為“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有作品被選送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韓國參加國際文化交流。曾應邀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蘭州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高校講學。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曾專題報道。曾4次榮立二等功,2次榮立三等功,兩次榮掛學雷鋒銀質獎章。其書法藝術曾得到啟功、沈鵬、張海、歐陽中石、李鐸等名家的好評,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倪進祥作品賞析




倪進祥創作感言
從事書法創作多年,我一直在苦思冥想一個問題:如何把古老的章草寫出個人面貌來。后來我受到袁隆平創育雜交水稻原理的啟發,有針對性把古老章草和現代行草巧妙地雜交,古今熔于一爐,面貌全新。其方法是用百分之四十的章草基因(主要從《平復帖》、《出師頌》、《急就章》等古帖中吸收營養)和百分之四十的今草基因(主要從張旭、張芝、懷素、林散之、于右任、沈鵬等大師的線條中提取篩選有用細胞),另加百分之二十的自我變通,從篆隸線條中提煉出中鋒運行的規律。特別是黃賓虹、林散之提倡的三指單勾腕執筆法對我線條個性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獲獎作品的內容大都是自作詩聯,主要選擇了我對書法創作的感悟和軍旅生涯有關的自作詩聯,以表達我對軍旅生活、對藝術、對人生的思考。為了提高視覺沖擊力,部分作品采用了國展專用雙色宣創作。整體書風比較統一,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在用墨和章法上略有新探。
章草是隸書的草寫,是今草的源頭,主要特點是字形扁平,力取橫勢,結體簡約,雖有牽引勾連,但字字獨立,并保留較明顯的隸意,書風古雅奇偉,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認同。搞藝術需要悟性、超凡的眼光和與俗決裂的勇氣,如果沒有超強的定力和自信,很容易被時風所感染。在最近幾屆國展中,有很多帶有章草筆意的行草紛紛獲獎入展,人們對章草藝術的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參與章草創作的隊伍在壯大,復興章草藝術大有希望。
林散之和沈鵬的創新理論中最重要的觀點是強調原創性和學術性;字內功和字外功并進;師古和鑒今并重;融通和獨創并舉;人品和書品的統一;神采和格調的統一。古人講書法之妙,妙在用筆,神采是通過獨具魅力的線條表達出來的,神來之筆往往有神助,這種神助之力不是練出來的,而是感悟自然萬象之美感,飽讀古今經典詩書之后,把心境調控到物我兩忘的禪宗境界后,妙然偶得之。柳公權強調“心正則筆正”,我非常認同,我認為一個書家如胸中無“真善美”,其字自然不會有正大氣象。書界在呼喚大師,其實當代不缺少大師級人物,林散之、王遽常、于右任、沙孟海、啟功、馬世曉等一批大師,在現代書法史上的地位已基本確立,當代還有一批健在的個性鮮明,書風獨特,學修深厚,功底扎實的原創型書家在未來書史長河中將會有一席之地。
今后我將努力在鞏固現有章草陣地的同時,加強在大草、狂草領域的探索,不斷提升字外功夫和綜合修養,集中精力向心中既定的目標前行,在藝術的自由王國中找尋屬于自己的座標。

倪進祥自作詩詞楹聯選登
頌毛澤東(長律)
遠望韶峰秋色濃,感恩尋夢仰英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