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者到上書房

每年9月9日,天安門前例行留念
頡魁,中國當代著名財經記者、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西安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龍華美術館秘書長。
個人經歷:
1993年9月,甘肅省臨夏市,頡魁在解放軍84506部隊政治部報道組。
1993年12月14日的中國工商報第二版頭條發表的“救火”這篇稿子,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成就了頡魁這個好記者。
1995年9月,頡魁在解放軍84704部隊政治部宣傳科任報道員!
2001年8月,時任中國勞動保障報社西北記者站經濟部主任頡魁離開報社,進入省政府大院,開啟新的旅程!
2004年7月,國際商報社頭版發表了頡魁和他的同事們的“書記專訪范文”特稿。
2015參加全國書法藝術網絡大賽進入年終總決賽,原作已被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收藏!原文:神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救火》原稿載于《中國工商報》1993年12月14日

“書記專訪”特稿載于國際商報第5116期

拜訪當代著名學者、陜西師范大學著名教授霍松林先生

與中國道教協會榮譽會長任法融大師合影

2015年9月18日,中國道教協會榮譽會長任法融兼任龍華美術館名譽館長儀式在陜西省周至縣樓觀臺舉行

著名的中國將軍書法家張臣剛先生為龍華美術館題寫館名
頡魁作品欣賞:

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神清氣和

神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2015年全國書法藝術網絡大賽作品)
頡魁自述:我是一個農民的孩子,從學校出門直接到達部隊,是部隊這所這大學校栽培了我,歷練了我,成就了我,感謝我們偉大的祖國,感謝人民解放軍,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編者按:頡魁通過二十多年的奮斗和創業,從記者到美術館,一路走來,歷經滄桑,閱覽其中!可以說,他和我們身邊任何的一個普通人一樣,都是遇上了歷史上心想事成的最好階段,這是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絕好時代,這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特殊歷史機遇期,這是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最好時機。創業還在路上的朋友,讓我們一起攜手同行,在中國體制的創新帶動下,激發億萬人的創造力,改變億萬人的命運!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