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興:靜然補氣 畫乃休老
摘要 : 畫家李家興 李家興,閑云,合肥人,祖籍安徽黃山。早年學習油畫,后學中國畫,師從著名畫家郭公達、朱白亭、童乃壽和姚治華先生。學以至勤,書畫雙修。技以師古法今,法則持經達變。從事專業書畫創作及教學,開設寫 ...

畫家李家興
李家興,閑云,合肥人,祖籍安徽黃山。早年學習油畫,后學中國畫,師從著名畫家郭公達、朱白亭、童乃壽和姚治華先生。學以至勤,書畫雙修。技以師古法今,法則持經達變。從事專業書畫創作及教學,開設寫意山水畫、花鳥畫和人物畫基礎技法教育和創作工作室。現為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文聯常委,蜀山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水畫分會副會長,東坡書畫藝術研究院院士。

李家興作品
國畫《人壽年豐》獲06’盛世中華全國書法美術作品大展“一等獎”。
國畫《大江東去》獲第二屆東坡書畫藝術節書畫作品邀請展“金獎”。
書法《寶馬雕車》獲第三屆“歐陽詢獎”全國書法大賽“銀獎”。
國畫《不爭》獲中國水墨畫研究院首屆年度作品展“銅獎”。
國畫《黃山云瀉圖》入典于《當代中國名家書畫寶鑒》。
書畫《壽星圖》入登中國書畫專業期刋《中國書畫家》06’第六期。
2006年獲全國“德藝雙馨書法藝術人才”稱號。
2008年國畫《上善若水》由安徽大學收藏。

李家興作品
靜然補氣 畫乃休老——談學習中國畫的樂趣養生
談到養生,這可以說是一個古老的話題。當今養生方法何其多,各有其理,各有所長,讓人眼花繚亂不知所從。人進中老年,養生尤其重要。目前人們的養生方法多以運動和食補為主,我認為作為中老年朋友最適合的養生方法,就是古人提倡的“靜養”。南朝梁代同興嗣在《千字文》中賦道:“性靜情逸”。意謂本性安靜,情致就恬淡舒和,其理說明靜就是養生的最好手段,而最好的靜養就是學習中國書畫,在書畫之中更意趣的當屬中國畫,就像北宋蘇東坡所言的“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學習中國畫就是勞逸結合的過程,從勤練技法的“勞”和抒發情感的“逸”這動靜之間體現出中國人養生的高境界。

李家興作品
中國畫養生增壽是大家公認的,中國歷代的書畫大家高壽者數不勝數,遠的不講,就如現代著名的書畫家中,大家熟知的齊白石、黃賓虹、趙樸初、肖龍仕、啟功等,無不是品高德厚的壽者。這說明了中國書畫在提高人的境界和延年益壽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李家興作品
當今關于中國書畫養生增壽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認為書畫的練習和創作過程是練“氣功”的過程,這是因為“氣功”能強身。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是關于“氣功”中國古代并沒有這種說法,“氣功”這一名詞最早出現于近代的一些武俠小說中,是小說家杜撰出來作為一種內家武功的功夫名稱,主要有靜氣功和硬氣功之說,至于如何強身,說法很多,作為一種形勢,習武之人練練罷了。我認為畫中國畫談不上練什么“氣功”的,因為練氣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盈則虧”,練過了會走火入魔,是很可怕的,氣是最自然的,我們只要自然地養它即可。所以畫中國畫養氣還是可以的。就像孟子說的“吾養浩然之氣”,要養的是一身正氣。談到養氣,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氣”,中國人認為“氣”就是生命,也就是中國醫學上所說的精、元之氣,古代哲學概念的“萬物之本元”,氣本來就是自然存在的,自然存在的是無需練的。我們只要好好地調息和保養就可以了,所以說“氣”是要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