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脊梁,圣境峰光——高原雪山畫派作品展首次亮相新疆

連綿不絕的天山終年積雪,遙遙望去,云峰交融。雄偉壯麗的高峰、圣潔無暇的雪域在這片神奇大地上展現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絕美風光!這一座座巍峨高潔的圣境峰光不僅是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更是各民族團結奮進國之脊梁的歷史見證!
10月24日,“大國脊梁 圣境峰光——慶賀新中國七十華誕高原雪山畫派作品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展廳隆重開幕。
這是中國高原雪山畫派的首次集結亮相
這是畫家們對新中國70華誕的深情禮贊
這是國粹藝術對新時代審美的積極響應
這是一道閃耀新疆大地的圣潔瑰麗之光


此次展覽由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美術家協會、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云南省美術家協會、青海省美術家協會、西藏自治區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出版社共同主辦,烏魯木齊成渝商會、北京巴蜀書畫藝術院、四川國頌書畫院、福寶印社承辦。
展覽開幕式由新疆自治區文聯秘書長劉麥收主持。

劉麥收主持開幕式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
新疆自治區文聯黨組書記 張新生
新疆自治區黨委原副秘書長 代寧祥
新疆自治區文聯副主席 張君超
新疆兵團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 李 斌
中國美協理事、新疆美協名譽主席 龔建新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美協主席 秦建新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美協駐會副主席 萬里明
新疆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艾力江·買買提
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康書增
新疆自治區文聯秘書長 劉麥收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原工會主席 蔣建勛
烏魯木齊成渝商會黨支部書記 鐘凱平
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第五、六屆副主席、北京巴蜀書畫藝術院院長 王七章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執行導師 冉世鈞
清華大學中國書畫高研班李兵水墨雪山畫專修班助教 貴用寶
福寶印社董事長 向運華
參展藝術家戴顯祥、王秀芹、丁 芾、孟憲忠、杜小弟、楊秉懿、黃永煊
新疆自治區文聯副主席張君超致辭。

張君超致辭致辭
新疆兵團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斌致辭;

李斌致辭
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第五、六屆副主席、北京巴蜀書畫藝術院院長王七章致辭;

王七章致辭
參展畫家代表、清華大學中國書畫高研班李兵水墨雪山畫專修班助教貴用寶致辭;

貴用寶致辭
新疆自治區文聯黨組書記張新生宣布展覽開幕。

張新生宣布開幕

嘉賓合影

新疆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艾力江·買買提接受媒體采訪

清華大學中國書畫高研班李兵水墨雪山畫專修班助教貴用寶接受媒體采訪
此次展覽共展出了尼瑪澤仁、李兵、李小可、羅江、朱常棣、臧躍軍、王七章、楊梁相、姚葉紅、張躍進、管苠棡、童昌信、朵爾基、多爾加、戴顯祥、冉世鈞、李暉、劉浪濤、李金遠、唐天源、孟夏、韓安榮、周裕國、黃蕓蕓、貴用寶、蔡光明、劉忠俊、王書峰、肖代貴、王繼彬 、周斌、白繼軍、楊仁佩、陳茂英、丁芾、杜小弟、向運華、周廣勝、楊秉懿、王秀芹、黃永煊、孟憲忠等近四十位畫家精心創作的國畫作品一百多幅,作品以多角度、寬視野、深層次、多手法、高水平表現了高原雪山人文自然風貌。可以說,畫家們的創作與實踐,實際上回答了一個當代藝術家必須面對和回答的重要問題,就是在中國快步走向世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大背景下,中國畫如何延續傳統精神內核與深層文化基因?如何處理好中國畫的傳承、創新與發展?中國畫家如何創作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對于這個問題的態度,實質上反映了一個畫家的歷史責任與藝術擔當。由李兵先生領銜的高原雪山畫派始終堅持傳承與創新發展并重,堅持在傳承基礎上創新發展,并致力于構建傳統精神框架下具有時代特征的嶄新現代山水圖式文本,其作品以蘊含強烈自身情感的筆墨敘事方式,營造出高原雪嶺的風骨意境與人文內涵,既表達出對傳統山水畫的崇高敬意,也展現了對于傳統寫意觀的突破以及現代山水的重構。毫無疑問,這完全順應了時代潮流對文化視野的需求,彰顯了高原雪山畫派對雪山題材山水畫探索及其創作的時代意義和學術價值



現場參觀
本次展覽為六省市巡展,此前已在四川、北京、西藏成功舉辦展賢,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在本次新疆站展覽結束后,還將在云南、青海分別展出。這是一次跨省區的大規模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也是一次廣泛宣傳圣域風情、贊頌祖國大美凈土的愛國環保行動,同時也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展示高原雪山畫派藝術風采的品牌展示活動。
在中國西部高原,聳立著一座座圣潔的雪山,世界屋脊喜瑪拉雅就雄居于此,黃河、長江、雅魯藏布江也發源于此,因而雪山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中的兩大文明——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于是,雪山下的人們虔誠地將無數雪山敬為神山,并用朝拜等方式表達他們對神山的敬畏,表達他們對雪山滋潤草原湖泊、滋養江河大地的感恩之情。由此,西部高原大美的自然地貌、豐富的人文資源、厚重的歷史積淀吸引了全世界無數文學藝術家的目光,畫家們更是對西部高原的奇異景觀和神秘色彩夢繞魂牽、留連忘返!
然而,遍觀中國歷代繪畫,僅有王維,趙松雪,黃公望、沈周等以江南山水為題材而作的雪景圖,有荊浩,關仝等以中原太行山水為題材而作的雪景圖,有范寬等以秦嶺終南山山水為題材而作的雪景圖。卻鮮見以中國西部高原雪山為主題創作的中國畫雪景圖。究其原因,交通不便使畫家難以親臨此地是重要原因。由于西部高原氣候惡劣、高寒缺氧,加之交通不便、生活困難,畫家想要到達這塊境地十分困難。中國畫有一重要理論思想即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由于缺乏眼觀和體悟這造化之師,畫家們便不能心中生象,便不能作出相應的畫作。近當代,交通逐漸便利,不少畫家開始以這些高原雪山為造化師,作出了不少以高原雪山為主題的國畫。像張大千,吳作人,吳冠中,常書鴻等也創作了一些高原雪山畫作,但是都數量小,影響不大。直到現代,尼瑪澤仁、于志學、李兵、李小可、李金遠、邱笑秋、朵爾基、周裕國等畫家開始大量以高原雪山為題材作畫。尤其是四川畫家李兵先生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探索十余年時間在吸取前人筆墨技巧的基礎上提煉出了生動表現高原雪山的新皴法——“塊斧劈皴”(也有人稱之為“李兵冰雪皴”)和獨特的“擠白”“襯白”染雪法等,填補了中國水墨高原雪山畫法的空白,開創了冰雪山水畫的新境界,成為中國水墨雪山畫體系的創立者和領軍人物。而且,李兵先生還于2017年開始受聘在清華美院書畫高研班講授高原雪山畫技法,經過三年的培訓授課,已有近三十人走上了專題學習高原雪山畫之路且取得了可觀的成績。以李兵先生為主要代表的高原雪山畫派與以于志學先生為主要代表的北方冰雪畫派遙相輝映,共同為中國畫壇增加了一抹亮麗色彩!
當今中國正行進在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中華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與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大繁榮休戚相關、密不可分,“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與國脈相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新時代新理念不僅給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也給中國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帶來了強勁的東風,當然也給以“冰天雪地”為題材進行創作的高原雪山畫派帶來了新的希望,拓展了新的天地,增添了新的動力。

《神巔聳碧空》李兵

《貢嘎湧祥云》尼瑪澤仁、多爾加

《圣境峰光》王七章

《波密雨后》李小可

《圣潔之境圖》戴顯祥

《勁峰擎蒼穹》向運華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