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北藝術院與當代社會美育實踐

各類社會美育學術活動(研討會)現場
北京南北藝術院簡介
北京南北藝術院成立于2015年,是經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門正式登記注冊成立的藝術科研和創作機構,主要職能是從事藝術科研、藝術創作、藝術產業、文化理論、文化批評等方面的研究。北京南北藝術院秉承藝術科研、藝術創作、藝術交流三位一體的建院方針,積極整合各藝術門類的學術資源,廣泛聯系相關領域的學術力量,努力推進中國藝術發展,為當代文化建設提供學術咨詢服務。北京南北藝術院始終關注與當代社會語境相關聯的一系列文化、藝術和學術問題,特別是對于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促進文化產業繁榮、倡導文化多樣化發展等重大現實問題進行深入、持久的研究。
北京南北藝術院現有在編的專職人員11名,其中研究員2名、副研究員4名,具有碩士、博士學位者6名。除專職人員外,北京南北藝術院通過“學術委員會”和“藝術委員會”人才引進制度,匯集了一大批在各學科領域卓有建樹的著名學者和藝術家。截止2019年10月,北京南北藝術院學術委員會、藝術委員會共有各藝術門類的研究人員83人、創作人員195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16人,這些專家學者都是各藝術學科的帶頭人或國家重點課題的主持人。北京南北藝術院設有:美術研究所、設計研究所、陶藝研究所、書法研究所、音樂研究所、舞蹈研究所、文學研究所、影視研究所、戲劇研究所、美育研究所、藝術理論研究所、藝術產業研究所、藝術教育研究所共13個直屬機構。在藝術理論研究不斷向縱深拓展的同時,北京南北藝術院尤其注重加強藝術創作隊伍的建設和相關機構的建制,藝術院于2017年在“藝術委員會”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藝術創作中心”,匯集了三百余名藝術創作的優秀人才。近年來,北京南北藝術院基本走上了全面建設與協調發展的新階段,具備了相應的人才儲備、機構建制、學科設置,并逐漸形成了藝術科研、藝術創作、藝術交流三位一體的發展目標。

各類社會美育學術活動(論壇)現場
面向全國范圍的藝術交流,亦是北京南北藝術院重點開展的一項工作。通過舉辦研討會、論壇、展覽、評獎、出版、考察及互訪,逐漸形成了北京南北藝術院特有的品牌活動,如:中國南北藝術家年會、中國南北藝術高峰論壇、守正創新·南北對話、中國南北藝術獎、中國南北藝術雙年展等一系列藝術交流活動,以其高質量的學術交流成果在業界產生了持久而廣泛的影響力。如“中國南北藝術獎”通過高效的組織活動、嚴謹的評選過程,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年度發展樹立參照體系,對繪畫藝術、雕塑陶藝、影像藝術、設計藝術、綜合藝術五大藝術類別和學術論文進行評獎,旨在褒獎藝術創作和藝術理論方面的優秀作者,鼓舞藝術同行,繁榮學術氛圍,促進中國當代藝術的進步和發展。北京南北藝術院舉辦的一系列交流活動都十分注重對社會美育水平的推動和提高,從向社會輸送優秀藝術作品的角度,從提升國民素質特別是造就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角度,反思藝術理論和批評,拓展藝術交流的工作范圍,更大范圍地普及社會美育。
北京南北藝術院堅持“南北融合、守正創新、當代立場、世界眼光”的學術理念,強調藝術研究和創作的當代使命在于探尋藝術演變的歷史之源,叩問藝術發展的現實之路,熔煉往昔文化之精華,鑄造今日文化之魂魄。北京南北藝術院始終注重理論研究與當代實踐的相互結合,在努力推動各門類藝術發展研究與學術交流的基礎上,及時把握世界藝術研究領域的前沿學術動向,密切關注中國藝術發展中遇到的重要現實問題,不斷致力于為當代文化藝術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學術咨詢。
美育融入社會——北京南北藝術院的美育實施路徑
北京南北藝術院以“美育融入社會”為導向,強調藝術與社會、社區、社群的互動與鏈接,探索當代社會美育與傳播的新實踐。藝術院長期致力于推動和引領社會美育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專業發展;致力于建立以藝術學、教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為基礎的跨學科美育傳播模式。北京南北藝術院通過一系列展覽、出版和學術活動的深入開展,旨在圍繞當代中國的社會美育的觀念變革及其實踐發展進行多層次、多視角討論,促進學術界對社會美育問題的多元認識,揭示美育、藝術教育的實踐指向,為在新時代積極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深入探索社會美育發展路徑提供積極建議。
在人的整體發展歷程中,美育不可或缺。美育有助于人們崇尚自然、發展個性。美育通過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培養人們積極健康的審美趣味,陶冶人的心靈,健全人格,從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當代中國的社會美育實踐不是為了培育大量的藝術家,完善和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才是社會美育的真正目的。社會美育、藝術教育只有兼顧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現實、中國與西方,有效激活當下文化建設的現代視角,才能不斷探尋“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實踐途徑。正如北京大學教授葉朗先生所說:培養時代所需要的巨人,不能局限于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有高遠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修養,廣闊的胸襟和豐富的文學、藝術、哲學、歷史學素養。社會美育和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要教會學生各種藝術技能,還要真正提高人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健全人的審美心理結構,培養人的敏銳的感知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無限的創造力,尤其是要陶冶人的情操,培養完美的人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各類社會美育學術活動(沙龍)現場
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總目標出發,不斷完善和持續深化社會美育理論建設,將社會美育實踐引入當代人的發展中,不僅凸顯了社會美育、藝術教育“歷史縱深感與現實針對性”相統一的理論建構需要,也反映了美育、藝術教育滿足和完善人自身發展需要的實踐本性。北京南北藝術院將持續發揮各級各類藝術院團以及美術館、博物館、藝術展覽館的作用,真正做到家庭美育、社會美育和學校美育的有機結合,推進美育與藝術教育的協同創新。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