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之鄉,薛城為什么能有如此的熱度?

2021年,薛城被命名為山東省篆刻藝術之鄉。

提到薛城,我們都不禁的聯想到鐵道游擊隊的故鄉,造車鼻祖奚仲故里,而今又因“篆刻之鄉”,19印社(中國唯一女子印社)而蜚聲全國印壇,逐步成為“民間藝術(篆刻)之鄉”的樣板。

近年來,薛城區文化旅游事業發展中心、沙溝鎮人民政府、文化館三級平臺,依托一支隊伍(19印社),以區文化館為活動中心,定期舉辦培訓班、講評會和作品展,組織印社和篆刻愛好者,開展篆刻進社區、進鄉村、進集市、進校園等系列活動,深入群眾普及篆刻知識、展現篆刻魅力。

一是制定薛城“篆刻之鄉”發展規劃,焦陣地建設,夯實文化傳承陣地。成立薛城篆刻研培訓基地、19印社篆刻研習基地、馬銘造像印工作室研學基地,沙溝鎮篆刻研習基地,薛城礦建路小學甲骨文印特色教育基地,龍潭小學彩墨古篆教育基地,19印社印館等,拓展了篆刻藝術特色服務的空間和篆刻學習交流的陣地。

二是落實“山東民間文化藝術(篆刻)之鄉”規劃,注重宣傳環境創設,將篆刻藝術普及到社會大眾、融入到平常生活。在鎮村成立篆刻藝術院,打造彩墨古篆一條街和篆刻藝術特色村居;在鐵道游擊隊紀念廣場、十里灣等旅游景點張貼篆刻宣傳標語、宣傳廣告50余副;在高鐵站、公交站臺、文化廣場等優勢位置設置宣傳展板70余副;在文化館、鐵道游擊隊紀念園等地設立篆刻主題的油紙傘布景留影點,成為篆刻主題文化打卡地。

三是將篆刻藝術普及工作納入全年文化惠民活動。今年以來,開展“篆刻文化進校園”“19印社新春送福”“篆刻藝術進萬家活動”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動160余場次。舉辦“女子十九印社”作品年展、巡展、“黨頌”——馬銘作品展、篆刻培訓班學員作品展、“《棗莊史話》篆刻長卷展”、線上云展等多種主題展覽80余場。

薛城篆刻藝術有中求進、進中向好、好中突破,取得了好于過去、好于預期、好于周邊的良好態勢。女子十九印社的隊伍也因此得到壯大,目前已經發展到130人,其中,全區各學校教師85人,美術教師占半數以上。學員篆刻作品參加全國、省、市、區書法協會和山東省文化館主辦的各類展覽500余次。團隊成員獲得全國“烏金文藝獎”、山東省委省政府“泰山文藝獎、全國“書法十佳”、山東省十佳青年書法家優秀作品獎、“齊魯之星獎”、“全國女篆刻家20強”等榮譽稱號50余個。

篆刻藝術作品在薛城不斷發展創新,逐漸融合刻字藝術、佛造像印、書法等藝術元素,在傳統篆刻基礎上衍生品更添新意,受到廣大篆刻藝術愛好者、專家、游客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作者簡介:
馬銘
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項目專家評委
中央電視臺青少書畫大賽評審委員會專家
中國煤礦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謝利
薛城區文化館長
19印社社秘書長
- ·上一篇文章:人間有味是清歡:聽大師談清明上河圖中的美食文化記憶
- ·下一篇文章:名家在線/畫家甫蘇(李雷)作品在中國國家畫院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