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北京文化與歷史主題性工筆畫創作青年人才培養”舉行開班儀式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
“北京文化與歷史主題性工筆畫創作青年人才培養”
舉行開班儀式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藝委會學術指導、中國工筆畫學會主辦的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北京文化與歷史主題性工筆畫創作青年人才培養”開班儀式于2023年4月2日上午在北京寶隆上方美術館隆重舉行。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北京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特意發來視頻對項目開班表示祝賀并給予期望和肯定;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王平代表項目的學術指導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藝委會以及項目總顧問、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發來對項目高度評價和勉勵的寄語。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管理處的領導及督導專家也親臨現場,并對項目高質量實施表示高度肯定。出席開班儀式的嘉賓有:
陳孟昕: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員會副主任及首屆職業道德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劉金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人物系原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委員。
莫曉松:北京畫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
夏荷生: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畫學會理事。
林若熹: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工筆畫學會山水花鳥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王冠軍:北京畫院專職畫家、學術委員會委員,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青年藝術委員會主任。
王海濱: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青年藝委會副主任,北京重彩學會副會長。
李傳真: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筆畫學會青年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術委員會委員。
孫震生:北京畫院畫家,中國工筆畫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青年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副秘書長。
陳各新:北京寶隆藝園董事長、中國工筆畫學會顧問。
負責本次人才培養項目教學管理的中國工筆畫學會工作人員與正式報到入學的30名學員一同參加了開班儀式。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起設立的公益性基金,資助成果由社會共享,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積極性,搭建了一個開放平等、公開透明的藝術資助體系,充分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領作用。中國工筆畫學會的此次“北京文化與歷史主題性工筆畫創造青年人才培養”自簡章發布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0名優秀青年畫家踴躍報名。經過項目的評選專家委員公平公正投票遴選,優中選優,最終推選出30位成為項目的正式學員。學員專業職業化、專業水平高、平均學歷高是本次錄取學員的顯著特點。其中高校教師10人,博士、碩士以上學歷24人,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13人。學員大部分都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其中多人有在國家級美術展覽中入選和獲獎的經歷,創造能力很強。
嘉賓有: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陳孟昕,副會長劉金貴、莫曉松、夏荷生,山水花鳥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林若熹,青年藝委會主任王冠軍,副主任王海濱、李傳真、孫震生,北京寶隆藝園董事長、中國工筆畫學會顧問陳各新。
負責本次人才培養項目教學管理的中國工筆畫學會工作人員與正式報到入學的30名學員一同參加了開班儀式。
儀式由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夏荷生主持。
首先,在現場播放的視頻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北京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和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對項目開班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到:工筆畫是中國畫藝術的重要代表,歷史悠久,傳統深厚,源遠流長。進入新時代以來,工筆畫在描繪社會發展嶄新氣象、彰顯時代文化精神上長足發展,涌現出許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也涌現出一大批工筆畫創作人才,體現了工筆畫守正創新、繼往開來的可喜態勢。在陳孟昕會長的領導下,中國工筆畫學會堅持弘揚傳統,精研學術,在組織創作、培育新人、服務社會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業績。這次得到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資助,以北京文化與歷史為主題,開展青年創作人才培養,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繁榮發展和人才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北京文化與歷史這個主題富有極為豐富的內涵,首都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新時代的建設發展是引人入勝的恢弘畫卷,特別需要、也特別值得廣大工筆畫家以時代情懷和濃墨重彩去描繪與表現,畫出古都風貌、首都新像,展現北京的文化氣質與時代風采,也展現工筆畫藝術的與時俱進和學術追求,從而為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建設與工筆畫藝術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本次人才培養項目的負責人、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陳孟昕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藝委會是本次人才培養項目的學術指導單位,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馬鋒輝親自擔任項目總顧問。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王平代表美協藝委會和馬鋒輝書記特意發來寄語,并由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海濱代為宣讀;此次人才培養項目是中國美術家協會藝委會和中國工筆畫學會強強聯手。經費上有保障,教學上有名師,學術上有指導。項目可謂起點既高,未來可期。同時王平強調,項目最后的效果必然體現在創作上。我們要堅持工筆畫的核心要義,將“偽工筆”、炫技等排除出去,以“盡精微、致廣大”標準,創造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現代工筆畫意義的主題性創作。我們還可以將北京文化與歷史主題結合中國工筆畫己有的學術課題來進行創作,比如:一是創作 “現實主義•生活流”的作品,描繪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的宏偉畫卷,歌頌新時代多民族各維度的人民生活和各行業面貌,表現祖國大好河山,關注美麗鄉村;二是創作“藝術語言探索實驗”的作品,展現當代語言與傳統文化精神的有效結合,鼓勵拓展工筆畫語言外延的大膽實驗 ;三是 “文本改造與新圖像”的作品:以新時代視角重新審視傳統經典,促成傳統文脈與當下新象的融匯結合;四是“超現實•奇境錄”的作品:鼓勵積極向上的奇思妙想,崇尚科學和探索未知,展示工筆畫語言與中國夢時代精神的新鮮結合。
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夏荷生主持開學典禮儀式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王平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海濱代為宣讀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王平代表項目的學術指導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藝委會以及項目總顧問、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發來的寄語
北京畫院專職畫家、中國工筆畫學會青年藝委會主任王冠軍代表導師致辭
學員付玉峰代表30名入選學員發言
本次人才培養項目的負責人、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陳孟昕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工筆畫學會是在中國文聯的領導下,中國美協業務指導下的國家級工筆畫專業組織。一直以黨的文藝方針為引領,已落實落地美協各項中心工作,彰顯工筆畫的時代魅力,培養推介工筆畫優秀創作人才為己任。明年是美術大年,有五年一次的全國美展。如何在人民火熱生活中感受創作靈感和題材內容,如何用工筆畫的形式存留新時代的圖譜心像,完成北京藝術基金賦予的任務,將中國美協的要求落到實處,是本次培訓的核心要義和根本任務,也是各位導師、各位學員的責任和擔當。同時,陳孟昕會長對項目學員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一、要求學員們立志高遠,積極向上,具有融天地于心、在人文關懷中尋求心靈慰籍的境界和立心鑄魂的追求。二、要學會主動思考、能動地研究和創作,要學會在導師多年教學研究和創作的豐富經驗,藝術方法、學術品質及風范上找到強大自己的力量。第三,還要善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有“有容乃大”的胸襟和開闊的視野,不要自設藩籬。四、要科學有序的安排好自己生活。陳孟昕會長希望大家肩負責任,孜孜以求,不倦探索,力爭創作出能承載時代大美的主題性工筆畫作,表現首都北京文化之美、歷史之美、自然之美和新時代的生活之美,為攀登文藝高峰展現工筆畫的力量。
媒體采訪本次人才培養項目的負責人、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陳孟昕先生
北京畫院專職畫家、中國工筆畫學會青年藝委會主任王冠軍代表導師致辭。王冠軍講到:北京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厚重而又博大,猶如一座蘊含豐富的文化寶庫,為我們的藝術創作提供著無限的契機與可能,我們要將古都北京作為一個主題,用我們的創作去宣傳和弘揚北京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展現和歌頌新時期、新北京的文化風貌。我們鼓勵大家一方面對于史料主題進行深入的先期解讀,另一方面以自己個人的眼光去理解歷史,以個性化的語匯來闡發個人的藝術感悟,去表現北京歷史的波瀾壯闊;去表現古都的四時風光;去表現胡同里普通的百姓的日常生活;去表現從老北京到新北京的時代變遷;用工筆畫的表達方式去彰顯北京作為歷代都城的獨特區位優勢;全方位、多維度的展現“魅力北京”的迷人神韻。大家要以北京的歷史與文化作為基材,以新時代、新氣象、新生活為主題創作完成一批高水平的主題性工筆畫作品,以積極深遠的文化意義來觀照時代,用成熟深刻的藝術語匯來表現時代。
學員付玉峰代表30名入選學員發言,表示一定不辜負領導和專家導師的厚愛,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齊心協力,不負重托,以百倍的信心迎接各種挑戰。
尚輝:中國美協理事,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全國美展評委,首都師大美術學院、上海美術學院、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博導。
據悉,上午的開班儀式結束后,主辦方下午就馬上安排開始緊張的專業學習。項目請到了尚輝給學員上第一課《 中國式現代美術之路:全國美展縱橫談》。
2023年4月2日
創作課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陳孟昕教授針對學員的創作實際,結合基金項目要求進行《創作構思構圖研究與輔導》課程。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
“北京文化與歷史主題性工筆畫
創作青年人才培養”
初評、復評幕后工作掠影
評委:基金項目的負責人、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陳孟昕,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孫志鈞、王志純、劉金貴、安佳,秘書長王牧羽,青年藝委會主任王冠軍,副主任王海濱、李傳真、孫震生,副秘書長郭華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