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天下,詩書光華!——記龍行天下·石子義詩歌書法展

5月14日,母親節之際,一場別具一格的文化盛宴—— 龍行天下·石子義詩歌書法展在北京隆重舉行。詩歌和書法作品并行展覽,這種形式還比較少見。當詩歌書法交相輝映,置身其間,自能感受一種別樣的風情。當天上午,在京部分文藝界人士、新聞媒體及讀者觀眾到場參加展覽啟動儀式,反響熱烈。展出書法作品中有一單字巨幅龍,售價118萬,以其大氣磅礴和高昂售價引人關注,被爭相一睹!主辦方表示,本次展覽所有收益都將捐獻于公益慈善事業。

致辭呼吁,端正詩風書氣!
龍行天下·石子義詩歌書法展,場地設于北京總部基地26號院67號樓百蓮凱國際集團。作為本次展覽的主人公石子義正是該集團總裁,石總被譽為“藝術家”總裁,集企業家、策劃人、作家、詩人、書法家、詞作家、歌手及電視出品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據介紹,此次展覽的推出是為讓更多人認識、了解石子義先生的詩歌和書法作品,同時希望借此和廣大同行增加藝術交流。

2023年5月14日上午,展覽啟動儀式正式舉行。石子義先生登臺致辭,除了介紹本次展覽推出的初衷,還對當前中國詩壇和書法界的創作風氣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石子義先生提到,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的詩歌和書法,我們現代人在傳承和創新上,存在諸多不足,尤其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詩歌和書法創作風氣頗不可取:一方面既沒有很好的傳承前人沉淀下來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在創新上往往還過于偏激化,異類化,甚至丑化。比如,我們常見到一些現代詩寫得讓人看了莫名其妙,云里霧里不知所云;再如,一些所謂的書法創新,以怪為美,以丑為美,甚至完全脫離了書法該有的基本創作準則。石子義先生呼吁要對這類不健康的創作風氣給予揭露、聲討,以端正詩風,端正書風。石子義先生談到:“當前的中國正在走向民族復興之路,國家倡導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得基于對傳統文化的科學傳承及創新。”

石子義先生致辭之后,以中國光影平面油畫創始人于江先生為首的在京文藝界人士及觀眾代表組成的啟動嘉賓一起上臺,與石子義先生共同按下了象征展覽啟動的啟動鍵,現場掌聲雷動,鎂光燈閃爍,留下了美好的瞬間。
啟動儀式之后,石子義先生帶領現場的廣大觀眾觀展,并親自作為講解員一一給大家介紹了每幅書法作品及每首詩的奧妙所在。一時之間,觀眾云集,蜂擁相隨。隨后石子義先生還接受了媒體的專訪。暢談其對經營企業與藝術創作的平衡以及自身的藝術創作心得等。



形神意氣,演繹書法精髓!
對于詩歌的創作,石子義先生倡導:藝術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社會,終歸還是要反哺于生活,反哺于社會。因此,在石子義先生看來,詩歌的創作要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要寫出能讓老百姓能看得懂,能啟迪老百姓心靈,能弘揚社會正能量的作品。

對于書法的創作,石子義先生則強調“形、神、意、氣”的創作理念,這是作者從事多年書法創作中得出的獨特書法感悟。所謂“形、神、意、氣”,即書法創作中,既要強調書法的形體之美,還要注重體現作品的精神、意境,更要展示作品的氣質。以這一理念創作的作品,力求做到每一幅作品都要精準傳達書寫內容的內涵,按通俗的說法就是要做到“寫活了”。按照石子義先生的理解,也唯有做到“寫活了”,這才是書法的最高境界。展覽現場的每一幅書法作品無不體現了石子義先生所強調的“形、神、意、氣”的創作理念并深得其精髓。尤其是巨幅龍書法,大氣磅礴之余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充分傳達了龍作為中華民族圖騰的那種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地位的象征。無數人品鑒之后無不為之嘆為觀止。這一作品也是所有展出作品中售價最高的,達到118萬元。

在石子義先生的一篇有關書法的小品文中,這樣提到:“書法作品優劣,吾以“形、神、意、氣“四字度之。形者,作品形體之美也。或端莊或飄逸,賴其形在先。神者,作品神韻之美也,或雅或俗,關乎其神。意者,作品意境之美也。情調好壞境界高低,以意審之。氣者,作品氣質之美也。風格氣度差異,上品下品立分。 ”

本次展出的石子義先生的詩歌作品,主要分為現代詩歌和古典詩歌兩部分。現代詩歌部分,節選自《龍的傳人·石子義現代詩歌朗誦選集》,該詩集于2017年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旗下的中國廣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其中50套被國家圖書館永久收藏。詩集中的作品,經四位青年朗誦家褚瑤、劉歡、王倩、王璇通過朗誦再創作,刻錄成碟,形成CD、DVD便于收聽及觀看欣賞。古典詩歌部分,系從石子義先生大量的古典詩詞作品中經精挑細選而來,無論是從題材還是思想上都具有較強代表性!

詩歌和書法作品并行展覽,這種形式還比較少見。當詩歌書法交相輝映,置身其間,自能感受一種別樣的風情。
接受專訪,暢談藝術人生!
展覽啟動儀式過后,石子義先生應邀接受了媒體的專訪,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一一作答,其思想之獨到及遠見,讓人更深一層認識到了之前更多以企業家身份示人的石子義先生的不平凡的藝術人生。

面對關于如何平衡企業經營與藝術創作的問題,石子義先生的回答讓人出乎意料,因為在他看來,這不是一個問題。據他的介紹,他是將企業經營與藝術創作融為一體,不存在兩邊如何分配精力的平衡問題。換言之,其藝術創作會賦能于企業經營,反之企業經營也會賦能于藝術創作,兩者相輔相成。
在關于如何打造企業文化的問題上,石子義先生則分享了其經營的百蓮凱集團的核心價值觀:以愛成就美麗人生。百蓮凱將愛的文化融入企業文化之中,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通過對儒家、佛家、基督等宗教或哲學對愛的理解,結合企業的經營需要重新提煉了愛的十個定義,從而讓員工更精準理解愛的內涵,并帶著愛去工作,以愛去成就世人的美麗人生。

此外,石總還暢談了自己的藝術創作心得:走入生活,提煉生活,反哺生活!也就是說,藝術創作,要基于生活的體驗及感悟,拿出的作品要能反哺于生活和社會,給人帶來正能量的啟迪與正確的引導。至于如何才能獲得創作靈感,石子義先生則強調兩個字:愛與美!具體理解為,作為藝術家要熱愛生活,心中有愛,同時作品要倡導愛,追求美,在他看來,藝術為愛而生,與美同行。
家國情懷,愛心撒滿人間!
石子義先生是一位頗具家國情懷的企業家,從創立百蓮凱企業開始他就有一個經營感悟:經營企業,就是經營國家與民族的命運。在石子義先生看來,經營好一家企業,就是對國家的強大,民族的復興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認為,既然從事企業經營,那就要追求實業報國,品牌強國。與此同時,石子義先生還自覺地意識到,企業的發展得益于良好的國家及社會大環境,是以在獲得發展的同時應該要積極地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積極地回饋社會的厚愛。取之于社會,回饋于社會,這是百蓮凱自成立以來一貫倡導的理念,也是百蓮凱踐行企業核心價值觀“以愛成就美麗人生”的真實寫照。百蓮凱迄今為止已經成立5大慈善基金會,包括“百蓮凱中國老兵關愛基金”、“百蓮凱矽肺患者慈善基金”、“百蓮凱人助學金”、“百蓮凱張衛華問題肌膚患者關愛基金”、“百蓮凱·中國體育商會中國退役運動員關愛基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金錢,對廣大中國老兵、矽肺患者、中國退役運動員等人送去了關愛或嘉獎。
石子義先生更是作為個人將自己的歷年來出版的詩集、書籍、歌曲集的收入所得,以及詩集朗誦會巡演所得,均捐獻于公益事業。本次詩歌書法展的所有收益,石子義先生也承諾,均將全部捐獻于公益慈善事業。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