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組團參加彭祖述大師松花石百硯展

7月9日,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創會會長、資深硯文化志愿者劉紅軍,率領會長助理孫克利、副會長蘇文源、金彤、王炳義,首席專家張淑芬,特聘專家劉克唐、王祖偉、石飚,專家委員會主任火來勝、委員杜金玲、張得一,《中華硯文化匯典》編撰委員會關鍵、黃海濤、羅春明,博物館館長于忠文、館長助理劉佳娜,副秘書長劉紹海、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孫德勇、副主任郭毅、辦公室高俐妮,以及原執行會長、志愿者唐本高,陳水冬、沈國龍、李棟等二十余人,參加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的“投石問道 投石聞聲 投石鋪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彭祖述松花石百硯展”,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18日結束。

正式開館前,創會會長劉紅軍專門看望、慰問了在輪椅上的彭祖述老先生,向他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希望老藝術家保重身體,再攀新的硯雕新高峰。



據介紹,松花石,光潤細膩,又名松花玉,主要產于吉林省長白山地區,俗稱水層巖或頁巖,色澤豐富,石質溫潤,紋理天然。清朝康熙皇帝因其色如松花賜名“松花石”,并被清皇室定為“御硯”。

現年91歲的彭祖述是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首席專家,1990年退休后,與其硯雕同仁及弟子走遍長白山礦脈各地硯石坑口,挖掘收集流失民間的松花石,積累了各個產地、不同礦脈的松花石樣石。并邀請同仁和弟子共同整理和鑒別,篩選出紫、綠、黃、彩、黑、白六個系列近300塊,經過切割、打磨、修光,裝飾成松花石樣板石,為弘揚中華硯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我耄耋之年,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萬分感慨和激動。”彭祖述在百硯展開幕式上,眼含熱淚地說。









本次展覽主要包含三個部分,分別展示彭祖述原創的100方松花硯作品及拓片題跋書法作品,《石頭記微刻》的部分作品30塊,彭祖述、彭沛父子十余年收集整理并請吉林省內專家共同研究、推薦的部分松花石樣板石180方。




其中,《石頭記微刻》是彭祖述歷經十載嘔心瀝血完成的精品之作。這部刻在82塊中國各地名石上的微刻石書一經問世即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微刻文字大小約為小米粒的六分之一,共60多萬字。這一將古老藝術形式與詩、書、畫、印融為一體,形成具有綜合藝術特色的新作品,深受業內外人士稱贊。


此次松花石百硯展以投石問道、投石聞聲、投石鋪路為主題,意在進一步探尋當今制硯的創作規律與發展方向,展現吉林省非遺技藝,推動吉林省特色礦藏、地域名品在文化領域的發展。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組團參加彭祖述大師松花石百硯展
- ·下一篇文章:“中原畫風”河南省優秀美術作品內蒙古展在內蒙古美術館舉辦
-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組團參加彭祖述大師松花石百硯展
-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組團參加彭祖述大師松花石百硯展
-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召開十周年慶典工作總結會
- 硯遇一一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十周年慶典活動側記之三
- 一切為了盛典一一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十周年慶典活動側記之二
- 為了慶典盛宴一一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十周年慶典活動側記之一
- 十年鑄輝煌 逐夢向未來——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舉辦十周年慶典
- 《沁園春·硯》 賀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成立十周年
- 關于舉辦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成立十周年慶典活動的通知
-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十周年慶典征文啟事
-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召開十周年慶典部署會
-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工作委員會常務擴大會議在京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