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硯文化志愿者風采錄之七十九
編者按:2022年是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在民政部注冊成立十周年。加上籌備階段,實際上弘揚中華硯文化公益活動已超過十二年。十幾年來,在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的領導支持下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文化強國指示精神為指導,全體志愿者們,精誠團結、盡心盡力、無私支持,為弘揚、傳承中華硯文化做出了不懈努力。有的出錢、出力、出資源,有的為辦展、編典、建館做貢獻。正是由于廣大志愿者的關心、支持,才使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和各種阻力,才有了今天弘揚中華硯文化事業的成果與輝煌。為感謝廣大志愿者的無私奉獻,激勵廣大志愿者繼續奮斗,在十周年慶典之際,特別向弘揚中華硯文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致敬。
從6月5號起,擇編部分優秀志愿者簡要事跡刊發,以饗讀者。
弘揚中華硯臺文化是炎黃子孫共同的責任!

本期志愿者代表:董佩信

董佩信,高級地質工程師(教授級),長期致力于東北區域地質、松花石礦產的研究。對清代宮廷御硯——松花石硯所涉獵的觀石文化、制硯文化、清皇傳接歷史文化有著深入的研究。先后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天津博物館簽署了合作開發館藏清宮松花石硯的協議。開發出了十余種硯臺,復制的松花石硯深受業界的好評。與北京故宮張淑芬研究員共同撰寫了國內第一部松花石硯專著《大清國寶——松花石硯》。撰寫了《關東奇寶——松花石》專著。在十余家報刊、雜志發表22篇介紹松花石、松花石硯的署名文章和學術論文。2012年成為了第一批志愿者和中華硯典編委會成員,為弘揚中華硯文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感言:衷心希望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能夠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面旗幟,帶領全國廣大志愿者傳承民族文化,并將其發揚光大。


我為硯臺做貢獻,硯臺讓我更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