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聲行」負責人劉盈希女士在國際學術會議的精彩論文


大師丹心‧光照汗青 「登峰造極 .為藝術家立傳」
作者:劉盈希
赫聲行推數位電子書讓藝術風采永流傳「赫聲行」負責人劉盈希指出,于去年2020年全新出發,以蓄積十八年的藝術耕耘成果,持續宏揚創意文化,致力傳播精緻藝術文化,真正落實藝術美育工作。劉盈希說,去年開始「三箭計畫」已經陸續飛揚雙箭,第一箭「赫聲藝術現場大師親炙教學影音系列」推出藝術大師高畫質教學節目,帶動藝術創意的美學氛圍與技巧提升。 第二箭,籌辦「國際藝術認證」、持續舉辦「金赫獎」,發掘藝術優秀人才、匯聚各項藝術領域的優秀作品與新秀藝術家,鞏固藝術發表的新舞臺。第三箭,創立「登峰造極‧藝術大師丹青榜」數位電子書,為藝術家、文化人立傳,真實客觀的記錄保存當代藝術文化精華,并融合數位互聯網、社群媒體傳播,宣揚時代藝術特色、樹立匠師精神典范,并結合空間美學,引領美學素養與生活品質。劉盈希表示,在此人類經歷疫病浩劫之后,更全心投入資源與精神在這三項心靈基礎建設上。她說:「赫聲行的三箭計畫,正是讓『赫聲藝術』實至名歸。『赫聲』二字取自《詩經‧商頌》:『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壽考且寧,以保我后生。』劉盈希說:「自己是這一群中生代的藝術經營者,努力的目標是讓我們華人藝術的顯赫名聲遠播全世界,即在歌頌澄明心靈之際,平安的享樂至終老,能綿延流傳于后世,更能澤及子子孫孫。」她又說:「有如北宋才子林逋的《山園小梅》衆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劉盈希再次指明自己投身藝術教學、藝術策展近二十年,深深感覺「藝術」正如北宋詩詞家林逋筆下的「梅花」,不再是渾身冷香了,而是充滿了一種「豐盈的美麗」,很有精神,很有力度,也很溫度,更有未來,所經營的赫聲行,就是能為藝術家的襟懷、風采與創作留下史籍紀錄,當然更是自己責無旁貸的神圣使命。
供稿:赫聲藝術現場
此文選自首都師范大學美育研究中心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出版的
《當代美育、藝術教育的觀念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卷》



劉盈希女士為眾多藝術名家舉辦形式不同的藝術活動,受到一致好評。

為海峽兩岸杰出藝術家打造更廣闊的發展平臺,赫聲行負責人劉盈希女士(右)與中國翰林書畫院秘書長劉珺女士(左)將為藝術家的成長共同努力,做實實在在的事,讓藝術家實至名歸。
圖文整理:
翰林院文化藝術中心
物華天寶藝術推廣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