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東西樂團在中國駐美大使館成功舉辦首演
仙樂風飄何處聞,新生演繹中外情
——巴德東西樂團在中國駐美大使館成功舉辦首演
12月15日晚,中國駐美使館宴會大廳迎來了美國巴德學院美中音樂研習院巴德東西樂團(The Bard East/West Ensemble)一場中西合璧的音樂會。蒼勁有力、爆發力極強的嗩吶名曲《百鳥朝鳳》將中國民樂的表現力演繹到了一種極致,將音樂會帶入了掌聲不斷的高潮。當晚音樂會由巴德學院美中音樂研習院院長、東西樂團藝術總監蔡金冬先生指揮,來自中美的青年音樂家聯袂以中西樂器共同演奏了中美兩國的經典曲目。

圖為巴德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Andrew Chan 演奏
巴德東西樂團由指揮家蔡金冬發起成立并擔任藝術總監,該樂團是一支充滿活力、匯聚中西樂器之精華、創造跨文化表演新模式的原創音樂團體,致力于不斷在音樂表達的領域尋求突破和創新。該樂團曾于2022年在著名的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亮相,并于 2023 年登上林肯中心的舞臺。
青年演奏家們將代表中國文化經典的曲目賦予了新的生命。作曲家姜瑩創作的當代民族管弦樂的代表作《絲綢之路》,充分發揮了民樂的優異,彈撥樂器的顆粒狀音響,吸取了弗拉明戈、探戈、踢踏舞等節奏元素。演奏樂團將律動音勢步步推進,展現了八方來朝的壯觀場面,在場的各界人士紛紛表達對當晚演出的喜愛,贊賞演出曲目編排設計精妙,樂團演奏水平高超,展現了中國音樂的博大精深和中西樂器合作的完美交融。
男高音李毅和女高音Lucy Fitz Gibbon傾情演唱了《大海啊故鄉》《北風吹》《扎紅頭繩》等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中文歌曲,尤其是男女二重唱從《茉莉花》到《圖蘭朵》的經典旋律,完美了詮釋中西融合的音樂元素。嘉賓們認為,這場音樂會仿佛是一場心靈之約。美妙的歌聲化作甘甜的清流,潤澤著期盼和平和友誼的心田。

圖為男高音李毅和女高音Lucy Fitz Gibbon演出
井泉公使向在座100多位多年來致力于推動中美關系發展的各位嘉賓表達謝意。他表示,以音樂為橋,可以拉近中美民心距離。音樂藝術易于溝通心靈,在中美關系“破冰”史上發揮過關鍵作用。井泉公使還表示,習近平主席在前不久結束的舊金山會晤中提出共同促進人文交流,希望大家一起攜手努力,讓更多“舊金山愿景”照進現實,為兩國人民共創美好未來做出積極貢獻。

圖為中國駐美大使館井泉公使致辭
“音樂跨越國界,文化架起橋梁”。打開音樂之門,可以探索中美正確相處之道。世界的未來不可能是獨奏曲,而應該是大家共同演奏、彼此映襯的協奏曲。中美兩國從來都是不同的,但這并不妨礙雙方求同存異,成為知音。“音樂是一種世界性語言,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講不同語言、懷抱不同夢想的人都能夠通過音樂來彼此溝通與理解。”巴德音樂學院院長譚盾表示,在其任職期間將全力帶領巴德音樂學院履行教授培養青年音樂家的使命,同時努力推動東西方文化的研究與交流。

圖為巴德音樂學院院長,國際音樂大師譚盾
音樂會后,使館特別招待各位嘉賓品嘗中國傳統特色美食。盤中餃子,吃出喜氣洋洋。美食傳情味更鮮!感知中華傳統魅力,增強文化自信。讓我們期待有更多的中國青年音樂家揚國之瑰寶,傳悅心之音!

圖為作者和華府著名律師梁仲平先生共同出席大使館音樂會。
作者: 師帥,祖籍湖南長沙,法學博士,定居美國首都華盛頓。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副會長,現擔任中美企業家聯盟創業促進會法律顧問。疫情后創辦美國荷花過濾器公司Lotusfilterusa, 熱心服務華人社區。筆耕不輟,用心記錄海外華人生活和思想情感,傳遞美好信息。作品散布在各網絡平臺及報刊雜志如《人民日報》,《中國詩刊》、 《國際日報》等,多次獲獎。出版詩集《灼熱》、《清涼》,《圓覺》三本。翻譯美國比較法法學名著《風險與理性》,《如法所能》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入選“中美元首法律交流計劃”圖書獎,在北京美國中心作為專家庫文獻收藏,獲得海內外讀者廣泛好評。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已經成立了 26 年;為中美文學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記錄在冊有 920 多件,尚有許多未記錄的),紐約商務集團共同 評選一百件中美文學文化交流大事和一百位為中美文學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貢獻的杰出人物,旨在促進中美文學文化的深入交流;旨在宏揚高尚的中華民族文化;旨在促進中美兩國關系健康、和平、穩定。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