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歌——崔大有大寫意作品展

大 風 歌
崔 大 有 大 寫 意 作 品 展
主辦單位
中國收藏家協會書畫收藏委員會
宜興市鑒藏藝術館
協辦單位
江蘇省收藏家協會
學術主持
吉祥
策展人
馬龍
公益支持
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
支持單位
《中華英才》雜志社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
淮北市安處樓
安徽啟濤科技有限公司
上陽書院
天塘崗書畫院
江蘇景藤齋實業有限公司
南京國遠文化有限公司
浙江省瀟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新泰文森畫廊
安徽物佳拍賣有限公司
謙成文化
成都水墨玩家文化有限公司
蘇州哲品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開幕時間
2023.12.24 (周日) 下午14:30
展覽時間
2023.12.24.——2024.1.20.
展覽地址
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
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丙11號

泗水蒼龍
220x85cm
以傳統挑戰傳統
——————
吉祥
崔大有和我因都是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藝術研究院外聘研究員而有緣得識。我在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里遴選畫家參加由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北京朝花書畫社承辦的《美術日記》系列活動中曾見其畫,頗以為然。在宜興美術館策劃舉辦人美社“全國名家邀請展”,特地對參與《美術日記》活動中的幾位藝術家邀約,大有亦在其中。本以為能見面,結果未能如愿,但幾次的電話溝通也相談甚歡。機緣巧合也助力促成了宜興鑒藏藝術館和大有的簽約。
鑒藏藝術館有著推出諸多名家的經驗和市場格局與魄力,給予大有相對穩定經濟條件和創作環境,也讓他不為外界干擾,以平和心態去打磨自己,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將其自身氣象和體量努力提升,不斷在精煉傳統筆墨的基礎上去嘗試擺脫舊有的圖式,很有今時不同往日之快。尤其近年,真可謂大,實在可喜。
他的所謂大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尺寸大,是氣魄格局,無制作,無掛礙,解衣盤礴。其醇厚的筆墨味道與充滿結構趣味的點線面、黑白灰畫面加之以具象被特性化的語言概括提煉,以至于達到抽象化表達的造型共同營造的意境充滿張力和強烈的形式感,讓很多看客或不解或驚詫甚至為他的前途擔憂,現在這樣日后怎么畫,也有人否定他太過形式化和粗率而不夠精微,這是常人乃至很多同為藝術家的朋友不理解的地方。我不以為然,是因為有另外幾個讓我驚奇的原因。

花鳥小品
37x37cm x6
潘天壽、李可染都能在早年入老境,這是中國傳統固有的藝術品格,“本為精,物為粗”,但是不新,時代所限,但在大有這代人身上沒有,他們開闊的視野遠非前人所及,當然,有利有弊,利在能新,弊在難古。
也好在大有現在的狀態頗有些古人的意思,從他幾篇散文似的文字看,散漫自由,不思不作,“消極”躺平,悠閑地忙著,并沒有什么創作的想法,只是相對精神性的生活而已。
他說就那么幾樣事情足夠消磨,畫累了歇歇,歇夠了寫寫,寫夠了再歇歇,歇夠了刻刻,覺得一年有點收成了就停工,看點雜書打發時間,這種松弛的狀態,就像演員的不拿勁,非如此不能做藝術,整日東奔西跑,忙忙碌碌絕非為藝之法,也難長久。
大有現在的畫,面目很多,以他的年紀如果在一方面突出,可以理解,但是不論是題材還是形式他都游刃有余并獨具一格,而且脈絡清晰。更難得的是他書畫印已初具規模,還能殊途同歸,氣息如一,只是看他今后如何去完善和強化。
我想隨著他自己的精進,即備可讀之品,又具可敬之量。他也會在可預見卻不可以預測的藝術創作中感受屬于他的欣喜和落寞,但不只屬于他。

大風起兮
180x194cm
大有不“聰明”,選擇了一條道阻且長的路,或許他樂意的是作為一個邊緣人存在,將自己置于事外,但藝術的C位大都給了當時的所謂邊緣人。
藝術家若名世需具備三點:從傳統到具備成為傳統的可能必須經歷市場的考驗,似乎與藝術本身無關,但這是與世俗對接的一道門檻,今天的藝術家大多是只看后者,所以為后者所勞而無所得。其不知本心是一,傳統造化是二,一加二才有可能等于市場的三。
大有很早的進入市場,并被接受認可,市場逐漸成熟,良馬沒于田廄而名于市朝,成名要早,后才不至于為名所困。得利也要早,方不至于因利擾心。他懂得這個道理且處之泰然。對肯定的聲音也形成免疫,對否定的聲音也一笑了之。他否定了很多肯定,而肯定的否定多是來于自己,這是可貴的。
藝術家最忌一勞永逸,不敢推翻自己,以至于藝術面目早早的形成,藝術生命也早早地結束。他說自己現在只是求格而已,不曾有風,并無面貌,只是在近代幾家的圖式里討飯吃罷了,希望能和前人靠得近些,學得像些,去些虛假的塑料味。這是他的真誠,也是他的謙態,異于當下。
他對藝術史有自己的認知,也有明確定位方向,戲說自己在開倒車,但美術史是一個環,每一次的復興都是新的潮流。當然,從他對前人的評判也明確了他的取舍,理路通透,有否定甚至批評,畢竟“有書癖而無裁剪,徒號書櫥”,沒有叛逆精神搞不了傳統,對傳統最大的尊重也是用傳統的方式挑戰他。

擬看斜陽萬頃紅
48x43cm
我現在和他依舊也只是一面之緣,幾句寒暄。所言僅是基于他的作品和文字,還有道聽途說周圍人關于他的講述。今后我們或許會有更多的機會見面,或許不然,與藝術家保持一定距離也是職業習慣使然,這樣會更客觀,不會有太多顧忌。我看到了我以為的他的可能和不可能,且能因此生發出更多的可能。故我直言不諱,彼能甘之若飴,或許談不上批評,便終究是最佳狀態。
我不會也不希望別人習慣性的單一思維去判斷他,而是以發展變化的態度去看待和尊重他的階段性思考與實踐。他是現在時未來時,不是過去時完成時,如果對他的所有批評都是帶有期望的,對他的所謂贊譽是以激勵為出發點的。
每每與屠文祥先生聊起都覺欣慰。我作為藝術媒體人和他作為藝術機構為當代藝術所能做所當做的便是如此,且大有不負眾望,在不斷地給我們驚喜,我們也在期待和猜測他的各種可能。
——————
吉祥 魯迅美術學院中國人物畫工作室碩士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歷任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中心編輯,圖書中心設計藝術編輯室編輯,經典美術編輯室編輯,北京朝花書畫社副總經理、法人、社長,人美美術館藝術推廣部主任,人美美育學堂傳統書畫研習與對景寫生美育名師,畫家、藝術綜合推廣人;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蔣兆和學會會員,無錫倪云林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美術學術委員會主任,黃賓虹藝術研究會研究員,北美藝術聯盟、東方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作品欣賞

不知風雨卷春歸
40x116cm

山家風味簡樸存
138x69cm

夢斷酒醒山雨絕
136x34cm

素月流天掃積陰
48x43cm

勸農曾入杏花村
68.5x36cm

溪山興未窮
69x35cm

煙消日出見漁村
97.5x31cm

嫣然一笑竹籬間
76x34cm

可作不夜歸
76x33cm

草木自蒼然
97x32cm

擬賓翁
74x36cm

擬陳子莊意
48x43cm

秋色賦
365x144cm
關于藝術家

崔大有
原名崔啟忠,號石缶,生于1991年,江蘇徐州沛縣人,畢業于南京傳媒學院,現為鑒藏藝術館代理藝術家。自幼習畫,先攻山水,以四王為門徑,后學賓翁。近年創作以花鳥為主,于吳昌碩、齊白石用功最勤,稍有進境。書法宗漢碑,喜草書,別有面目。印宗漢制,意態灑脫。詩文余事,偶而捉筆,抒懷針弊。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