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發雕“創世神母女媧”藝術作品》獻禮祖國

3月28日下午2點,由國際“發雕”藝術創作第一人黃鑫先生發起的《民族發雕“創世神母女媧”藝術作品》獻禮祖國的大型創作工程籌備座談會在北京唐人街二樓藝術館舉行。此次座談會由發起人黃鑫主持,中國民促會張維新會長、胡琇清主任及87歲德高望重的發藝博物館創始人張有旺老先生(原中美協副會長、北京美容美發協會會長)親臨指導工作。參與本次座談會的還有陜西省漢中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譚小寧、退休教師王麗芳、東游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光莉、北京盛世博舞文化傳媒CEO 韓喬(原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制片人)、靚鴿發藝師周天申、急救培訓AED師海燕以及熱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吳旭虹、胡繼保、韓春,還有各地線上默默無聞公益付出的潤土、王雙伍、垚才、王宏偉、黃婷、玉潔、王葉彤、王子佳、高鈺琳、李愛琴等多位專家學者參與。

會議開場由黃鑫講述了創作”女媧神母像”的發心、構思及進展——女媧神母像將高達3.8米,當前正在征集99999位母親(包括準母親、華人華僑)的頭發用于創作之中。作品計劃于2024年國慶前完成,作為對祖國母親75周年慶典的一份獻禮!他強調此項工作任務繁重,時間緊張,因此希望得到各方領導、更多相關從業者及華人華僑的參與支持!

中國民促會張維新會長在聽取黃鑫的工作匯報后,對創作"女媧神母像"的創意給予了高度評價,夸獎了黃鑫老師的堅持!認為此事意義深遠,藝術創新是技術,而把事做好、做極致和有意義便可成為一件了不起的事,同樣可上升為一項偉大的事業。他對設定女媧神母像高度3.8米的數字連連夸獎,認為女性"半邊天"精神在此將得以詮釋,其內涵深厚,需要在追根求源中不斷挖掘、探討、學習和提升。他詢問了一些創作技術及流程細節,針對當前頭發征集工作,給出了多個具體解決方案,例如利用網絡及各省、地區美發行業優勢推出亮點,用四兩撥千斤智慧來創造高效,鼓勵他要精益求精,把發藝傳承做成真正的”頭頂”大事,在扎根民眾和為人民服務的同時,讓”女媧神母”精神傳承下去,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張有旺老先生是發雕藝術專利發明人黃鑫的師傅,在聽了張維新會長的評價及建議后,同樣感慨萬千。他向大家講述自己從1953年16歲開始從事理發行業,至今87歲,始終執著于追求和發揚中國美業。他說美發行業是服務大眾的行業,同時體現了歷代人們對生活、對美的追求,縱觀中國歷代發型與審美變化,同樣是一部發展史,見證著歷史變遷的車輪滾滾向前。他強調發藝是頭頂上的技術、頭頂上的功夫、頭頂上的文化,需要一代代人去不斷發揚和傳承。他為徒弟黃鑫在發藝上的追求創新及行動感到驕傲,更為美業后繼有人感到欣慰!

座談會上,大家紛紛發言,分別講述與發雕藝術的結緣故事以及參與助力的發心,一致認為這不僅僅是對藝術的升華,發明創新的提升,更是對中華非遺文化的傳承,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團結大愛的發藝文化內核,是一種代表中國力量的行為藝術。試想著我們自己或自己母親的頭發奉獻參與其中(都將被書刊編輯記載),等到創造世界紀錄和全球巡展那一天,不僅是99999參與者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更是大國工匠藝術震撼世界的時刻,這必將讓中國非遺發藝文化精髓在全世界發揚光大、永久傳承。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春風相從”——中國畫名家夏德輝胡楊作品展在京盛大開幕
- ·下一篇文章:“渾兮魂兮”劉德維(子墨)當代水墨作品展在李可染畫院宋莊院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