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共工新聞社社長黃家勝見證:中斐姊妹學校締結開啟友好新篇
共工新聞社斐濟勞托卡電(記者 黃慶華報道)在中斐建交50周年與華人抵達斐濟170周年這一承載著深厚歷史意義的特殊節點,一場充滿希望與憧憬的教育合作,于斐濟勞托卡中華學校盛大啟幕。這一活動猶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鑲嵌在跨越浩瀚太平洋的友好交流橋梁之上,為中斐友好關系增添了一抹絢麗色彩。

當地時間4月15日,明媚的陽光溫柔地灑落在勞托卡中華學校的校園,每一寸土地都洋溢著喜悅的氛圍。中國(廣東)清遠市人大訪問團不遠萬里而來,與該校師生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清遠市鳳翔小學與勞托卡中華學校正式締結為姊妹學校這一歷史性時刻。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為中斐兩國在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書寫了新的輝煌篇章,也預示著兩國青少年將借助線上線下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在頻繁互動中進一步加深文化交融,讓兩國源遠流長的友好情誼得以傳承與弘揚,綻放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光彩。
在隨后舉行的座談活動中,共工新聞社斐濟分社社長黃家勝侃侃而談。他介紹道,斐濟作為南太平洋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擁有獨特而迷人的波利尼西亞 - 美拉尼西亞文化,這種文化融合了海洋的奔放與島嶼的寧靜,別具風情。而清遠,作為作為廣東地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同樣在旅游和農業具備獨特的亮點,清遠同時也是中國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傳承地,歷史底蘊深厚,嶺南文化的韻味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深刻印記。兩地學生和教師通過深入交流,無疑能夠增進對彼此文化、語言、習俗的理解,進而培養出更為廣闊的全球視野。
黃家勝社長對未來雙方合作充滿期待,并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展望。他希望下一步雙方能夠通過開展更加直接的互動交流活動,諸如線上課程、交換生項目等,讓學生們能以更直觀、更真實的方式,認識對方國家的社會風貌、教育體系以及發展現狀,從而有效減少文化隔閡,增進相互理解與信任。他還特別指出,斐濟作為舉世聞名的旅游大國,旅游業蓬勃發展,而清遠擁有豐富且優質的本地職業教育資源,尤其是在酒店管理、鄉村旅游等領域優勢顯著。雙方可圍繞這些領域開展針對性合作,為斐濟量身定制培養旅游專業人才,同時憑借清遠優質的教育資源,吸引更多斐濟學生來華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實現互利共贏。
斐濟華人文化藝術經濟聯合會主席、共工新聞社斐濟分社社長黃家勝,在談到中斐友好情誼的傳承時,不禁感慨萬千。他指著展柜里那本1950年代中斐合編的《太平洋植物圖譜》,深情地說道:“當年,祖輩們背井離鄉,遠渡重洋來到斐濟,用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鋤頭,在這片土地上辛勤開墾,為我們后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今,時代賦予了我們新的使命,我們要用書本繼續耕耘未來,將這份珍貴的情誼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此次合作,正應和著“山海同頻”的美好愿景,堪稱“一帶一路”倡議下民心相通工程的生動實踐。據悉,來自中國廣東清遠捐贈的首批價值人民幣4萬元的文體物資,將于下個月順利送達勞托卡中華學校。這批物資猶如一場及時雨,將為學校的文體活動注入全新活力,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
今年,既是華人抵達斐濟170周年,也是中斐建交50周年。斐濟勞托卡中華學校與清遠鳳翔學校的姊妹學校合作,絕非僅僅局限于教育層面的簡單互動。它更是通過年輕一代的交流,推動文化互鑒、實現資源共享、加強區域聯結,為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合作提供了微觀卻持久的動力,成為中斐友好關系不斷發展的有力見證與堅實支撐。
作者:黃慶華
供圖:共工新聞圖片庫
編輯:熊馨緣
責編:董勇
版權聲明: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投稿郵箱:Vgong@vip.qq.com
內容轉自來源:共工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