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質今妍——《廬山緣》黃梅戲劇本研討會在九江召開

廬山風雅頌 經典詠流傳
黃梅飄香,悠韻廬山,時維芒種,歲屬甲辰。由廬山文化旅游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九江王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廬山悠韻藝術劇院承辦的大型黃梅戲《廬山緣》劇本研討會在九江召開。黃梅戲于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戲曲五大劇種之一,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九江作為黃梅戲的發源地之一,有著非常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文化氛圍。廬山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和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生態資源寶庫,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與黃梅戲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可以更好地挖掘廬山文化和黃梅戲藝術的內涵,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融合,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作出積極貢獻。


該劇本研討會的召開,旨在為大型原創黃梅戲《廬山緣》的創作提供指導和建議,研討會由王勇前院長主持。參加研討會的人員包括編劇、導演、演員、評論家、文化學者等,他們將從不同的角度對劇本進行深入地探討和交流,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據悉,《廬山緣》是一部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廬山風景為背景,以男主人公李白,女主人公宗煜相識、相知、相戀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的大型原創黃梅戲。該劇人物情感熾熱,劇情跌宕起伏。著名戲劇理論家,中國劇協《劇本》原主編,中國表演學會會長黎繼德;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遺黃梅戲傳承人,梅花獎得主黃新德;國家一級編劇,《黃梅戲藝術》原主編何成結;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家協會會長、原安慶市黃梅戲研究院副院長張會成;九江市作家協會副會長歐陽偉慶,分別從《廬山緣》劇本的歷史人文,優美的唱腔、生動的表演和精美的舞臺設計等藝術審美等視角,對如何高維呈現廬山的人文美景和深厚的國粹文化底蘊給予了專業并富有學術高度的價值支撐。


劇組主創人員編劇何金龍,導演胡繼宗,作曲陳華慶等嘉賓先后發言:就劇本的主題、情節、人物塑造、場景、燈光、音樂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他們認為,《廬山緣》將廬山的美麗風光與黃梅戲的藝術形式巧妙地結合起來,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同時,他們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和意見,如加強人物性格的刻畫、豐富情節的層次感、注重音樂與表演的協調等價值多元的觀點。





王氏集團文化顧問黃新德總結指出,大型原創黃梅戲《廬山緣》劇本研討會的召開,為該劇的創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導。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該劇將呈現出更加精彩的藝術效果,為觀眾帶來一場難忘的文化盛宴。隨后,王習則董事長為黃梅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黃新德頒發了王氏集團“文化顧問”的聘書;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家協會會長張會成向劇院授牌“黃梅戲傳承發展培訓基地”牌匾,為培養黃梅戲專業人才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悠韻藝術劇院副院長劉杰向安慶黃梅戲藝術家協會會長贈送“同根同源 共襄黃梅”錦旗。專家一致認為廬山是大自然饋贈給中國的風景瑰寶,是中華民族祖先留給后代的人文圣山,《廬山緣》創意和劇本很有新意,視角非常獨特,寫出了廬山與李白內在的精神聯系,呈現了女主角宗煜于夢回大唐時空里一段鮮為人知的無比深情、堅韌、犧牲、極具高尚品格的女性形象。再現了傳統文脈與時代精神相通,傳奇故事與世界遺產相融,時尚設計與數態場景體驗相得益彰,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的創作理念,藝術當隨時代,相信經過二度創作和進一步打磨,將會成為古質今妍,史韻今輝的時代作品。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