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源自中國?觀者大多不知
昨天起至7月9日,“共振——加拿大版畫邀請展”在798藝術區圣之空間藝術中心舉行,共展出來自加拿大的30位版畫藝術家的90件作品。原本只是一場普通的國際交流展,卻引出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不少參觀者竟然不知道版畫的“故鄉”在中國,以為它和油畫一樣,也是舶來品。
這已經不是加拿大版畫第一次來到中國了。早在1984年,加拿大著名寫實主義畫家科爾維爾就曾在北京舉辦個人作品展。此次加拿大版畫展集結了新、老版畫藝術家群體,大部分作品體現出對傳統媒介和新技術的利用。比如,邦妮·巴克斯特利用數碼印刷技術制作的《玫瑰中的黑色電影》和《莫納克海灘》,就通過嫁接新技術讓版畫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煥發出新光彩。
與美妙畫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少前來參觀的人們以為,版畫和油畫一樣,都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在西方藝術形式中,我還是喜歡版畫多一些。”一位帶著孩子前來接受藝術熏陶的年輕媽媽認為,它們要比抽象繪畫容易懂。當得知版畫最早產生于中國時,她有些將信將疑。她說,前一陣她還在一家畫廊看過西班牙藝術大師達利的版畫展。記者在展廳里隨機走訪了20位參觀者,結果有13位認為,版畫和油畫一樣,都是西方舶來品。而且,他們中大多數人對國內版畫的印象停留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革命木刻版畫”。
有意思的是,倒是西方藝術家對中國的版畫充滿了敬意。加拿大著名藝術家蓋伊·朗格文介紹說,此次參展的這批加拿大版畫藝術家都身處中國,“不少加拿大藝術家愿意來到中國尋求拓展視野的機會。”
事實上,中國素有“版畫故鄉”之稱,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木刻版畫是制作于公元868年的《金剛經》扉頁畫,它目前藏于大英博物館。“相對其他畫種來說,目前大眾對版畫還是太陌生了。”在著名版畫藝術家、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主任廣軍看來,西方比較重視版畫藝術梳理、收藏,而國內應該加大對版畫這門“國粹”的鼓與呼。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