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云——劉軍平新水墨作品展


開幕式現場劉軍平博士發言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武山縣宣傳部長柳選植致辭

劉軍平陪同天水市文聯主席王進文、天水市節會辦主任張小平、武山縣宣傳部長柳選植、武山縣副縣長唐玉芳等人參觀展覽

劉軍平陪同武山縣政協主席李曉東、天水日報社副總編輯宋耀杰、武山人大副主任李亞平等觀看展覽
此次展覽共展出劉軍平新水墨作品58副,展出作品主要體現了對故鄉隴東風俗人情地貌的高度關注,其中有一部分以武山的名勝風景為題材的作品。
劉軍平繪畫最大特點是將山水畫與人物有機融合在一起,是當代學者型的新水墨畫家,正如著名評論家清華大學美院的島子教授評寫到:“他的水墨興味來自于厚重、廣袤的西北山川大地,縱觀其作品,多取材料于鄉村風情與記憶:一則,山水;一則,風俗。他力圖運用意象美學和表現主義來關照、重寫西北畫派慣常傾心的景物。旨在打通學理與畫理,使理論與實驗相互印證,相互促進,在學科門類的跨越中實現創造力的表現,在水墨當代性中確立自身的風格創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要參》雜志社副主編何玉興評論:只有深厚的學術根基,才可能有深刻的思想洞察。書畫界大多患了分裂癥。書畫理論和繪畫實踐的分裂,軍平是難得的健全發展的人。軍平取得如此成就,固然與勤奮、與幸遇恩師有關。然其筆意超絕,殆非學而知之者矣。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藝必以妙悟精能取重于世,然后可著于文、可寶于笥。劉軍平讓人回歸山水,讓小人物,讓俗物,扮演角色,沒有主角。美和丑,精英與大眾,和諧共舞。通過集體狂歡的符號,表達了眾生平等的立德述求……京華煙云非故國,麥積山水是清流。軍平融化了雅與俗,打通了古與今,貫穿了天地人,在家鄉的熱土上,在社火的輝映下,在父老鄉親的人群里,在大眾狂歡的幻覺中,汲取著藝術生命的源泉。就像安泰腳踏實地,就像大樹往下扎根。對畫家來講,最艱難的工作,不是學會利用一些技巧,或形成自己的風格,而是創造意義,賦予作品以豐富的思想內容和深遠闊大的精神視境。一位有能力創造意義的畫家,才是真正有才華的畫家。軍平在不斷創新中前行,即將推出的“秦州八景”專題展,令人頓覺山河變色。
劉軍平作品欣賞:

吉祥圖

社火

溪山無處著纖塵

又是一年農忙時

春風已度玉門關
作者簡介:劉軍平 ,1975年生于甘肅天水,中央美術學院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者(博士后課題研究),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大連畫院理論研究院院長。著有《眾里尋美》《形態語意》《藝術與大眾》,在《讀書》《文藝研究》《美術研究》《美術觀察》《蘭州大學學報》《美術與設計》等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作品40多篇(幅);先后獲得中央美術學院優秀博士畢業論文獎、參加“亞洲生活手勢”(臺灣)等展覽等共計30多次。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