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美術館首推數字媒體藝術展 闡釋藝術與文化的關系

策展人梅繁在開幕式上致辭
2015年9月12日下午,由武漢美術館、湖北美術學院動畫學院共同主辦,梅繁策劃、袁曉舫擔任學術主持的《DM@CC——2015武漢數字媒體藝術邀請展》在武漢美術館舉行。此次展覽幾乎囊括了武漢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數字媒體藝術家,同時也吸納了部分外省乃至國際數字藝術家勢力。展覽旨在以數字媒體藝術的方式闡釋當下的藝術與中國文化之間的關系,從而討論中國當代藝術的身份問題。

開幕式現場
據悉,本次展覽為武漢美術館開館以來首次推出的大型數字媒體藝術群展,也是策展人梅繁在數字影像藝術領域的首次大膽嘗試。在開幕式上,梅繁肯定了數字媒體藝術在視覺、聽覺、互動性以及空間感等表現形式方面所具備絕對的優勢,認可了該藝術形式在內容上所表達的獨特藝術觀念及深刻含義。武漢美術館館長樊楓向在座觀眾闡述了數字藝術的概念與其在藝術形式上所做出的創新。

湖北美術學院院長徐勇民在開幕式上講話
數字媒體藝術作為藝術與數字科技高度融合的交叉領域,其范圍涵蓋了數字攝影、數字運動影像、數字互動裝置、互動影像、數字音樂、虛擬現實等多種門類與方式,是發端于上世紀末的一種新興的藝術表達途徑,并逐漸成為當代藝術創作的重要媒介之一。這種藝術方式在先鋒藝術運動時期成為了藝術家們突破傳統繪畫形式與靜態畫面的局限,轉而追求視覺、聽覺、空間、時間等多方位融合共通的藝術實驗方式。

嘉賓合影
為了更好地向廣大受眾傳達這一全新的藝術模式,策展方更是費盡心機,最后尋找到了“中國元素”這一契機,把藝術與生活更好地銜接在了一起。展廳現場更是融合了先進展覽技術,將數字影像媒體這一被立體化的藝術,有血有肉地展現在了觀眾面前。栩栩如生的影像投影、使人身臨其境的聲效注入……這一切都成為了本次展覽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研討會現場
在本次展覽學術研討會上,各位藝術家與批評家深入探討了數字媒體藝術本身所具備的可行性與發展前景,對于如何讓這一活在當下、擁有充足成長語境的藝術取得持續長遠發展提出了各自的見解,為在座的年輕藝術家傳授了實戰經驗。

CPTT蔡鵬+陶陶 生命體紀念碑 跨媒介影像裝置 260 x 200 cm 2015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胡震在研討會上表示,人們對于傳統的留戀阻擋不了現代多媒體數字影像藝術的發展趨勢,科技的發展給予了藝術更多的表現形式,藝術這一概念也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含義。對于全球化潮流中個體創作還是否存在意義這一被業界廣泛討論的課題,他也提出了個人的觀點:全球化正逐漸消解著國與國、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同時也促進了它們的融合與發展,在這一情況下,個人的、地域性的藝術特點也日顯重要,而新媒體藝術正是順應了這一點。
當代藝術與新媒體藝術研究者鄭聞認為,媒體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藝術與媒介的關系也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以往老輩藝術家都是用媒介、新媒體去闡釋觀念;而現在,青年藝術家則是針對媒體本身提出了探討,媒體以無形的方式改變了人的思維方式,在新媒介的發展中,人類的思想觀念似乎也變成了一種商品。

陳抱陽 重構日暮登春山 絹本噴墨104 x 102cm 2015
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羅彬強調了思想在藝術表現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國數字媒體藝術家是在這一新媒體蓬勃發展的語境中成長起來的,有了扎根的土壤而不是在全盤追逐國際的腳步,所以他們發展前景是很廣闊的。
南京大學建筑研究所副教授李巨川評價說,每次看到這些參展藝術家作品有新鮮感,說他們在不斷創新,不斷成長,老藝術家應該向他們學習。

林國輝 道事小記 錄像 尺寸可變 2015
華中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肖豐認為此次展覽是武漢數字媒體藝術展的集結號展覽,一次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整體呈現。數字媒體藝術改變了傳統繪畫的空間表達,它一定要駐足、長時間的關注和互動,它打動你的是另外一種方式。
湖北美術館副館長冀少峰則用藝術的資本化、圖像的國際化、語言的符號化三個關鍵詞組總結了自己的觀展感受。
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魏光慶提出,藝術在空間與時間、傳統與當代、視覺與文本的跨度較大,而現今,武漢供多元化藝術發展的生態舞臺背景都有了很好提升,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否定發展的可能性,要讓可能性發揚光大。

劉紋羊 石柱與森林 影像 尺寸可變 2015
湖北美術學院教授沈偉認為,在多元化共同發展的情況下當代藝術要取得發展,必須尊重公眾與時代保持聯系,與公眾時刻發生對話與交流,而藝術家則應嘗試與公眾做朋友,不能孤立自己,要多接地氣。
武漢合美術館館長魯虹希望藝術家多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創造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作品,并建議館方將此主題系列化,讓更多的人有充足的時間去深入它、了解它。

王曉新 青綠山水仙女圖 數碼影像 尺寸可變 2015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DM@CC——2015武漢數字媒體藝術邀請展》
展覽時間:2015年9月11日至10月7日
展覽地點:武漢美術館3、6、7號展廳
參展藝術家:王雯、王曉新、王靜偉、葉佑天、劉紋羊、湯孟元、李郁+劉波、肖般若、汪昊、張瑱、張彥峰、陳抱陽、林國輝、周菲、周罡、鄭達、TanBo組合、祝虹、袁全+周禹、袁小山、黃朝斌、梅健、曾華、路昌步、簡小敏、詹蕤、蔡凱、蔡鵬+陶陶、魏源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新建文檔——徐勇民”在武漢開展 記錄藝術家創作歷程
- ·下一篇文章:“風口——2015青年雕塑邀請展”11日在武漢創意天地隆重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