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墨魂—王亞臣個人畫展在密云舉辦

王亞臣,筆名墨魂。吉林長春人,職業畫家。自幼學畫,師從吉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王玉峰,長春大學美術系主任李惠君老師,學畫多年。現任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民間美術家協會會員,紹興工業設計協會會員,紹興市家紡設計師協會會員。

墨魂,人如其畫,性情謙和,純樸儒雅;畫如其人,多北系畫家色彩,畫風樸實,用色隨和,絕不矯揉。王亞臣老師十幾年如一日孜孜探尋藝術出路。墨魂是當代很難得的一位以畫為文的實力派畫家。

這次展覽展出了80余副繪畫精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王亞臣老師高水平的創作成果,也是對藝術家藝術創作的深入研究。

出席今天開幕式的有密云區文聯主席、密云區宣傳部副部長孫先生,密云美協榮譽主席呂奉林,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顧問、密云區書法家顧問于寶順,密云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孫健,智水堂書畫院院長唐勇,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會長鄭秀才,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副會長席揚,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副會長黃小克,和諸多書畫家嘉賓及媒體朋友。

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會長 鄭秀才 致辭
密云是個人杰地靈文化深厚的魅力城區,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區,坐落在密云的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我們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宗旨,弘揚書畫藝術為目的。

密云美協榮譽主席 呂奉林 致辭
繼王亞臣老師首展之后,在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陸續為所有藝術家老師提供展示展覽平臺。
主辦方: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浙江省民間美術家協會、
協辦方:山東大公拍賣有限公司。
開幕式:2016年1月10日上午10:58分
展覽時間:2016年1月10日—20日
地點: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美術館

嘉賓合影
走進王亞臣——
幸運,在柯橋創意園認識畫家王亞臣先生。先生藝名:墨魂,瘦高,梳一頭馬尾辮。人如其畫,性情謙和,純樸儒雅;畫如其人,多北系畫家色彩,畫風樸實,用色隨和,絕不矯揉。

走進先生畫室,如步入一片畫林,不禁感動而肅然起敬,因為他是我迄今所碰到的積累作品最多的企業家型畫家之一,繪畫創作已可以隨時溶于他平時的企業經營辦公時間中。我突然想起曾寫過的一句關于藝術人生的話語:選好的路,走對的路,走勤苦積累的路,這是任何藝術取得成就的基礎。亞臣先生正是當代敢于十幾年如一日選擇走艱苦積累、孜孜探尋藝術出路的這樣的一位實力派畫家。

展覽作品
綜觀其畫,第一感覺就是明顯的樸實感,這似乎是畫家的一種身份明示。即使內容是畫家來到南方后的所見所感所想而作,譬如《安昌古鎮》、《江南農家小院》等,但整體畫風,仍烙有明顯的北系特色。譬如一幅《墨魂》,或許從畫面內容來講,是他所有作品中集具南方代表性素材最多的作品之一:荷池、蓮蓬、荷葉、裸睡的女子等,按理全用這樣南方的素材去構作一個作品,光憑推測的話,想當然是一幅很南方味的“采蓮曲”作品。可看“墨魂”的作品,總讓我感覺,這副作品似乎就一定是出自一位北方畫家的手,這就很奇怪了,不得不讓我細細地深入地去審視和體味,尋根這種北方味到底來自哪里?原來是直觀的用色,在給欣賞者作外在的感官導航,畫家用色普遍非常純樸,這種用色感覺純粹來自于畫家曾有的對生活環境印象的累積,一點沒有南方畫家習慣于落筆嬌艷色彩通透的明麗感,即使一幅《一點紅》,女子對鏡涂抹口紅,對于焦點色彩,一個“紅”字的用色,去細細欣賞,也有極強的北系畫味;另一方面,從內在的思想深度去分析,細細體味,也會覺得這些是北系畫家的作品,這就更奇怪了,這種北方氣息又來自于哪里呢?我細細觀察,原是畫家依附在作品畫面中的情感因素在給觀眾作內在的心理判斷導航,試想這幅《墨魂》中裸睡的女子對荷葉荷池的依戀感、表現出來的親熱度,恰恰是南方畫家平時所難以捕捉的靈感閃現,因為河池司空見慣,往往只有當荷花旺開艷麗奪目時才會引發南方畫家的筆觸感,而當荷花謝盡,荷葉枯澤,只留蓮蓬的時候,往往南方畫家的創作情趣已過時,正是畫中裸睡的女子對荷池荷葉依戀的甜蜜感在告訴我,這畫出自北系畫家之手,而且《墨魂》中裸睡女子肌膚的純潔也不失傳統文化象征意義的傳承----出淤泥而不染。看其它墨魂的江南素材的畫作,譬如:《江南農家小院》中幾只白鵝的動感情態,同樣襯出了畫家來到江南生活后對江南很平常的環境生發出新感觸的熱愛程度。這種熱愛在作品中的內在的無言顯露,同樣在無聲地告訴我,這些畫作感覺出自一位北系畫家。也即墨魂源自北國的泥土氣息,走近作品,即可聞到。

展廳現場
再看墨魂作品的第二個明顯特征是每一個作品的畫面都有明顯的豐富感。那么豐富到怎樣地程度呢?你只要細細地觀賞,就會發現墨魂的大多數畫作除了中心視點外,觀賞者往往角度一換,或看看畫幅的某個角落,就都有可能生發出一個新的視點,去作新的更細的一番欣賞,這卻又有別于西方畫的畫面豐富的畫法。譬如:《兄弟情》這個作品,你看三兄弟著地圍坐在一起吃喝的感覺,已足以襯出主題一個“情”字,但畫家畫到這里似乎感覺不夠交代,于是除了很工整地畫了周圍環境的太陽、木屋和大樹外,神來一筆,又在兄弟圍坐的旁邊,畫上了三五只同樣和睦相處、似乎正在對話拉家常的家禽----雞,以及享受太陽溫暖的其它動物,這除了更進一步地說明兄弟間的和睦相處手足之情深外,還交代了兄弟們所處的環境是農家院,他們是農民兄弟、這日天氣晴好陽光明媚、農家院里還養了許多家禽等,這一同樣在更深層次地告訴讀者,這家農民兄弟的手足情感之深,也說明這戶農家的和睦和富煦,畫幅似乎正在告訴我們這句諺語:兄弟情深,門前泥土變黃金。而且你每看一處,皆成畫面,且畫外有聲。這如同文章描寫,作家似乎必須用具體的語言去描述一番一樣,才表達到位,顯然墨魂的作品,是以畫為文了,具有很深的內在的含義。初觀其畫,看在主題,第一視點如文之開篇,“鳳頭”也;再看畫面的豐富性,觀者竟可以游目觀賞,每一處皆有景觀,如文之情節連載,有敘述感,真美文之“豬肚”也,有看頭有內容;觀賞之后,再細細體味,還有畫之玩味余韻繚繞,這正是美文之“豹尾”也。

“以畫為文”這一特點,在墨魂的作品中經常可見。譬如一幅《思》,似乎正在講述一位妙齡女子對這匹白馬的依戀,或許這位金發女郎所思念的是這匹白馬的主人,她正盼白馬王子的歸來,看到白馬,似乎看到馬的主人一般。而看那白馬的表情,微側著頭,顯然對這位女子也是十分地依戀,卻又好像同樣在思念自己的主人此刻不知在哪兒,希望他早日歸來,還有一點呆呆癡想著主人的情態,或許對這個依戀的女子,它并不理解。顯然這幅畫,在觀賞者看來,畫中全是思戀的情感語言,在我看來,這個作品《思》,分明是一段情感十分飽滿的抒情文章了,欣賞之,如閱讀一篇十分精致的美文。

佛境圣地
以上分析和感受,以畫為鑒,我就覺得墨魂是當代很難得的一位以畫為文的實力派畫家,能認識之,如同摯友,實感榮幸。
(本文作者,系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大眾文學會理事,紹興三味書畫院院士,2005年,曾被文化部跨世紀文藝人才中心授予“中國杰出的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 ; 2008年,曾被中國文學藝術家聯合協會授予“共和國藝術家”榮譽稱號,2015年被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文化藝術開發部授予“當代愛國詩人”榮譽稱號。著有:《四月的念戀》、《情牢》等。)

王亞臣布料花型設計

布料花型設計作品

王亞臣作品 《吻》

王亞臣作品 《牛》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