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畫家張喆水墨人物畫個展亮寶樓啟幕

開幕儀式現場

張喆和嘉賓們合影
藝新網訊:2016年2月24日由陜西省美術家協會、西安美術學院研究生處、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共同主辦張渝策展的“爾后”---張喆國畫作品展在亮寶樓舉辦。

長安書畫院院長史永哲致辭:前有長安畫派優秀前輩,“爾后”有張喆這樣的優秀青年畫家們。未來在“爾后”

陜西省美協副主席萬鼎:張喆有扎實的技術功底,同時畫面洋溢著美好

張喆致答謝詞

陜西省廣播電臺銀河做主持人
展覽中共55幅人物畫作品,寫意工筆重彩皆有,面貌豐富。是張喆繼2012年3月在西安亮寶樓舉辦首次個人畫展又一次個人展覽。張喆說“這場展主要是向大家匯報自己在這兩年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狀態,主要展示的是人物寫實作品,是近兩年的探索。我的學習方向就是中國人物畫研究。”

策展人張渝闡釋“爾后”理念
策展人張渝在闡釋展覽理念時說:爾,近的意思;雅,正的意思。《爾雅》,是以雅正之言解釋古語詞,使之近于規范;以“爾后”命名自己的展覽,還有一個意義,那便是“風物長宜放眼量”。無論我們曾經處在什么時代,也不論我們現在的時代如何互聯網+,更不要說未來將要如何。因為,張喆知道無論時代如何變化,藝術家個人的底蘊將決定藝術家的一切。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不僅僅屬于他那個時代。他有更多的時代,更長遠的未來。再次,“爾后”還有避免不過爾爾的警惕之意。

陜西省美協副主席萬鼎:藝術的未來在“爾后”
陜西省美協副主席萬鼎肯定張喆扎實的學院派功底,“社會上素人藝術家很多,但藝術畢竟需要嚴肅的訓練。張喆正是在美院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底子,這些作品可以證明。”展覽也是修正自己不足之處。萬鼎同時表示看到學生有這樣的進步感到欣慰,“張喆的作品中除了扎實的技術底子,還有美好豐富生活的展現。美術學院是培養了藝術人才的地方,教給學生藝術手段,而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則是社會培養的。所以,一手伸向傳統一手深入生活非常之必要。學院教給你詞匯,社會教會你寫詩。”張喆的未來在“爾后”,青年畫家們不僅是長安畫派的未來,更是藝術的未來。

張喆接受采訪:之前是博觀,“爾后”要精簡
作為美術學院人物畫專業的研究生,張喆一直在強調人物畫創作中規范的意義。無論工筆,還是寫意,張喆都在堅持技術本身的意義。這樣做,不是忽視心靈,忽視人生,而是想在泛濫的江湖把式中,將技術自身作為內容來體現藝術努力的標志。因此,作為人物畫家,而不是一位學生,張喆藝術創作的第一個意義呈現出來:讓技術本身成為一種規范。而張喆說“性格所致,我個人更喜歡美好的東西,批判也許是好的途徑,但不屬于我的氣質。我的人物畫展示的也是更純凈的氣質。”

陜著名作家、陜西省作協副主席方英文先生:張喆的人物作品繼承了美院優秀的現實傳統,并融入西洋技法
陜著名作家方英文也來開幕現場捧場,也表示張喆的作品“功底很扎實路子很端正,作為一個青年畫家,取材豐富也很有生活氣息。人物畫的線條和色彩和內容都很好,繼承了西安美院的優秀現實傳統,也吸收了西洋畫法的技巧。”









展覽現場

開幕式現場
出席嘉賓有:陜西省軍區原參謀長、將軍移友學;陜西省文聯副秘書長、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山;陜西省畫廊行業協會書記王建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萬鼎;陜西省作協副主席方英文;西安美術學院副書記趙萬東;長安書畫院院長史永哲;西安晚報總編輯屈勝文;陜西省美術家協會藝術評論委員會秘書長、著名文藝評論家、策展人張渝;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書記魏富乾;陜西省畫廊行業協會會長范鐵索;陜西日報文體部主任張立;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創作藝術委員會主任鄭墨泉;西安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陜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謝紀元;西安美術學院研究生處處長武小川;陜西省美術家協會組聯部主任何虎林;陜西美術雜志執行主編何俊峰;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哲學教授仵梗;三秦都市報編輯部主任張念貽;天水市科技局局長楊秀峰等西部主流媒體二百多人參加開幕式。。張喆研究生導師張小琴教授也從外地發來賀電表示祝福。
據悉,展覽時間為2016年2月24日----28日。
張喆簡介和部分作品:
2008年考入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劉文西工作室,2013年師從張小琴教授攻讀碩士研究生。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2012年3月在西安亮寶樓舉辦首次個人畫展;本科畢業創作《春雨》榮獲學院畢業展一等獎,院長提名獎。

《藏族姑娘》

《大慈大悲》

《都云作者癡》

《郭家溝老漢》

《畫品》

《樂在田間地頭》

《梅妻鶴子》

《歐陽修》

《晴天暖陽》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藝術品或不能先眾籌后出售
- ·下一篇文章:靜謐尋境 ——北京女畫家五人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