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歌時代 服務大眾•成功美術館館藏當代名家現代人物作品聯展隆重開啟

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馮宜玉)4月18日綜合報道,由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成功美術館、成功書畫家網連續推出“筆歌時代 服務大眾•成功美術館館藏當代名家現代人物作品聯展”,即日將通過成功美術館、成功書畫家網以及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微信公眾平臺等通道,以“O2O”展覽模式,與廣大書畫愛好者、藏家見面。
藝術源于生活,現實生活影響著藝術家的創作;同時藝術也反映生活,呈現時代面貌、生活點滴。繪畫藝術在近現代以來,逐漸走出了少數人的圈子,走向大眾成為反應民眾的藝術。時代的人物繪畫更是直觀的呈現了,時代民眾的生活狀態和社會環境。比如20年代末30年代初,嶺南畫家黃少強、方人定等以走向十字街頭為旨,以同情的態度描繪城鄉勞動者的悲慘生活景象。北方的趙望云先生則到冀南、塞上等地作農村寫生,以農民的痛苦生活作為畫材。抗戰期間,國畫家沈逸千出入烽火戰場作戰地寫生,身居敵占區的蔣兆和創作了《流民圖》,在四川大后方的一些畫家如關山月等,也到西北地區寫生。他們緊踏著時代的腳步,把中國畫擴展到新的領域,使高雅、超逸的傳統繪畫走出逃避人生斗爭的象牙之塔。
新中國建立以后,中國畫開始普遍描繪現實生活,出現了一大批關注時代、歌頌大眾的藝術大家。比如趙望云、石魯、黃胄、劉文西、王子武等人的邊疆人物繪畫和黃土人物畫作,關注現實題材、服務人民,反映了時代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對當代的人物繪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出現了一大批關注時代、反應生活的當代人物畫家。
習近平總書記“10.15文藝座談講話”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為繁榮發展文藝事業明確了任務、指明了方向。
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成功美術館組織,以“筆歌時代 服務大眾”為主題,組織線上線下互動的“館藏當代名家現代人物畫作品聯展”。以總書記“10.15文藝座談講話”精神為指引,結合實際的館藏作品情況推出此次聯展,力求在創作內容、形式以及精神上,為觀眾呈現符合當代中國價值觀、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秀人物畫作。
此次“筆歌時代 服務大眾•成功美術館館藏當代名家現代人物作品聯展”,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成功美術館,將選取20位成功美術館館藏名家的邊疆人物、礦工、新時期農民、都市少女等為內容的現代人物畫作,同時在成功美術館和成功書畫家網展出。是成功美術館在“現代人物畫作”題材上,館藏量、館藏品類、館藏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成功美術館對既能表現時代氣息和風貌,又有厚實傳統筆墨功力和創新意識藝術家及其作品關注的信心展示。
附:“筆歌時代 服務大眾•成功美術館館藏當代名家現代人物作品聯展”入展藝術家
劉文西(黃土畫派創始人、中美協顧問),李寶峰(甘肅畫院原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馬西光(青海美協原副主席),李偉(甘肅畫院院長),巫衛東(甘肅省美協副主席、蘭州畫院院長),陳華(吉林美協副主席),毛水仙(中央民族大學),李毅(著名青年人物畫家),閻真(邯鄲大學教授),翟承海(山西美協主席團成員),李月秋(邵陽市美協主席),陳衛建(石家莊美協副主席),沈利萍(寧夏美協副主席),鄭成文(中美協會員)、毛志成(甘肅省畫院副院長),李清明(中美協會員),張守堂(齊齊哈爾市副主席),姜耀南(中美協會員),舒湘漢(張家界市美協主席),李一平(慶陽市美協主席)。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佰藝問道——中國畫12人精品展即將舉行
- ·下一篇文章:龍瑞 霍春陽 何家英 史國良 張江舟 陳忠洲畫展榮寶齋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