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聲韻——中國國畫名家走進張家界采風作品展在京開幕

中藝財富畫院院長沙水兵與參展藝術家合影
2016年4月29日下午,由中國水墨畫院與中藝財富畫院合作舉辦的“春天的聲韻”----中國國畫名家走進張家界采風作品展在北京中藝財富畫院正式舉行。此次采風作品展共展出李乃宙、張復興、程振國、莊小雷、滿維起、曾先國、白云鄉、姚思敏、許俊、姚大伍等十位藝術家山水畫作品近百幅。
中國傳統繪畫對于寫生的最早理解來自于唐代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理論。后世畫家們更以此作為創作的準則,清代山水大家石濤言“搜盡奇峰打草稿”;一代宗師龔賢“古人之書畫,與造化同根”、“我師造物,安知董黃”等皆是對張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理論的繼承與發展。
中國畫創作是外以“造化”為師,內以“心源”為藝術創造力的,這全面概括地藝術創作者與外界客觀事物之間的辨證關系。古代凡是有成就,有創造性的山水畫家,無不得益于師法造化。通過山水寫生,畫家從大自然中獲得最初的創作原型,搜求創作素材并能訓練藝術表現技巧,為山水畫創作提供尋找表現語言契機。
此次展覽集結了李乃宙、張復興、程振國、莊小雷、滿維起、曾先國、白云鄉、姚思敏、許俊、姚大伍等十位藝術家的張家界寫生作品。各位藝術家走進自然,抒寫眼中自然、胸中意氣,以“造化”為師,以“心源”為創作主體,“造化”與“心源”相互融合與交織,畫家通過各種藝術手段進行創作,使得外物與心意交融為一體,便得意中之境。

中藝財富畫院院長沙水兵致辭
開幕式上,中藝財富畫院院長沙水兵表示:此次畫展是中藝財富畫院成立后的第一個畫展,較高水準的作品得到了同行以及業內人士的積極贊賞,中藝財富畫院將在今后繼續組織畫家進行采風活動,為廣大藝術愛好者帶去更好的作品。
張家界石峰林立而又參差不齊,錯落有致,宛若迷宮,直插云霄,千峰懸浮,宛若仙境。幽深的溝壑、郁郁蔥蔥的樹木以及清澈的湖泊、溪流,千姿百態,變幻莫測古樸而幽深,空靈而厚重,是歷代畫家鐘愛的寫生采風之地。

中國水墨畫院院長滿維起致辭
中國水墨畫院院長滿維起作為此次采風的組織者以及創作者,介紹了本次采風活動的意義,他表示習主席要求藝術家要把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當成藝術創作生產的必由之路,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
此次寫生回來的參展藝術家們試圖定格張家界奇峰之秀、勁松之蒼、溪澗之幽、勝跡之古、尋思之美,業內評價此次畫展詮釋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媚道、道法自然的中國畫精神。
《中國國畫名家走進張家界采風作品展》作為中藝財富畫院“讓藝術走近人民”系列展中的寫生展,集中展示了中藝財富畫院的辦院宗旨,各位畫家的創作理念貼近生活,貼近人民。中藝財富畫院力圖通過此類高質量的藝術展覽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為廣大藝術愛好者和藏家提供更多藝術精品,讓藝術真正為人民服務!

會后參展畫家進行筆會創作
參展作品

李乃宙《珠簾半卷開花雨》68X68cm

張復興《臨水人家秋燦燦》68X68cm

程振國《半窗明泉》68X68cm

莊小雷《山水》68X68cm

滿維起《春滿家鄉》68X68cm

白云鄉《秋居圖》 68x68cm

姚思敏《清溪》68X68cm

許俊《游山靜觀圖》68X68cm

姚大武《鵝》68X68cm

李乃宙 滿維起 姚思敏 姚大武合作《迎春圖》178x96cm

程振國 張復興 滿維起 莊小雷合作 《武陵源春曉》178x96cm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