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藍鼎:“抱樸守拙”——張超中國畫北京作品展

4月30日上午十點半,在新藍鼎(北京)藝術中心舉辦的“抱樸守拙——津門張超中國畫作品展”成功開幕。本次展覽活動為期10天,從2016年4月30日起到2016年5月9日,畫家特意精選30余幅精品代表作,與各位專業人士還有廣大書畫愛好者進行更進一步的熱情交流。

本次展覽由新藍鼎(北京)藝術中心主辦,由劉洪郡、徐一瓚策展,得到了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國學院、中國新聞出版傳媒業書畫研究院、中國經濟文化研究院、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學術單位的大力支持。

出席開幕的領導嘉賓有:中國信訪局司長張克國,中央臺辦副局長唐正瑞,香港衛視文藝臺副臺長、副總編胡穎,中央黨史研究室處長李寧,兵器總公司副總經理蔣建新,國家教育國際化實驗區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系統科學學院副院長蔡明智,中華國學院籌委會、海峽兩岸佛學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黃春木,國際機關工委美術報潘勇,榮寶齋畫院美術館館長洪大亮,文藝美術館館長仲紅,中國郵政安外支局市場部主任陳媛媛,北京恭王府藝術中心研究院杜昊,書法家陳國華,天津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楊志剛,天津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董克誠,世界華人書畫雜志主編袁鳳紅,中國文聯出版社編審皮遠鄉,國土局宋敬偉,北京科聯創新教育研究所副院長莊靜,國際教科文集團秘書長姜鴻,新藍鼎機構總裁助理姜士勛,央視炎黃文化頻道何沁霏,劉思宏,姜仁豐,策展人劉洪郡,書法家愛新覺羅恒毅。

張超,天津市人,本科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繪畫系中國畫專業,碩士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中國畫藝術研究專業,碩士生導師為天津師范大學楊志剛教授和天津美術學院董克誠教授。現天津大學博士在讀,博士生導師為天津大學工筆重彩研究所所長,中國現代工筆畫研究院副院長劉新華教授。張超先生為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青年書畫藝術研究院成員。

中國傳統人物畫向來以神韻、超拔脫俗勝。以形傳神,對學院派畫家來說,在造型能力上必然過關。

素描固然重要,但中國畫的傳統脈絡始終是以“寫意”“筆墨造型”“書畫同源”為先導。

當今中國畫者若欲在畫壇立定腳跟,一要錘煉“筆墨”,二要增補學識、塑造品格,三還要在畫里畫外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我所認識的天津大學的藝術博士張超兄弟就是這樣一位有著深刻清醒意識的后起之秀。與張超交往,由人讀畫,他是在向著學者型的畫家角色努力。

我向其提出一些畫理畫論以及技法上的疑惑,他都能有根有源、條分縷析的讓你分明起來。畫者貴在有思想,于日常事事物物中見心性,生格調。
張超一身正氣,儒雅中有矜持,思考中見良知,對待藝術創作,無論臨摹無論創作無論題材無論構圖都必見其想法,靈活突顯自我。

張超非常關心并歡喜于別人對他的畫提出的批評與建議,及時思考與改進。當然,張超作為有朝氣的80后新生代畫家,并且沿著津門一脈的扎實路線,從學院里一步一步堅定走出來,他自有自信的一面。

他筆下的古典人物系列,儼然帶出了個人鮮明的氣質與創意。人物造型沿襲高古奇崛、樸拙靜雅一路,對陳老蓮、任伯年頗多研習,對魏晉風度、唐代謹嚴妙法頗多意會。

張超在畫面上體現出來的才華亮點在于他對墨色的良好把握,他善用積墨、積色法,結合當時的創作心境,不緊不慢的調勻感覺,始終保持了“清雅溫潤”“古拙靜美”的格調。

張超作為一青年畫家還有不同于學院派的路數,他從小深受家學影響,在書法上下足了童子功,切實體會到了“一波三折"之妙。
如今他還未完全走出校門,畫面就已在社會人文的現實關懷層面開掘了,率性放膽畫開來去,提前跳出了一味臨摹、拼湊、生板的窠臼。而從風格創新角度于他這般年紀為時尚早,能夠完好保留年輕時節的本真之氣就已很出色了。

而針對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張超充分顯示了他作為學院派優等生的一份自信,當仁不讓。尤其工筆重彩創作,他大膽構圖,大膽設色,于細節處露其高妙匠心。比如他的獲獎作品《家園》,我們驚喜于他的色彩與構圖之余,最為兩頭犀牛的眼神所打動,哀婉神傷,依戀茫然,一下激發了觀者的情感。整體畫面簡凈空靈,色彩、比例對比強烈,哲學意味直使得題材內容完全成象征符號,而滲透其間的真情實感可看出張超平日陶養的情懷。

張超兄弟的山水畫也是很優秀的,尤其他畫樹的感覺玲瓏有致,蕭疏清曠,筆筆生發,神靈活現,最顯他胸中的山林意趣,把他年輕美好的舒朗英姿直接植進了最好的季節,最雄偉奇秀的山巒上,溪橋邊。另外,他畫山石的積墨皴法亦可見出他“慎獨守靜"的工夫。所以,以藝術本體的角度來審視,無論如何,張超的快速進步是必然的。有道是“技進于道”,而“道”之運行,“逆“之動也。他畫畫因守一份靜氣,勢必慢工出細活,但于現實發展上實際是“快"的,因為“品質"的保證始終是藝術成功的不二法門。
——劉洪郡(策展人、藝術評論家)
承辦機構簡介

新藍鼎機構為整合資源、融合智慧的非法人團體組織,該機構初創于二零零壹年,發起者為北京東方經略企業文化研究院。現組成單位有國際教科文集團、北師大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北京科聯創新教育研究院、新藍鼎「北京」藝術中心、新藍鼎「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新藍鼎「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北京八方時尚文化有限公司等單位。該機構堅持“真誠敬業,文化報國”的價值追求和“珍時、惜緣、用心”的思想,講求“專于思想,更長于行動”。以傳播傳統文化及企業文化為己任,構筑傳播、交流先進和諧文化的平臺。經過近十年的努力,新藍鼎機構已成為在企業文化界和文化產業界頗具影響力的研發團隊。
新藍鼎「北京」藝術中心暨文化沙龍位于北京的中心地帶,故宮的一側,在五四大街甲三十一號,新文化運動紀念碑和紀念墻的旁邊,在著名的北大紅樓之前。我們之所以成立這個小小的沙龍和藝術中心,目的就是和大家一起感悟厚重的五千年中華文明,感覺先哲們的偉大思想和民主科學精神,煥發我們建設中國夢、世界夢的熱情。
新藍鼎「北京」藝術中心為收藏式經營,定期舉辦藝術家展覽及交流活動,志在傳播傳統文化,向社會大眾、藝術家及收藏家提供交流先進和諧文化的平臺。
新藍鼎文化沙龍展示作品:手工彩印花布,手工陶藝,沂蒙手繡、黑陶、版畫及新藍鼎機構企業文化創意庫系列等,并可承接高端客戶的私人定制。
同時,我們也關注公益:二零一一年七月,我機構主辦“遠山的呼喚——中國雙百公益畫展”,向沂蒙山、井岡山、玉樹、延安捐贈一千冊《憑什么成就卓越》 ;二零一四年底,我機構向青海希望小學捐贈棉被五百套;二零一五年一月十七日至三十日,我中心展出“尋夢——解海龍的希望工程攝影展”,受到業界及社會大眾廣泛好評。
藝術家簡介

張超,天津市人,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繪畫系中國畫專業,碩士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中國畫藝術研究專業,碩士生導師為天津師范大學楊志剛教授和天津美術學院董克誠教授。現天津大學博士在讀,博士生導師為天津大學工筆重彩研究所所長,中國現代工筆畫研究院副院長劉新華教授。
現為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青年書畫藝術研究院成員。
獲獎情況:
2006-2007國畫作品獲天津市天津師范大學藝術節三等獎
2007-2008書法作品《落花詩》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天津書法家協會協辦第四屆中國書法篆刻新人展
2007-2008書法作品《歸田賦》獲大日本書藝院舉辦中日國際書法文化交流展優秀作品獎,作品并留館收藏
2007-2008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2008-2009書法作品《將進酒》獲大日本書藝院舉辦中日國際書法文化交流展優秀作品獎,作品并留館收藏
2008-2009 作品《雄鷹》參加迎天津師范大學60周年校慶,作品被天津師范大學收藏
2009-2010國畫作品白描作品《賢人雅集圖》獲大日本書藝院舉辦中日國際書法文化交流展優秀作品獎,作品并留東京美術館收藏
2009-2010書法作品《草堂十志》獲天津市書法家協會舉辦第一屆臨書大展三等獎,并印書發行
2010-2011國畫作品《禪境物語-高士論道》獲天津市美協 書協 文聯等有關部門聯辦的“天津雙十佳”美術十佳優秀獎
2010-2011書法作品《論語章選》入選天津市美協 書協 文聯等有關部門聯辦的“天津雙十佳”書法十佳
2011-2012書畫作品《憩寂圖》助殘捐贈活動,進行公益拍賣,榮獲“愛心大使“稱號
2012-2013國畫作品《禪境》人物組畫入選天津市美協、青年美協、文聯等部門舉辦的天津第八屆青年美展獲銅獎。
2013-2014獲得天津師范大學校級特等獎學金
2013-2014獲得天津師范大學三好學生稱號
2014-2015年作品《古人情懷》參加由天津美術家協會,天津文聯,天津婦聯舉辦的“感恩母親節”作品公益拍賣
2014-2015作品《魏晉風尚》入展《我的大師夢》——第二屆天津國際青年美術展
2014-2015作品《魏晉風尚——澄懷觀道》人物組畫入展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天津展區
2014-2015作品《偎岸醉酒》發表天津《渤海早報》2014年1月6日《典藏》專刊新人佳作欄目
2014-2015作品《魏晉風尚——澄懷觀道》發表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世界華人書畫經典》刊物
2014-2015撰寫論文《“隱”與游玄魏晉風》發表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世界華人書畫經典》第18期刊物
2014-2015年參加由河北省承德市文聯、美協、書協、徳徽書畫院舉辦的《水墨問道》八博士書畫展及研討會
2014-2015撰寫文章《在嘈雜的社會中追求“大隱”》刊登在天津《城市快報》人物訪談欄目
2014-2015撰寫論文《淺談中國畫創作中的“心物”與“形神”》發表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世界華人書畫經典》第19期刊物
2014-2015國畫作品《愛蓮說》人物組畫入選天津市美協 書協 文聯等有關部門聯辦的“天津雙十佳”美術家
2014-2015作品《魏晉風尚》參展由天津美協舉辦的天津市小品國畫展
2014-2015作品《魏晉風尚——澄懷觀道》發表于天津市市委黨校《求真》雜志
2015-2016年作品《智者樂水》、《談經論道》參加由天津美術家協會與天津市政協書畫研究會舉辦“真愛之善”天津青年藝術家精品展
2015-2016年作品《觀蓮》、《獨釣》參加天津市青年藝術研究院“聽風消夏”小幅精品展。
2015-2016年張超“澄懷觀道”個人水墨作品展,天津市 空港自貿區東伍拾捌藝術酒店 零地界藝術空間展館
2015-2016 作品《家園》參加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部主辦,山東美術家協會和天津大學協辦的中日繪畫交流展獲得最佳新人獎。
2015-2016論文《中國畫小品中的筆墨語言與氣韻體現》發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國畫家》雜志。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