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懷昌先生第四批收徒儀式在京隆重舉行

“師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2016年7月10號,紀懷昌先生第四批新納弟子儀式在京舉行:本次來京的弟子有浙江吳杰、張世寶、李步興,陜西王璽、北京張明清、湖北歐陽風華、空軍潘志國共七位參加了在北京香山復興之路美術館隆重舉行的拜師儀式。

出席本次拜師儀式的貴賓有:原全國第九屆政協委員、國務院資深參事、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王秉忱教授;原空軍某部副部長倪振賢將軍;毛主席紀念堂研究員、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劉仲文;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魏峰;北京大學某培訓中心、燕北文殊院院長李澤卿;北京香山復興之路美術館館長劉國學;河北省雕刻大師賈會成等藝術家及有關領導,紀懷昌先生第一、二、三批弟子及社會各界朋友共50多人共同見證了拜師全過程。


拜師儀式上,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劉仲文主持并宣讀各界發來的賀電。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魏峰會長、國務院資深參事王秉忱教授分別祝賀并與會致詞!紀懷昌先生在拜師儀式上發表收徒感言,并現場贈送徒弟書法作品以示勉勵;弟子傅子會、吳杰分別代表新老弟子在儀式會上致感謝發言。


拜師儀式場面令人感動,弟子虔誠之心令人欣喜,紀懷昌老師以身作則,用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及形式,以傳承并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及藝術為己任,七十高齡帶領眾弟子為中國書法藝術這一世界文化瑰寶不遺余力在默默辛苦付出而使人欽佩和敬仰!紀懷昌先生秉承修好心,做好人,學好書法的理念,重塑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很好的示范意義。

拜師儀式后舉行了小型筆會。師徒揮毫潑墨,為本次拜師儀式增添異彩。

紀懷昌先生史略:
紀懷昌,字理吾,別署清涼齋,法號凈土,中國著名書法家、書畫評論家、詩人、易學禪學學者;文達公紀曉嵐第六世玄孫。畢業于中共中央黨校,現為中國書畫院院長、中國禪佛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資深會員、文化部華夏文化保護中心建筑風水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國土資源部書畫家聯誼會會長。
紀懷昌先生的書法融百家之態,成自家面貌。中國書協副主席劉炳森評:懷昌正、行、革、隸、篆皆工,尤以獨創的變隸和草書見長。變隸,參與篆意,古拙蒼勁,凝重典雅,追求神韻,被書界和新聞界譽為——中國變隸書法第一人。
第四批入室弟子簡介:
吳杰,字榮石,現為國務院紫砂壺工藝美術師,美中文化交流大使,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吳杰紫砂藝術館館長,“唐記砂藝”,“荊瓊紫砂”,“陶人杰”等品牌創史人,師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吳亞亦。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獲獎,一把四方壺在保利拍賣行拍出35萬元,2013年一把四方陶緣在江云集團慈善會上拍賣出50萬元,所得善款全部捐贈貧困山區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改造。
王璽,現為陜西旬陽城關一中美術教師,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康市美協理事、安康市書協會員、旬陽縣美協主席、旬陽書協副主席。
潘志國,1971年12月生于山東青州,中共黨員,某部財務科科長。1991年1月入伍,1997年空軍后勤學院軍需管理專業畢業。1998年至2002年在北京現代管理干部學院財務管理專業涵授大學學習並畢業。潘志國少年時期喜歡書畫藝術,臨習書法碑怗,並在學校得到了書法老師熱情指點,打下良好的書法基礎。入伍后,特別是近年來,業余時間喜歡臨池,書法藝術正在進行深入學習,為了使自己書法藝術得到提高,希望拜在著名書法家紀懷昌老師門下,以便得到老師精心指導,使自己的書法藝術不斷提高,得到更快發展。
張明清,筆名云山人,自幼受從事教育工作的祖父、父親的影響,酷愛書法藝術的音樂,幾十年刻苦臨池,其作品經常參加省市級展覽并獲獎,有些作品被日本、柬浦寨等國外友人收藏。現為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北京藝術創作中心創作員。
張世寶,成立《張世寶書法藝術工作室》為企事業單位書寫匾額及書法作品。現為溫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李步興,酷愛書法藝術,幾十年勤奮堅持學習歷代名家書法, 2015年有緣得識紀懷昌老師并給予指導,受益匪淺,從此更加勤奮并不斷加強臨習,進步很快。
歐陽風華,現為荊門市白廟小學美術高級教師。 自幼酷愛書法,作品曾先后在市教師書畫賽、省教師書法賽、五臺山全國書法賽中獲獎。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