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藝雙馨——名家作品展即將在北京保利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展覽時間:2016年9月24日——9月28日
開幕時間:2016年9月24日15:00
展覽地點:保利國際會展中心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弘燕路山水文園西園保利國際會展中心
參展藝術家(按年齡排序):
齊辛民、王濤、霍春陽、龍瑞、張復興、王天勝、陳葆棣、戴順智、趙建民、范揚、張志民、于新生、金運昌、陳鵬、賈廣健、王世利、王曉、郭華衛
主辦單位:北京德藝雙馨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雙馨閣畫廊
協辦單位:齊魯畫社、汲古閣畫廊、古井藝術館、河南永城七號酒莊、北京元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木易鼎尚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
總 策 劃:郭 若
藝術指導:張 東
策 展 人:邊洪波

齊辛民,原名齊新民,1935年生于山東淄博。1963年畢業于山東藝專(現山東藝術學院),現定居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研班導師,淄博畫院名譽院長、美協名譽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以寫意花鳥畫名世,構想膽大,墨色濃重,多富鄉間情趣,并具現代意識。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王濤 ,1943年生,安徽合肥人。原名王守信,號獨天齋主,字問溪亭茶客。1967年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班。1981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1985年后出任安徽省書畫院院長、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藝委會委員、安徽省文史館官員。現任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安徽省書畫院名譽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授予有特殊貢獻的政府津貼。

霍春陽(1946年— )美術教育家、著名書畫家。河北清苑人,1969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原任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任、教授,現為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同時承擔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國家畫院、榮寶齋等高校和重點藝術機構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龍瑞,1946年生于成都,長在北京。筆名大龍、蜀人。1966年畢業于北京工藝美術學校,之后從事工藝美術設計10余年。198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研究生班,受教于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畢業后于中國美術家協會工作,1985年調中國畫研究院為專職畫家,曾為該院業務處副處長,副研究員。2001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2003年,改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2006年,中國畫研究院更名中國國家畫院,龍瑞任院長。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委會美術組主任、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張復興,山水畫家,天津人,祖籍山西,1946年生.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副院長,中國水墨畫院副院長,榮寶齋畫院特聘畫家,中國友聯畫院畫家,中國美協會員,一級美術師。

王天勝,1946年12月生,祖籍山東文登,現代工筆畫院院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副會長、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新華通訊社新華畫院特聘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十余載、解放軍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美術系副主任、教授(享受副軍職待遇的專家)。

陳葆棣,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文史研究館館員、王雪濤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工作室導師。1947年出生于山東龍口 ,55年定居北京。自幼酷愛繪畫,19歲入室師從花鳥畫藝術大師王雪濤先生,是雪濤先生的得意弟子。陳葆棣在傳承先師王雪濤先生靈動、灑脫、清新感人的繪畫風格的基礎上,上溯陳白陽、徐清藤、八大山人等明清大師的作品,從中汲取營養。 在研究中國寫意花鳥畫的繼承與發展中,樹立了創新不遠離傳統的繪畫理念。

戴順智,北京人。1952年生于北京密云;1973年在密云縣文化館學習繪畫;1974年入中央美術學院學習;197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198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趙建民,1954年生于山東省濰坊市。1973年考入山東藝術學院油畫專業,后跟隨舅父于希寧先生學習中國花鳥畫。1982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首屆研修班,受教于高冠華、郭怡孮、張立辰、盧沉、周思聰、李少文、趙寧安、金鴻君諸先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美國)會長,美國天普美術學院院長,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客座教授,美國南加州美術教育學會會長,美國加州山東同鄉會首席副會長,美國洛杉磯美術活動策展人,北京保利拍賣公司美國藝術顧問,北京首都師大榮客座教授,山東藝術學院客座教授,2013年被中國教育學會授予“年度國際視野教育人物”稱號、2015年被國家授予“世界華人杰出藝術家”稱號。

范揚,1955年1月生于香港,祖籍江蘇南通。1972年入南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1982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曾任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國國家畫院博士后導師,兼任南京書畫院院長、金陵美術館館長,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張志民,號張大石頭,男,1956年2月出生于山東省陽信縣,1983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深造于中國美術學院(浙美)山水畫高研班。現為山東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山東省政協常委、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導師,文化部國韻文華書畫院副院長,中國長城書畫院副院長、山東畫院藝術顧問,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首批齊魯文化名家,山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于新生(昕生)1956年8月生于壽光,1988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2011年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9年被中國文聯評為中國百杰畫家,2000年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作品入選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美展,第二、三、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第25、26屆意大利世界兒童圖書插圖展覽,第三、四、五、六屆全國年畫展覽,第二、三、四屆全國體育美展,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全國首屆中國畫大展,全國中國人物畫展覽,第五回全國新人新作展,全國群星美術大展,紀念5.23講話全國美展.十藝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等大型美展。

金運昌,清代正藍旗蒙古族后人,1957年生于北京。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鑒定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咨詢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鑒博藝苑收藏品鑒定委員會委員、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文化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理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書法研究院”副院長、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古代書法部研究員等職。

陳鵬(號天鵬),1962年生于山東棗莊市。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大寫意花鳥專業研究生畢業,文學碩士學位。文化部中國國家畫院專業畫家,國畫院秘書長,文化部藝術基金會專家,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國家畫院藝委會委員,國家畫院大寫意花鳥工作室導師,北京市國畫藝術家協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賈廣健,河北永清縣人,一九六四年一月生。一九九四年天津美術院中國畫專業研究生畢業并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教授、青年畫院副院長、國畫院專職研究員、天津畫院院長、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特聘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工筆畫學會理事、天津市青聯常委、全國第十二屆美展中國畫評委、全國中青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王世利,1998年學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修山水和畫理、畫論。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民主建國會委員、人民大學畫院特聘藝術教授、北京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會理事、黃河繪畫創作代表性人物。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中國山水畫的研究和探索,采眾家之長、貫通古今、融匯中西、渾厚自然、洞達博大、既重筆墨、更重意境、詩情畫意、氣勢磅礴、相得益彰。具有時代氣息,別具特色的藝術風貌。

王曉,三奇堂主,字一奇,號弘二,香港畫院副院長、三奇堂美術館館長、中國國家畫院邢少臣國畫高研班班長。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于山清水秀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三清山,自幼得青山綠水的養育而熱愛畫山山水水,在山水畫創作道路上深受元四家的影響。其作品多次發表于各類學術專刋上、多次參加各類學術邀請展及個展,并出版有《王曉山水畫集》、《意韻——小寫意山水畫集》、《美術家·王曉國畫作品集》等。

郭華衛,1983年出生于山東省文登市。200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祁恩進青綠山水創作專項研修班助教,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祁恩進工作室中國山水畫課題研修班助教。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