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之語——馬秀華、馬千馳攝影書法展在京舉行
2017年1月15日,由北京國韻藝術館主辦,北京龍順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北京古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玉之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南陽玉山寺、南陽靈山寺協辦的“禪之語——馬秀華、馬千馳攝影書法展”在北京國韻藝術館隆重開幕。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和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書畫協會負責人施長恩、唐柏飛、魏淑英、秦春雨、李向東、何寶立、胡斌、尹超、紀洪濤,國防大學軍務部原部長、光影中國網總顧問王福潤,中國文聯老干部局原局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原辦公室主任喬仁和,民政部社團管理司處長丁衛紅,北京市崇文區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組聯部主任解海龍,中央電視臺4套欄目主任方成,南陽市政府駐京辦事處副主任孟范中,南陽市政協委員、高僧、南陽市玉山寺、靈山寺住持釋妙寶,國韻藝術館館長季月等以及新聞媒體朋友們200余人參加開幕式。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業建設委員會委員、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兼常務副秘書長、全國公安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馬千馳的老師方玉杰,以及中國書法家協會考級總部考官、河南省政協委員、馬千馳的老師張青山先生為展覽題賀詞,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國家糧食局書畫協會主席唐柏飛在開幕式上充分肯定了馬秀華、馬千馳的攝影書法藝術,希望他們兄弟繼續攜手,相互碰撞,創作出更多的更為經典的為人民服務的藝術佳作。

展覽現場
參與本次展覽的兩位作者馬秀華、馬千馳先生,分別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廣藝術藝委會專家團成員,他們對人文和藝術有著一定的圓融精神,他們兄弟二人用攝影、書法的藝術形式記錄和書寫大愛,傳遞真善美慧。這次展覽他們將攝影和書法藝術相結合展出,于情、于心、于鏡、于書、于藝,兄弟攜手,棠棣之約,圓夢北京。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共展出攝影作品41幅,書法作品29幅,均以佛學禪宗文化的視角進行創作,每幅作品都體現出了較高的攝影意境和深厚的書法功底,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藝術視覺,非常空靈、大氣、禪意濃濃,是一場高檔次的藝術盛宴。
據悉,本次展覽至1月22日結束。也是馬秀華、馬千馳先生攜手在京舉辦禪之語展覽的開始,明年他們將走進北京各大古剎進行巡回展出,敬請關注!

馬秀華,河南南陽人,早年曾在南陽基層從事檢察工作,后長期擔任中共內鄉縣委宣傳領導工作。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南陽市民俗文化攝影協會會長,南陽市當代攝影研究會副會長。
在檢察戰線上,曾榮立二等功;在宣傳戰線上,被中宣部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退居二線后,立足南陽,面向全國,致力于佛學文化研究,并結合自己數十年的攝影實踐,出版有《南陽宗教文化攝影紀實》、《南陽佛教文化》、《走近南陽佛教文化——佛光禪影》等攝影與研究并行的著作。2016年推出的佛學題材《禪之語》系列公益巡回展,其通過攝影藝術致力于佛學文化真善美慧的傳播推廣,應邀在南陽、湖北襄陽等諸多寺院、企業和藝術場館巡展。

馬秀華先生接受媒體采訪
馬秀華先生以攝影的藝術感悟,走進全國大小佛寺,參緣佛學的法會經壇、叩問禪者的青燈蒲團,追隨方外人士的行腳心跡,擷取修行人們日常的天然生活。他的“禪之語”,為我們呈現了禪的莊嚴,禪的生動,禪之于生命的活潑灑脫。特別是對于南陽禪文化的攝影宣傳,給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感染力,而南陽是中國禪宗至為鐘情的佛教圣地,千年古剎香嚴寺、丹霞寺、菩提寺,皆惠能大師法脈嫡傳,馳名中外。桐柏山明清以來,法脈禪風,傳承有序,代有龍象,高僧輩出,領袖中原。
馬秀華先生數十年傾情于佛學藝術攝影,亦不只是攝影家的禪之語、禪之緣、禪之悟,更為觀者奉獻了一份佛學文化心靈與眼界的視覺大餐,功德無量,可喜可贊!

馬千馳:字飛海,古尚精舍主人,文字工作者。大學時期主修工商管理專業,結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商務高級研修班,長期從事書畫藝術相關工作。書法初師著名書法家張青山先生,后師承全國公安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首屆書法藝術碩士方玉杰先生,現為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古尚書院院長,中廣藝術藝委會專家團成員,書法作品曾舉辦個展,并多次受邀參加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等機構主辦的大型展覽。

馬千馳先生接受媒體采訪
著有文集《書法危機》、小說劇本《蘭亭遺夢》、古詩集《追唐逐晉•馬千馳詩書叢稿》、新詩集《疼痛》、長詩《時空書道》、作品集《留白•馬飛海書作》、當代書法藝術人物學術專著《探隱索頤•方玉杰書法藝術》、《“我的心•方玉杰書法作品展”中國美術館展覽紀實》、《赤眉桃香•馬千馳書作展》等。
責任編輯;上官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