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銘墨彩金毫印品鑒會在福州舉行
9月17日下午,由中國煤礦書法家協會,中國煤礦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十九印社,特伯教育集團(福建)公司共同主辦的“墨彩金毫印品鑒會”在福建福州舉行。

此次品鑒會邀請了墨彩金毫印原創者、中國煤礦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十九印社社長馬銘,江蘇校長聯盟秘書長、特伯教育集團總裁林隆、特伯教育集團(福建)公司總經理劉順生、北研優學CEO王倩敏以及福州市、廈門市相關領導等三十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墨彩金毫印是馬銘先生于2017年6月28日,在福建建陽研創成功的一種新型篆刻藝術品。此印章為篆刻中的新貴,外觀精致、釉黑瑩潤、刀感爽快、亮可照人。此次活動與特伯教育集團合作,旨在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中國建窯文代與篆刻文化,以美于形的印章與精于神的藝術相結合,創造出令人驚嘆的藝術作品。這種從建盞到印章的“藝術轉換”,毫無疑問是高質量的藝術創造,是篆刻藝術創作的不竭源泉。

中國煤礦文聯副秘書長、中國煤礦書法家副主席兼秘書長、《陽光》雜志社社長盛軍先生給于很高的評價:馬銘原創作品墨彩金毫印,是繼承中國建窯文化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盞文化的基礎上,通過嫁接、改良、創新,以一種新的篆刻形式,克服拉坯、燒制、曜變等難題,發展而成獨特的新興藝術品。它以樸實的材質、簡潔的線條、幻化的斑彩,展示了篆刻自然的極致之美,深得書畫家及收藏者的喜愛,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篆刻材質上有了新突破。

中國改革報記者更夫子評價:“墨彩金毫印”是篆刻家馬銘在福建建陽的建盞基礎上,創新而成的一種新型篆刻藝術。建盞,是一種古老的小型陶器皿,產于福建建陽,盛行于宋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金磚五國會議上,習近平曾將建盞作為國禮贈送普京。墨彩金毫印是馬銘先生在建盞原料和工藝的基礎上,探索研創出來的。

通過造型設計、篆刻、上釉、燒制等復雜過程、實現建陽陶土和篆刻藝朮的結合,傳統篆刻印章實現了材質與外形的升華,其形特、其光耀、其色豐、其彩炫。“墨彩金毫印”豐富了傳統篆刻藝術的文化內涵,將中國傳統的篆刻藝朮推上了一個新境界。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