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當代工美行業大師藝術品研討會議在京召開
017年9月22日,首屆當代工美行業大師藝術品研討會議——暨當代大師藝術品市場流通與規范發展研討,在北京工美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當代大師藝術品交易中心隆重舉行。來自工藝美術行業的領導、專家、學者、大師與全國各地經銷商代表會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構建安全、規范、順暢的流通渠道,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事業。同時,北京工美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當代大師藝術品交易中心啟動首批藝術品特許專營店授牌儀式,開創當代藝術品專營的新模式。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決定性階段。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產業扶持力度的加大,一系列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相繼出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已進入到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藝美術行業迎來歷史發展的新機遇。
在此背景下召開的首屆當代工美行業大師藝術品研討會議,由北京工美集團旗下企業北京工美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舉辦,旨在傳承當代最高藝術水平的大師藝術品,構建起安全、規范、順暢的流通渠道,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事業,推動中國文化產業大發展做出歷史性貢獻。
首屆研討會:引領工藝美術行業新模式發展

研討會上,北京工美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白明做主題演講。他指出,我們要將當代工藝美術大師的精品、珍品開拓一條銷售之路。通過作品展示大師藝術風采,挖掘作品自身的藝術價值,傳承與發揚傳統工藝美術技藝,讓廣大群眾真正感受到最高品質的工藝帶來的藝術魅力。

原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李進華出席研討會并致辭。李會長闡述了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重要性及未來的前景。他指出,工藝美術行業是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期間,將會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廣泛影響力的工藝美術品牌,建設一批工藝美術產業集聚區或基地,堅持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相結合,促進工藝美術業全面發展。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花絲鑲嵌工美藝術大師程淑美在演講中指出,創新不僅是藝術品技藝的提升,同時要與時俱進,了解、關注市場需求。然而,對于藝術家們而言,面對市場存在很大風險,所以亟需可靠的平臺確保作品的安全流通,這樣藝術家們才有更多精力投入在創作。

在北京工美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當代藝術品交易中心名譽顧問,第四屆北京傳統工藝美術評審委員會委員、原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洪先生的主持下,研討會圍繞“當代大師藝術品的機遇與挑戰”、“工藝美術行業新模式、新發展”、“當代工藝美術的行業自律”等議題進行深度的交流。


參會的領導嘉賓開展了全面、深刻的談論交換意見,并且與全國各地藝術品經銷商開展了面對面的對話,劉永森、曾建中、田健橋等工藝美術行業大師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分析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要求及經濟效益,探討工美藝術品的品牌價值與市場的需求等相關問題。北京工美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新榮談到,北京工美作為全國工藝美術行業的領軍企業,有責任與義務承擔起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重任,規范市場商家行為,正本清源提倡行業自律,號召全國各地行業伙伴聯合在一起,創新發展建立起完善的新模式,共同創造工藝美術行業美好的未來。
首批特許授牌:開創當代藝術品特許專營模式
在主旨研討會議后,北京工美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啟動全國藝術品特許專營店項目,首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代表獲得“北京工美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當代大師藝術品交易中心——藝術品特許專營店”授權。


工美藏品:文化與收藏的橋梁
“北京工美文化•當代大師藝術品交易中心”隸屬于北京工美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美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是緊緊圍繞文化藝術品流通服務,打造文化藝術品交易平臺,搭建文化與收藏、藝術與金融創新發展的橋梁。通過提升文化藝術品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促進規范藝術品的規范交易和有序流通。通過幾年的不斷努力,憑借北京工美集團優勢資源,與工藝美術行業大師同行,打造廣受市場熱衷的《工美藏品》品牌,取得了良好的行業口碑。
如今,“北京工美文化•當代大師藝術品交易中心”擁有自己的產品研發團隊、渠道拓展團隊,逐步打造從藏品的立項、調研、設計研發、到項目投產、產品策劃、渠道拓展,最終完成發貨配送、終端銷售全流程模式。進一步探求市場需求,整合各方資源,拓展與對接,把代表當代中國工藝美術水平的技藝精髓和殿堂級的作品,全面展現給廣大公眾。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