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三高毅雙個展拉開馬奈草地系列藝術展大幕
與高毅副教授作品首度聯合在京集中展示。展覽共展出兩人國畫作品近百幅,涵蓋了他們的寫生、創作以及水墨小品。所有參展作品均為兩位藝術家留德歸國后所創作,包括近年他們二人共同創作的主題性創作,以及他們近十年各自不同藝術追求與探索的水墨作品,展現了他們歸國后的藝術探索軌跡和學術思考。
畫展開幕,由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別敏主持,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藝術學院院長吳付來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分黨組書記徐里先生,李可染畫院院長李庚先生,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研究院院長徐慶平先生,馬奈草地美術館館長金錫順女士分別致辭,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高毅致答謝辭。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藝術學院院長吳付來教授 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分黨組書記徐里先生 致辭

李可染畫院院長李庚先生 致辭

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研究院院長徐慶平先生 致辭

馬奈草地美術館館長金錫順女士 致辭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高毅 致答謝辭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別敏主持
回望中國傳統文化,作品各具一格
德國文化、哲學、藝術淵源深厚,在與中國文化藝術的碰撞后深深影響了國內一大批藝術家。德國的現當代藝術也是中國當代藝術家難以繞開的一個話題。黃華三、高毅上世紀90年代曾留學德國十年,但他們并沒有被西方現當代藝術所裹挾,反而在中德兩種藝術生態的不斷比較中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中國傳統文化延續著貴柔、守雌、尚靜的精神特征,中國的詩詞、書法、繪畫、戲曲、雕塑都具有這樣的特征。傳統水墨畫強調含蓄之美恰好契合了這種精神,正體現了貴柔、守雌、尚靜的文化特征,這也是水墨畫之優長之所在。

《那達慕上的漢子》176x191cm 高毅 黃華三合作 2012
歸國后,黃華三、高毅從傳統入手,又能得西方現當代藝術滋養。二人雖共同追尋格調雅正的傳統美學理想,以擅畫水墨人物而聞名畫壇,但又走出了不同藝術創新之路。黃華三教授作品以墨、色的渲染與線條的勾描相結合,尤其是將沒骨的畫法用于描繪人物的臉、手、肌膚等較大或重點的塊面,墨、色自然浸化形成的肌理,在精準的水墨掌控功夫中,又多少帶有些不經意的洇染效果,從而使得作品落筆酣暢而又工致含蓄,秀潤里透著逸氣。北京大學于迎春教授認為這鮮明地體現出他對藝術創作的深刻認識:對古典美學的借鑒應當采取更有機的方式,用博大宏富的文化傳統來自我涵育,最終化作富于生命力的內在修養,方始能賦予繪畫更深刻的文化內涵。

《紅瑤母女》176x191cm 高毅 黃華三合作 2012
在繁復的審美趣味主宰價值評判的體系里,藝術家高毅始終保持藝術思想的純凈,懷著執著虔誠的藝術態度在中國畫邁向當代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在她的“云端”系列線描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與前輩畫家不同的是高毅更多選擇使用線條和色彩,同時在金潛紙上創作。其纖細而高古的線條在金色的背景襯托之下尤顯優雅。盡管使用傳統繪畫的技法與材料,但高毅作品中對主題或人物形象的呈現卻十分新穎。在其當代人物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于古人的沒骨畫法,例如,她的作品中常常會出現寬達幾英寸的大幅度水墨暈染。著名策展人夏可君先生指出,景、人、物,這些凡塵俗世的存在本身在高毅的筆下,都重新獲得了自身被觀照的目光,因為感念而仁慈,因為敬服而謙恭,在現代性破碎、斷裂的困境中,展現出這個有限世界寂然而又豐盈的無限力量。
用藝術表現生活,將生活融入藝術
藝術不是虛無縹緲的,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黃華三、高毅這樣對記者表示。在眾生喧嘩于各種流派、主義時,他們希望“擁有一雙透過塵埃看清世界的慧眼”,“把握住自己的真心,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與眼中的這個世界”。他們以超然出世的態度面對自我,并以這種超越意識形態的姿態關注人類的精神世界。用中國畫傳統的審美觀念,融入到現代生活之中,并藉此尋求對人生、藝術與理想的深層思考。

《海岸》之一 176x191cm 黃華三
也正因為此,黃華三、高毅的畫面中彌散出一種既有人情味又不粘著于現實、既塵世又脫俗的清新與詩意,這個展覽給十月的北京增添了些許閑適意趣。2008至2016年間,黃華三教授以《千里之外》系列為代表的現代人物作品。無論人物是沉浸在音樂里,還是在自己的心事中;也無論是在呼嘯般地躍動著,還是歡醉地躺臥在沙發上,青春的縱意、躁動、生機勃勃,就這樣元氣充沛地奔赴于黃華三教授的筆端,神采飛揚。近年來黃華三教授積極響應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的號召,多次深入基層,深入邊遠地區,扎根人民群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生活之源化為提升自身藝術境界的源頭活水,陸續創作出大量尺幅闊大、氣勢撼人的少數民族題材作品。也正是這一系列大尺幅人物畫創作,讓黃華三教授吸引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正如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所言:黃華三近年的一批大幅水墨人物作品相繼展出,堪稱闖入當代水墨畫壇的一匹“黑馬”。

《母子》 140x70cm 紙本設色 2013 高毅
高毅副教授作品中的現代女孩都來自于藝術家平日對生活的觀察和記錄,她們的眉眼之間竟也隱約帶有古典佛像的神態與風度,安靜、自持而不見喧鬧、囂張。畫面里的人物大多處于相對隱私、毫無防備的狀態。這些作品體現了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有意識地將自己與描寫對象保持一定距離,其結果是畫家既表現了轉瞬即逝的不復感,同時也令作品的藝術品質得到了永久的升華。我們可以在高毅的作品中看到藝術家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對周遭人物形態所做出的深入觀察,作品再一次證明了畫家扎實的藝術功底與非凡的想象力。
畫展現場
▼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