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書協“禮賢若水”創作培訓基地正式啟用

授牌儀式
近日,北京市西城區書法家協會創作培訓基地授牌儀式在京西旱河畔“禮賢若水”書畫院舉行。中國書協會員、北京書協顧問、北京作家協會會員、原西城區政協主席張世俊,中國書協會員、北京書協理事、西城區文聯副主席、西城區書協主席冷萬里,中國書協會員、北京書協理事、西城區書協副主席王立志,中國書協會員、國家畫院研究員、西城書協副主席蔡大禮,陜西書協會員、北京西城區書協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李享,西城區書協理事劉遜,“禮賢若水”文化傳播公司負責人楊學兵等出席了此次活動。

創作培訓基地揭牌
據悉,西城區書法家協會跨區域成立創作培訓基地,尚屬首次。該基地正式成立之前,西城書協對接牌的禮賢若水(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做了大量的考察和了解工作,認為該基地對培養書畫創作人才有著充分的基礎條件和具備多方面的綜合優勢。

張世俊
授牌活動上,北京書協顧問張世俊在講話中首先對該基地的成立作了充分肯定。他強調,書法創作培訓,要結合中共十九大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須倡導書法創作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他說,辦這樣一個培訓基地,實際上就是讓中華傳統文化接地氣,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熏陶,也是一種書法的普及。要在這樣一個很好的土壤里面,切實做到讓傳統文化落地、生根、發芽、結果,把傳統文化很好的弘揚起來。培訓基地一定要著眼大的格局,提高認識深度。他認為,四大文明古國,文化沒有斷層并在延續的,只有中華文化,其中原因在于中國的文字、中國的書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現在青少年多用電腦、手機,提筆忘字的現象很普遍,有很多領導同志和書法家們呼吁中小學恢復書法教學,這個培訓基地的啟用也正好順應了新時代的新風尚。他認為,西城書協跨區域建立培訓基地,這是進行書法普及教育的延伸,走出來也是必要的。西城書協這些年和京津冀以及南方各地進行的諸多書法交流展覽,從本質上講,這都是一種互相學習,互相融通,都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弘揚。

冷萬里
西城區文聯副主席、書協主席冷萬里在講話中強調,中共十九大明確指出,要大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培訓基地也得學習和把握文化發展新使命,把社會效益作為優先考慮。對基地的培訓工作,冷萬里主席作出了具體指示和嚴格要求,同時也寄予了厚望。他說,傳統文化的傳承,要落到實處,要求培訓基地建立一個規章制度,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他還要求,培訓基地的培訓工作計劃須報告書協,書協根據相關規定上報文聯,工作一定得細致、規范。他也提到,西城書協走出西城搞培訓,這還是第一家正式掛牌開展工作,希望該基地能創出品牌。西城書協有眾多全國著名書法家,師資充分,只要培訓基地把事辦好、辦正,就能把師資力量充分發揮出來。他還要求,學習十九大精神千萬不要走形式,要寫學后心得體會,這個創作培訓基地要與書協從思想上、認識上保持高度一致,嚴格做到規范有效運營。

王立志

蔡大禮

李亨
西城書協副主席王立志、蔡大禮為培訓基地的工作也作了具體的指導和建議。王立志副主席說,要堅持不忘初心,堅持辦好學習班。蔡大禮副主席認為,要充分利用西城書協的寶貴資源優勢,充分利用這個基地優雅靜謐的環境、高水準的設備設施,多多培養人才。多培養一個人才,就等于多了一個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的種子。

創作基地外景

創作基地外景
“禮賢若水”公司負責人楊學兵表示,書法教育對培養新時代人才熱愛祖國文字、提高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人格品質具有重要作用,“禮賢若水”在西城書協的直接指導和支持下,將站在復興中華文化的戰略高度,開闊眼界,提升格局,以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以“復興傳統文化,弘揚中國書法”為主題,結合北京市當前書法教育實際,將嚴格遵守西城書協的各項規定和指示要求,認真做好書法培訓工作,扎扎實實為學員做好服務。

體驗課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