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藝術將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主流藝術
文/濮列平(漢字藝術家、北大培文漢字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今天,人類進入了向智能化社會發展的轉折期,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次轉折都會產生新的社會形態,而新的社會形態的產生都必然與新文化和新藝術緊密相連。當今天世界向人工智能時代邁進時,社會需要什么樣的新文化和新藝術呢?我們認為,需要能推動人類終極和平得以實現的文化和藝術,而能承擔起這一重任的文化和藝術便是中國漢文化系統和漢字藝術。
一、世界向人工智能時代邁進的社會發展趨勢。
人類在向人工智能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如下趨勢:
1.全球化進度的加速。
世界從歐洲的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到美國的信息革命,當今天邁向智能化時代時最明顯和無法回避的發展趨勢,便是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使世界成為地球村。地球村使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空間距離、時間距離縮小了,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空間和時間的關系也變密切了。因此,全球化時代必須要解決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在空間和時間都被壓縮情況下的文化多元化并存、國家和平相處的問題,這一問題的突出特點就是如何處理好文化與文化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國與國之間相互包容、和諧共贏的關系。
2.人工智能化時代資訊的透明和便捷加大了各文明之間摩擦的可能性。
資訊的透明和便捷使人類對種族之間、宗教之間、制度之間相互的情況更加透明和對社會事件反應更加迅速,甚至在人們常常無法做出充分合理的邏輯判斷時,因不同文明之間a相互不理解而出現的惡性事件已經發生了,這也加速了建立人類文明與文明之間相互理解、信任、包容的制度的急迫性。
3.人工智能社會的發展將促進法律和道德體系的重構。
從今天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時代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向人類的道德體系和法律體系提出了重構的需要。這是因為人類自身已經創造出毀滅人類和地球的武器,今后在人類向智能化時代發展過程中,不能有效的從道德和法律層面控制人工智能與武器的關系,那世界的文明可能將毀于創造文明的人類自己。因此,我們必須重構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人類文明的基礎模式,這一基礎模式的文化內核便是在道德文明和法律文明兩個系統內,建立起具有終極和平思想和普世價值的文明系統。
4.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世界終極和平理念必將成為主旋律。
實現世界終極和平的關鍵,不是單靠政治、經濟發展所能解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文明的選擇。因此,世界終極和平理念不可能從歐洲的科學民主和美國的科學民主加實用主義的社會發展觀中得以實現,今天我們提到的終極和平與中國古人提出的求同存異、世界大同的目標是一致的。要解決人類和平發展的終極問題,必須找到讓世界各民族之間、宗教之間、文化之間都能相互包容、理解和共同發展的理念,這一理念與中國漢文化所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諧共存的文化系統是相符合的。
二、世界現當代史轉折期中的文化與藝術形態的關系。
1.第一、二次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的文化和藝術。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人類進入了現代史的轉折期。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機技術的發展為標志向自然界延伸了人的體力和智力,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由于電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再一次延伸了人類體力和智力,縮短了交流的空間和時間,這是兩場發生在歐洲影響了整個世界發展方向的工業革命。在這一時期,歐洲將科學、民主的思想融入到工業革命發展的社會形態之中,并將這種社會形態向全球推廣。工業革命時期,西方從科學技術發展中獲得巨大的物質利益,導致了貪欲引發的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整個工業革命時期世界充滿了戰爭和殺戮,藝術除圍繞宣傳、推廣歐洲工業革命時期提倡的科學、民主思想外,再就是講述戰爭的故事。

杜尚作品《泉》
2.美國信息革命時期的文化和藝術形態。
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歐洲人才大量涌入美國,加之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的突飛猛進,成為歐洲工業革命發展的后繼者和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轉型期的推動者。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由美國發起了人類近現代史的第二次社會轉型運動——信息革命。信息革命除了將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的成果保存以外,還在此基礎上通過信息革命進一步將人類彼此之間的時空關系、工作、生活方式進行了革命性改變。美國信息革命前期由于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成為一個新興的主導世界發展方向的大國,急于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主導權,于是他們在科學、民主基礎上強調了實用主義的社會文化。在藝術上前期反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寫實藝術和歐洲藝術的權威性,這一時期美國將自由、多元的文化主張借用法國抽象表現主義加以提倡。因為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形態是非具象的藝術形態,它可以使觀者在多角度審美、多元性上自由展開,而無需強加給觀賞者具體的思想,這樣便與蘇聯的現實主義藝術和歐洲的寫實藝術拉開了距離,這一時期美國將抽象表現藝術確立為美國藝術。
之后,隨著美國對世界領導地位的穩固,美國從國家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為表達美國對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明確主張,美國從國家層面上推動了以杜尚“小便器”為開端的當代藝術運動。當代藝術一改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形態所表述思想的非確定性,而直接用與現實有密切關系的實時政治事件、社會現象作為創作題材去直接表達符合美國利益的觀點。美國當代藝術打破了歐洲人建立起來的傳統審美邏輯,也打破了傳統藝術創作模式,使社會時事與藝術發生直接關系,以藝術的方式直接批判社會。美國當代藝術還否定了古典藝術對藝術思想發展的邏輯推進,以及對藝術技能的傳統演變,使當代藝術成為一個使用主義的、自由的、開放的、多元的無需為古典審美和古典藝術思想所束縛的藝術形態。美國用當代藝術顛覆和擾亂了社會發展的文化邏輯性和文化關聯性,使世界進入到實用主義的不以關懷人類共同文明發展邏輯的美國優先時期,這也導致了世界的混亂和戰亂。

波洛克作品《31號》
三、人工智能時代所需要的核心文化與藝術形態。
每次世界轉折期都會產生與這一時期發展相關聯的主流文化,新的主流文化必須符合這一時期的核心價值觀。今天,當世界進入到人工智能發展轉型期,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觀便是由于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個將時間和空間都無限縮小的時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球村時代的時候,為了防止人類由于文明的差異化帶來的不理解而導致對人類和地球的毀滅戰爭,我們必須建立起人類文明的包容、理解和多元并存的制度,以保證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需要的終極和平得以實現。因此,實現人類終極和平是人工智能時代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漢字文化系統所包含的人與自然、人與人的互相包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正是這一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人類發展只有在這一價值觀指導下才能實現人類的終極和平,漢字藝術正是弘揚和推廣這一價值觀的藝術系統,這是因為:
1.漢字文化和漢字藝術是符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終極和平理念的。
我們知道,漢字是人類在認識自然過程中創造的符號系統,其特點是每一個漢字符號與宇宙客觀存在物之間不但具有圖像對應關系,還記錄了人類在確認這種對應關系的心理軌跡。漢字記錄了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和思想,這一過程與思想也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所共同走過的文化歷程。這一文化歷程我們今天在瑪雅文明、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中也能見到。漢字藝術正是沿著漢字文明的足跡在中國發生并發展到了今天。因此,漢字藝術形態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這一理念,同時,這一理念與中國漢文化的另一理念《易經》中的對立動態平衡形成一個整體,強調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動態平衡關系這一思想,為全球化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立做出了終極和平的理論貢獻。漢字的這一思想系統在中國古代被中國人以書法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書法藝術的“夫書者玄妙之伎”的理念,便是將強調了人類多元化、多變性與美好性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這是中國漢字藝術古典時期所形成的書法文化核心。
2.漢字藝術是摒棄了為一己之私宣揚政治、宗教、社會制度的藝術。
在人工智能化時代,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有權力決定自己國家的社會制度、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誰也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其他民族和國家。智能化時代所需要的是多元并存、多元共贏,而不是一己獨大、一種社會制度獨好的社會模式。所以,在這個時代漢字藝術所強調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大千世界,在這個大千世界中所強調和弘揚的是尊重每一種政治制度、宗教文化和社會模式,是人類與自然相和諧、多元共生共榮的社會生存觀。漢字藝術所宣揚的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共生,便是來源于漢字文化,這種文化強調了人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對和諧之美的價值認定。

濮列平
3.智能革命時代需要直指心性的藝術。
所謂直指心性的藝術,是說該藝術的所有藝術形態不是以敘述故事去宣揚單一的政治理念、宗教文化、社會制度,而是以非具象的藝術形態去獲得人們在這一藝術形態中所感悟到的生命的旋律、節奏、情緒之美。直指心性的藝術形態,將觀者的心理情緒和審美感悟直接同藝術形式相聯系,而不通過藝術去描述故事和事件來宣傳思想和價值觀。直指心性的藝術還強調了藝術形式與創作者同觀賞者的情感審美的多角度融合特征。用漢字創作的藝術,由于漢字與客觀物象的對應關系,其藝術形態便具有了與人認知宇宙物象時所產生的審美情緒相關聯的藝術特征,由于漢字與宇宙物象同人們認知物象的對應關系是人類共同走過的文明歷史,由于漢字創作的藝術其審美形態直接對應著人的各種情緒,因此,人類在接納漢字藝術時不會因為政治觀點的不一致、宗教信仰的不一致、社會模式的不一致而產生拒斥心理。這就使漢字藝術的文化內核和藝術形式擁有了被多元文化接納的基礎,使漢字藝術在所強調的思想和藝術形態上滿足了智能化時代所應有的普世價值的認同,從而成為人類智能化時代的主流藝術。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