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一瞬間,友誼成永恒

和蔡豐名先生(左)緊緊握手
屈指算來,我與臺灣國際級的藝術大師蔡豐名先生,從網絡上相識時的偶爾打個招呼,逐漸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已經有五六年了。我們雙方都很想在合適的時候,合適的地方,開懷暢飲,徹夜長聊。
然而,事不湊巧。眼看約定的日子就要到來,卻總是突發變故,幾次相約都未能成行。
曾在2016年,蔡大師在赴江蘇參加書畫交流前,我們就約定在南京見。然而,正當我們在敲定日子的時候,西安有個朋友舉辦畫展,邀我即刻趕過去。那次未能如約而遇,給彼此留下遺憾。就在那一年年底,我孫子一周歲生日。大師知道后,不僅請臺灣著名書法大師洪啟義先生題寫了珍貴的墨寶,還在百忙中為我的孫子作畫一幅《小荷才露尖尖角》,這兩件作品,不說價值連城,但也成了我收藏眾多的書畫作品中的寶中之寶。我和我的家人都懷有萬分感激之意。就在前幾天,大師聽說我家姑娘考上河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欣然以荷花為主題,連夜創作出富含和諧、和睦、和順等多種深刻含義的抽象作品一幅,并親筆題寫:“欣聞河南好友李廣義之女艷慧,被河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錄取,特作畫志賀。望賢侄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二0一八年,蔡豐名。”這幅珍貴的墨寶,不僅是我們深厚友誼的象征,更寄托了對我家姑娘的殷切希望。

蔡豐名大師(右)特意請書法大師洪啟義為李廣義孫子一周歲生日題墨志賀
第一次約定沒有成功,我們繼續相約。2017年下半年,大師要到北京參加高規格的書畫交流活動。我們也講好在他活動間隙,北京見。當時我們都信心滿滿,躊躇滿志。可,天又有不測風云。正當我們商量具體細節時,大師在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中,腳部受重傷。醫生叮囑需要靜養半年,我們北京見的約定再度落空。這次留給我的不僅僅是遺憾之感,還有幾分牽掛之情。每天瀏覽博客,我都要到大師的博客家園里串串門、坐一坐、聊一聊。這期間,除了彼此打招呼,更多的是對蔡大師病情恢復的問候。

李廣義女兒考上河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蔡豐名大師作畫志賀
我默默地為大師祈福:祈求上蒼保佑大師早日康復。在頻繁的網絡交流中,得知大師恢復得很快、很好,是我最大的欣慰。再次印證了一句相傳幾千年的古訓:吉人自有天相。蔡大師1946年出生,如今已過古稀之年。他向來與人為善,潛心做學問,共事厚道,謙卑為懷。無論在臺灣,還是來大陸,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處處為別人著想。這樣的好人自然會得到上蒼的庇佑。到了2017年的年年底,當我得知大師已經恢復如初時,我喜悅的心情不可言表。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蔡大師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件件都能拍到上百萬。即便他把價值上百萬的作品贈給我,也沒有我聽到他身體完全康復的消息高興。金錢、美女,美食、珍寶,一切能標出價的東西,都只是人生經歷中的過往煙云。我與大師業已存在著的真摯友情,比什么都有分量。

李廣義向蔡豐名贈送名家汪君之作品
2018,對我和大師來說,都是大利流年。春節剛過,大師就告訴我,僅在春季,就有可能到河南的兩個地方。我們第三次相約,在河南,在我的家門口見。
這次無論如何都不能再錯過了。我們在急切地交流中逐步敲定了相見的時辰與見面的細節。為了如約而至,我推辭了北京好朋友的邀請;大師也辭掉了河南省相關部門向他發出的拜祖大典的邀請。

愛心大使、河南省自強模范齊勝廣(中)見證蔡大師和李廣義相見歡的瞬間

著名禪意書法家、國學大師史清根先生(左一)見證兩位友人相見的瞬間
4月18日,中國農歷的三月三,大吉大利的日子。在九朝古都洛陽,我們終于將盼望已久的兩雙手臂緊緊握住。說不完的相思之語、道不盡的情趣相投,那一天我們一醉方休。來自海峽兩岸、兩位知心朋友在一起,分明就是離別太久的親人一般。
這次跨越海峽兩岸之間的相約握手,雖然是短短的兩天時間,但彼此的友誼已定格成永恒。
蔡大師,再見;再見,蔡大師——在祖國的寶島臺灣、在祖國開放的任何地域。我們以熱情相擁,我們以真誠相待!
(李廣義)
(作者李廣義系華夏文化傳媒網總編)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