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藝術金融博士課程班學員黃中被聘任為中國畫創作研究院研究員

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主任,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院長袁學君為首屆中國藝術金融博士課程班學員黃中頒發證書
2018年7月1日,中國畫創作研究院研究員聘任儀式在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舉行。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主任,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院長袁學君,中國文化產業智庫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首屆藝術金融博士課程班首席導師西沐,中國畫創作研究院辦公室主任、中國畫美術館副館長陳斐鵬,藝術金融博士課程班班主任袁浩森等藝術家及藝術界代表、媒體等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袁學君主任和西沐院長親自為首屆中國藝術金融博士課程班學員,中國非遺資源管理評價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非遺藝術設計研究院理事會秘書長黃中頒發中國畫創作研究院研究員聘任證書。

袁學君主任(右)和西沐院長(左)為首屆中國藝術金融博士課程班學員黃中頒發證書
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創作、培訓和研究機構,中國畫創作研究院以“固本流遠”為學術指導思想,以中國畫創作與研究為使命,研究當前在中國畫創新和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學術問題,梳理和總結中國畫創作與研究的發展規律,指導藝術家創作具有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培養中國畫領域的藝術人才。同時,積極團結廣大中國畫藝術界專業人士及愛好者,系統發掘與積極探索當代中國畫的建設與發展道路,營造高端的中國畫創作、研究、教育等于一體的學術平臺,通過積極向上的展覽活動、學術論壇、教育培訓等,示范性引導正確的審美及發展趨向。正確引導中國畫藝術的發展方向,把中國畫藝術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發展成為一種更具民族氣派、更具學術水準和更具廣泛群眾基礎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形式,推動中國畫藝術從傳統向現代、從本土向國際、從精英向大眾拓展,服務人民大眾與和諧社會建設為宗旨。

中國畫創作研究院研究員聘書封面
黃中在研究員聘任儀式上,就藝術金融博士課程與實踐中的藝術品金融策劃,藝術品財富管理相關課題作了簡要匯報,并針對當前中國非遺資源管理評價研究工作中的大國工匠精神,基于綜合服務平臺化藝術品交易模式的新業態建構等相關課題提出了新的觀點和見解。得到了袁學君主任和西沐院長的一致認同。新聘任研究員黃中表示:在當前國家正在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歷史進程中,中國書畫藝術在對外交流中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形式都在不斷豐富,文化傳播越來越體現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中國畫的創作發展在新的時代語境下,理應堅守中華民族文化種姓,積極完善藝術體格轉型,“貼近文脈,固本流遠(龍瑞先生語)”,并在汲取古今中外藝術資源的養分時實現創造性轉化。中國筆墨營造的色彩斑斕的人文圖景是全體華夏兒女的精神家園,是全世界華人的情感紐帶,是中華文明發展史貢獻給世界獨有的人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活化傳統文化遺產資源,如何在藝術金融國際化的課題研究進程中,不忘初心,砥礪奮進,不適時機的借助藝術金融,藝術科技和媒體傳播的力量,形成有系統支撐的綜合服務平臺合力推廣,把中國畫的視覺審美價值普及到當下人們的生活美學中,把筆墨當隨時代的精神性文化內含濃縮在中國復興的文脈里,把中國畫的收藏理財價值充實在家族財富傳承里,把中國畫的藝術哲學融入在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普世價值里。用中國的筆墨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把具有中國精神的中國畫推廣出去,是一個新的時代課題。同時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藝術金融力量,為一帶一路支撐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國際共識貢獻藝術中國的審美價值。中國畫創作研究與繁榮發展承載的中國藝術精神及其文化價值凸顯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展現與傳統相符、與國力相稱的文化形象。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