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發雕微縮版“長城”在京加筑

融合56個民族頭發的微縮版發雕“長城”加筑工程又有新進展。2018年7月25日,由北京國際美博會、北京發思緣《大型民族發雕“長城”》組委會聯合多家機構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的美博會上舉行名人名家頭發采集(北京站)新聞發布會。政府部門相關領導、名人名家代表、美發行業的資深專家及熱衷于發雕藝術的各界朋友和部分新聞媒體的記者參加了活動。

啟動儀式上,發雕藝術專利發明人——北京發思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創始人黃鑫先生介紹了人類頭發與傳統文化的淵源,分享了自己發雕藝術作品的發明、創作經歷,并解釋在北京率先啟動采集名人名家頭發的意義。


談到頭發為啥與“長城”結緣時,黃鑫說,中國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經歷了二千五百多年歲月磨洗,由于中國人民世世代代的修建,至今仍保存完好,長城所展示的文化和象征意義日顯昭彰。在舉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顯得極為重要。而頭發,從古代開始,人們就特別注重,傳統文化認為文明禮儀其一也是從頭發上表露出來的。著名畫像伏羲女媧人首蛇身圖也從中表露了頭發的問題,人首就是在頭發上可以分辨出是男是女。即使到了現代社會,過完春節后,在二月二龍抬頭那一天,許多人去剃頭,就想圖個“好彩頭”,這是情感的一種表達。中國傳統文化在頭發上的表現足能說明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二者的結合,也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民族自強基因的一種體現。

據了解,自今年5月《大型民族發雕“長城”》組委會成立以來,已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關愛,但因“工程”巨大,組委會急需向社會56個民族征集頭發約20噸,用于創作56米的長微縮版發雕“長城”,其中包括選取老龍頭、虎山、望京樓等長城上的十三個主要景點。

在活動現場,當發藝師為與會各界名人名家及嘉賓代表采集頭發時,大家爭先恐先,氣氛愉悅。一位名家表示,過去剪下來的頭發都遺棄了,想不到頭發還會有這么大的用處?今天就是難得的一次體驗。另一位名家表示,能作為56個民族代表中的一員,頭發將被用于56米“長城”發雕作品中是件令人激動的事。不少參觀美博會的觀眾也來圍觀,咨詢捐贈自己的頭發事宜。

黃鑫表示,此次在北京啟動首站發藝師采集名人名家頭發儀式,就是要通過其影響力吸引廣大民眾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可個體、可情侶、可大家庭、可單位集體等。黃鑫還透露,每位捐贈者的頭發都會被放置在專門的容器里,并附有簽名。為推廣此項工作,組委會還將奔赴各地組織采集,設立采集網點,方便民眾捐贈。

預計明年九月完成發雕作品,向建國70周年獻禮,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加油助威!組委會還將開展一系列活動,包括在全國及世界巡展,最終連同所有捐贈頭發者的名單一并捐獻給國家有關部門永久收藏,作品的名稱暫定為“萬里長城發雕夢”。

發布會上,“組委會”成員還通過自編自演的小品《結發夫妻》,從側面闡述了發雕藝術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及基因密切相關。借此發布會,組委會還公開在全國56個民族中緊急招募有志之士加入到這個有愛的團隊中來,包括招募公益發藝師合伙人及發藝師模特合伙人各2018名;招募各城市志愿者、學員100名;招募56個民族品牌商,為全國公益巡展提供贊助;招募品牌交通工具(汽車、房車等)合作商,為全國公益巡展提供交通服務;招募公益活動使用的攝影器材、通訊器材(錄像機、攝影機、手機、對講機等)合作商及攝影愛好者合伙人;尋求具有擔當和責任感的企業家合伙人,幫助提供面積1000平米以上的展覽室,共同成立發雕藝術博物館,來展覽展示發雕藝術作品。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