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臺促進藝術品產業發展實施辦法 建設世界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 | AIAF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深刻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目標。這一論斷提升了各界對文化藝術發展前景的認識。
2018年上海正式打響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上海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全面打響。到2020年,文創產業增加值將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以上。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上海文創50條”),圍繞著力推動文化創意重點領域加快發展、構建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引導資源要素向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等提出50條舉措。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發揮藝術品產業在傳承中華文化和推動業態創新中的帶動作用,形成上海藝術品產業整體優勢,把上海建設成為世界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2018年5月4日,上海市出臺了為促進上海藝術品產業發展提的實施辦法,包括鼓勵產業創新發展;優化產業載體布局;做大做強產業主體;營造產業發展環境;強化人才隊伍支撐;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上海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推動下,為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著力構筑上海文化發展新優勢,建設世界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各文化藝術行業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和資源,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在各自領域創新發展,產業與學術研究成效頗豐。

2018年9月8日,由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主辦的“AIAF大師講堂:共話“上海文化”品牌,聚焦藝術金融實踐暨《藝術品金融——實踐與探索》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成功舉辦。來自上海社科院、國家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研究基地、上海學術界多名文化產業和藝術品金融專家與來自文化藝術、銀行、基金會、家族辦公室、高校、在滬文創企業、媒體界嘉賓齊聚一堂,分享了在“上海文化”品牌建設的指引下,藝術品金融、文化藝術產業的創新實踐與探索,共同交流經驗和分享成果,展望上海城市文化的未來。

應邀出席的演講嘉賓有: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創始人范勇先生、上海社科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先生、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創意產業委員會副主席、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特聘教授馬健先生, 三位專家分別做了精彩演講,同時舉辦了作為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學科建設與科研成果、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招標項目“文化產品價值評估的方法與標準研究”成果的《藝術品金融——實踐與探索》新書發布會。大會還特別請到AIAF藝術品財富管理課程首期班優秀學員、哈佛學霸、財富精英 -- 趙路云女士, 客串主持。

嘉賓主持 趙路云女士
嘉賓演講
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創始人范勇先生:

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創始人范勇先生
范勇先生的演講主要圍繞著三點展開:中國精神消費的崛起帶動了對藝術消費的需求;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藝術品表外資產的資本化進程;金融服務業創新助力精神消費升級。

他談到,中國經歷了40年的物資經濟積累和發展,精神消費時代正迅速崛起,成為國人越來越關心的課題 ,而藝術品是文化消費的金字塔尖;與此同時,中產階級的不斷壯大,勢必將推動高凈值群體將財富傳承和教育作為他們財富配置的剛需,越來越重視文化財富及理財哲學的創新,而藝術品所具備的避稅、財富保值、增值的功能將使藝術品金融成為當下備受矚目的風口市場。當下,國內存量巨大的藝術品大多以‘表外資產’的形式存在,而作為一種重要的資產配置方式,金融資本在文化藝術品市場的存量盤活和增量投資領域勢必將發揮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隨著越來越多機構和資本的關注,未來藝術品金融行業將衍生出更為百花齊放的多元結構場景布局,而藝術品電商、藝術品租賃、藝術品抵押……等細分市場也正逐漸躍入人們的眼簾,成為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領域中一道亮眼的風景;因為大數據、區塊鏈、AI等金融科技的助力,藝術品交易過去常常面臨的道德風險問題也將得以解決,從而能為更多的人打開玩轉藝術品金融的大門。

萬和昊美藝術酒店

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
他介紹到,經過多年發展,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立足藝術品金融教育,在承擔社會教育使命、創新學科發展方面連創佳績。目前已推出了深受社會和業界好評的《藝術品財富管理課程》、《國際藝術品評估課程》、《全球藝術金融家領袖班課程》等課程,并分享了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全球藝術金融家領袖班課程》在全球各國考察期間的一些經典案例。這些課程拓寬了行業發展邊界,為業界培養了眾多復合型人才。

《全球藝術金融家領袖班課程》紐約模塊

《全球藝術金融家領袖班課程》盧森堡模塊

《全球藝術金融家領袖班課程》倫敦模塊

《全球藝術金融家領袖班課程》東京模塊
上海社科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先生:

上海社科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先生
隨著上海建設世界藝術品產業交易中心實施辦法的出臺,大會特別請到上海社科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先生解讀政策,分析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帶來的新機遇。他強調了“實施辦法”的具體落實方面:鼓勵產業創新發展;優化產業載體布局;做大做強產業主體;營造產業發展環境;強化人才隊伍支撐;深化“放管服”改革。展望上海文創產業的發展方向,他提到,上海的文創發展要緊跟數字信息、互聯網的潮流,這方面可以新銳城市深圳為例。目前相較之下,上海還存在弱點和缺陷,比如制度體制舊有的束縛,過于因循守舊,開發度不夠活躍,從業人才的缺乏,還需要創新文化DNA。

他認為,未來上海要積極尋找自身的特點,利用在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科創中心等方面優勢,努力吸收國內的資源,走向中高端的資源配置,不斷創造各種新的模式,學習國外先進經驗。黨的十九大不但肯定了發展自貿區的戰略,也進一步提出了建設自由港的遠大目標。上海要把握這些重要機遇,來探索適應未來發展的模式。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創意產業委員會副主席、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特聘教授馬健先生: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創意產業委員會副主席、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特聘教授馬健先生
馬健先生長期致力于藝術金融學的研究,為藝術品產業發展,上海建設國際性藝術品交易中心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他的新書《藝術品金融——實踐與探索》立足于藝術金融學的學科建設,通過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與變遷的系統梳理,探討了藝術品的實物資產性質,分析了藝術品新興交易平臺。
他從學理層面系統分析了藝術金融學的理論基礎和框架,深入淺出,提出了藝術金融學獨特的觀察視角、概念體系、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為中國的藝術金融學術研究和實踐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他提到藝術和金融對接的歷史非常悠久,從早期的藝術贊助,藝術典當質押,到當今的眾籌融資。藝術和金融對接有三個層次:第一是金融市場對藝術產業的資金支持,第二是金融資本直接進入藝術產業,第三是藝術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就實踐而言,如果說金融是現代藝術的血液,藝術金融就是藝術經濟的血脈。

會后,與會嘉賓紛紛表示,聽了三位教授的學術分享受益很多,既從宏觀領域對上海文化產業政策有了更多了解,也從微觀層面熟悉了藝術品金融操作的更多細節和藝術金融助力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最后,《藝術品金融——實踐與探索》新書簽售會引發了一小波熱潮。交流環節一結束,與會的文化商界精英們已迫不及待的排起了長隊。整個簽售過程,三位演講嘉賓一直不停地忙碌著,為每一個人在新書的扉頁簽上自己的名字同時,也把自己美好的祝愿送給了每一位來參加活動的人。

新書簽售會

新書簽售會
雖然只有短短三小時的活動,但對很多人都收獲不少,不僅對未來的發展之路拓寬了思路,也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互相交流經驗,共話發展。將來我們還會推出更多的大師沙龍活動,敬請期待

嘉賓合影
《藝術品金融——實踐與探索》
經濟管理出版社 2018年8月出版

《藝術品金融——實踐與探索》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招標項目“文化產品價值評估的方法與標準研究”(15ZD04)的階段性成果和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Asia Institute of Art & Finance)“藝術品金融”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成果。
該書立足于藝術金融學的學科建設,通過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與變遷的系統梳理,探討了藝術品的實物資產性質,分析了藝術品新興交易平臺。從藝術品投資原理、風險與信用管理、債務性資金融通、藝術資產資本化、藝術資產證券化、藝術品金融政策六個方面深入研究了藝術品投資規律與策略、收藏安全與藝術品保險、藝術品質押與債券融資、藝術銀行與藝術品租賃、藝術品基金與資產證券、藝術品金融創新與監管等中國藝術品金融實踐領域的理論前沿問題。
該書既是注冊拍賣師、金融理財師和資產評估師等專業人士的重要參考資料,更是廣大收藏愛好者、藝術管理者和金融從業者的案頭必備書籍。
《藝術品財富管理》課程
2018年秋季入學

課程特色
世界級一流師資 拓展國際視野
全球首屈一指的藝術品金融領域資深專家面授,融匯藝術品金融行業宏觀理論與微觀實踐,引入具有全球視野的商業技能及戰略思考,教授學員最前沿的藝術品金融理論知識、最科學的藝術品金融機構管理方法、最完備的藝術品金融行業動態信息,深刻洞察中西方藝術品金融行業的現狀及最新發展趨勢,全方位提升藝術品金融領袖人才的職業才能,為中國藝術品金融行業培養領袖級人才。
六大模塊定制化課程 三大工作坊實戰演練
幫助學員理解藝術品的類別、市場要素、各方面環節以及從藝術品流傳考證到藝術品金融服務的全交易流程,將課堂授課與海外模塊強化、成功范例分析、藝術機構參訪及工作坊實踐等體驗式教學與實操相結合,使學員具備獨立實施藝術資產配置及管理的綜合能力。
藝術金融資源對接 頂尖跨界助力職業發展
與學院同享在全球藝術界及金融界的豐富資源及廣泛人脈, 與世界各地歷史最悠久的大型博物館、畫廊、藝術家及策展人、私人收藏機構和拍賣行等建立起緊密聯系,拓展與全球頂級的藝術品金融機構、私人銀行、家族辦公室、資產管理機構、收藏家和投資者等業界翹楚深度合作的機遇,為優秀學員進入藝術品金融領域實習及執業搭建橋梁。
高峰論壇深度對話 校友會終身發展服務
學員學成即獲校友會會員資格,享受校友會提供的終身發展服務,共享校友資源,開拓事業空間,共同邁向成功。學員還將有資格參與一年一度的高峰論壇、云端講堂以及形式多樣的校友活動,同全球頂尖藝術、金融機構及優秀校友展開多層次、多形式的深度交流。
課程安排
【模塊一】藝術品財富管理概述
主題1 藝術品財富管理與另類資產配置
主題2 藝術品交易、市場、藝術商業
【模塊二】藝術品資產估值與定價
主題 藝術品資產估值與定價
【模塊三】藝術品金融實踐與法律風險控制
主題 藝術品金融實踐與法律風險控制
【模塊四】西方藝術史與歐美重要藝術收藏
主題1 西方藝術脈絡與經典鑒賞
主題2 歐美重要私人與企業收藏
【模塊五】中國文化脈絡與亞洲藝術視野
主題1 中國文化脈絡與傳世經典(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藝術)
主題2 全球藝術格局與亞洲視野(日韓、東南亞及中東新興藝術市場)
【模塊六 】海外模塊
藝術品與財富管理國際對標之旅 ( 日本) 參訪調研海外領先的私人財富管理優越框架;投資組合的平衡、財富管理與傳承;針對家族企業的藝術品和另類資產有效規劃與管理。
主題工作坊
學員自主選擇一個工作坊主題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可以自由參與未作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兩個工作坊進行旁觀學習。每個主題工作坊由藝術金融行業專家作為指導顧問,由學院統一組織一天進行集中研討。要求工作坊小組成員在專家指導下共同完成篇一研究報告或論文,并進行由學院統一組織的工作坊主題路演,該路演將邀請來自金融投資、法律咨詢、藝術基金、藝術市場等領域的專家參與指導,直接完成項目落地實操。
【主題一】藝術基金
【主題二】家族辦公室、私人銀行
【主題三】藝術商業

學員構成
適讀學員
藝術基金、私人銀行、家族辦公室、資產管理機構、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從業人員
藝術市場從業者(畫廊,拍賣機構,博覽會,線上交易商)、收藏投資者,及其他對該領域感興趣的優秀申請者
行業構成

名師巡禮

Jeremy Eckstein 藝術經濟領域領先專家
前蘇富比拍賣研究部主任
前英國鐵路養老基金美術投資組合監管人
國際藝術品市場專業顧問協會的創始成員
Cynthia D. Herber 現任美國評估師協會(AAA)總裁
Appretium總裁、首席評估師
紐約大學客座教授
現任華盛頓特區評估基金會個人財產事務委員會委員
豐富的畫廊和拍賣從業經驗,具有評估純藝術及裝飾藝術、古董及綜合個人財產的專業資質
Adriano Picinati di Torcello 德勤藝術與金融全球主管
德勤《藝術與金融報告》發起人及主編
曾任盧森堡政府自由港項目顧問
羅梅生(Lark Mason)中國古董專家
美國評估師協會第二副主席
曾任紐約蘇富比中國藝術部及在線交易高管
《亞洲藝術史》(Asian Art: Including the Arts of Islam)作者
古董藝術在線拍賣行iGavel Auctions創辦人
Linda Selvin 美國評估師協會執行主席
美國評估師協會執行理事
美國評估師基金會咨詢委員會秘書
個人財產事務委員會委員
范景中 美術史、中西美術交流史知名學者
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東方研究所研究員
曾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譯著有《藝術的故事》
龔繼遂 知名藝術市場專家,全球知名投資人
中央美院藝術市場管理學系特聘教授
前蘇富比拍賣公司中國書畫部主任
后成立藝術品咨詢公司,在美國市場為中國藝術品的保險、免稅捐贈和家族遺產依托中的藝術品估值和套現流程提供專業服務
劉雙舟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拍賣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拍賣法學、藝術金融法律法規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法律咨詢與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
黃雋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藝術金融、商業銀行理論與政策
主持課題《藝術品市場與宏觀經濟關系研究》
丁方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委員
意大利卡拉拉美術學院院士
意大利達芬奇理想博物館名譽研究員
潘力 日本美術研究專家
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高級訪問學者、東京藝術大學客座研究員
出版專著有《日本美術:從現代到當代》、《浮世繪》、《和風藝志》等
報名信息
申請報名

課程證書
全程參與課程學習并通過最終評估的學員將獲得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頒發的高層管理教育證書
開課時間
2018年秋季入學
報名流程
提交入學申請表與相關資料,經學院高層管理教育中心和招生辦公室審核評估,受邀參加課程主任面試
通過面試的申請者,學院為其發送正式錄取通知書,辦理注冊入學手續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