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訪談錄——專訪書畫家李鵬飛:凌云妙筆見風骨
作家 柳清河
情化春雨筆含詩,
風神高古潤華滋。
凌云妙筆見風骨,
世態(tài)滄海路人癡。
_題記

藝術家都很高傲,這是這個群體給外界的整體印象。 原先我也認為,像李鵬飛這樣的大家,應該很難接觸。 但我錯了。 謙遜有禮,提攜后輩,恭敬有加,平易近人,這是李鵬飛給人最大的感受。 放眼當今中國,書法寫的好者有之。繪畫畫的佳者有之,然,書畫雙絕者,甚是罕見。 李鵬飛自幼臨池十余年,潛心不輟,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汲古融今,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了骨力內(nèi)蘊、遒勁舒展、率意灑脫的個性書風,把書法的力與美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他的隸書用筆純正、古拙質(zhì)樸、蒼潤厚重于金石韻味之中,賦予了現(xiàn)代書法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與鑒賞美。 他的"荷氣高潔氣"系列作品,在載體與表現(xiàn)內(nèi)容上獨出心裁,融合民俗國粹,精心研究并獨創(chuàng)了一系列別具一格的繪畫作品。 從臨摹荷花的精致與真實,到獨辟蹊徑,獨樹一幟。 他繼承借鑒了黃永玉的花與氣韻,齊白石的桿與蝦蟹,吳冠中的葉與墨色,八大山人的鳥與魚情,等等將大家優(yōu)點于一身,自成一絕。

繁而有序、顧盼生姿,奇趣迭出,為當代書(畫)壇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按照圈內(nèi)輩份,李鵬飛是我十足的長輩,但先生容忍,從不拘累這些小節(jié)。有幸識得教誨,深以為然。 每次去李鵬飛的書畫工作室,總有一種不敢高聲言語之感。 看著一副一副栩栩如生的花草魚蟲,頓生敬意。 李鵬飛擁有一張典型的,看上去充滿了故事與風情的青衣的臉,但他卻在一片贊美聲中早早的認清了自己。 他微微挺直的脊背,帶著一種并不脫離市井人生的精致感。 這種許久未見的精致感,直擊靈魂,讓人心馳神往。 與之相交,如飲甘怡。 ——題記

1 柳清河: 李老師您好,很高興在您的工作室給您做這個專訪。我跟您的兩位徒弟都論兄弟,按照輩份,我真應該叫您一聲師叔。
李鵬飛: 不存在這些,江湖兒女,不拘小節(jié)。 尊重不在嘴上,而在心里。
柳清河: 您選擇書畫作為終身職業(yè),是受誰的影響,您有后悔過嗎?
李鵬飛: 我特別感謝我的祖父,在我的書畫藝術道路上,祖父是我的引路人和啟蒙者。 祖父的言傳身教,對我影響特別大,我十分感謝他老人家。 至于職業(yè)化,我用騎虎難下,形容自己當時毫無退路的狀態(tài),如果重來一次,我可能會打退堂鼓,但是有些事既然你去做了,如果不堅持,那就前功盡棄了。
柳清河: 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繼承您的事業(yè)嗎?
李鵬飛: 身為父母,我只希望孩子平安快樂,至于職業(yè)選擇,看孩子個人的意愿。 我想子承父業(yè)最好,他自己選擇也好,希望他尊重自己的內(nèi)心 無論怎么選,我都尊重。

柳清河: 您覺得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比如說對父母,妻子,孩子來說,您覺得自己稱職嗎?
李鵬飛: 我覺得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是百分之百稱職的。 對父母心存感激,對妻子虧欠太多,對孩子也在彌補,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命運交給我的任何角色。
柳清河: 您如何克服人們骨子里的惰性?
李鵬飛: 我剛開始練習書法的時候,也是靜不下心來,就強迫自己去寫,剛開始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經(jīng)過一段期間之后,慢慢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書法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些些許的成就激勵和鼓舞著自己繼續(xù)不斷的付出,不斷的努力。 簡而言之就是,在目標認定后,困難是命運的鋪排。對準目標,不理閑言。

柳清河: 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很強的耐力。
李鵬飛: 學畫是一種修養(yǎng),也是一種修煉。 這就是書畫藝術獨特的魅力,它不僅僅是寫書法繪畫的過程,他還是一個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 比如調(diào)色,線條,留白,尺寸,比例,大小,這些元素很小,所以你必須得靜下心來,細心認真地去一點一點學習,慢慢進步。書畫藝術,容不得急功近利,要不得心浮氣躁。 你會發(fā)現(xiàn),凡事那些學有所成的書畫大家,都是心平氣和,氣定神閑的。 這有點兒類似于拿手術刀做手術的醫(yī)生和武俠小說里面的武林高手。 這都是幾十年的功力,練出來的。

2 柳清河: 您認為書畫藝術最核心地方的是什么?
李鵬飛: 線條。 我認為,在書畫領域,線條就是魂,是精髓,也是支柱。 沒有了線條,就沒有這些,那美感也就無從談起。 書畫藝術歸根結底是線條的藝術,他需要安靜的用心去寫,用心去畫。 色彩強烈,線條硬朗。 這是我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用心去聆聽,將現(xiàn)實世界融入到自己的書畫作品當中。
柳清河: 您的"荷氣高潔氣"系列書畫作品,與眾不同,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李鵬飛: 對大自然心生敬畏之心。 我畫的荷花,實際上不是我用手畫,更多的是我用心向荷花,表達我的崇敬之意。
柳清河: 您選擇荷花作為繪畫元素,是因為它的象征意義嗎?
李鵬飛: 有很大的因素,荷花象征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荷花亭亭凈直,不蔓不枝。 浪漫一點來講就是,纖柔的枝干,不足以支撐金燦燦的修行,卻挺直了漫長的一生。 荷花是花中君子,做君子,有良知,有底線,有堅持。 荷花它不愿意去迎合誰,也不愿意配合這個世界。 或許,這也正是人們喜歡荷花的原因,它替我們對抗著世界,不泯然于世故,永遠傲然獨立,永遠潔身自好。 荷花,自帶的有一種貴族氣。 極文雅,又極世俗,極古典又極現(xiàn)代,極自卑又極驕傲,極粗狂又極細膩,種種矛盾迷人的柔和在荷花身上。 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做這樣的人。

柳清河: 您達到了嗎?覺得難嗎?
李鵬飛:還在努力中,痛并快樂著。
3 柳清河: 那您覺得書畫藝術的作用或者社會功能是什么?
李鵬飛: 通過書畫作品,將人類心中對真實與虛幻,自由與生存意義等的思考置于強光之下,一次次經(jīng)受著赤裸而殘酷的拷問。
柳清河: 您怎么看待自己所處的時代?
李鵬飛: 我一定是生不逢時的,這個我很早就知道,但不管這是不是你的時代,你總不能老在心里抱怨,你們都不配合我,不給我發(fā)光的機會,那我就自己想辦法。 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鵬飛突圍”。
柳清河: 那您覺得自己突圍成功了嗎?
李鵬飛: 成功是個很大很寬泛的詞,單純講突圍這件事,從某種狹義的角度來講,算是成功了。

柳清河: 是因為您的作品有了市場,有了受眾嗎?
李鵬飛: 這個就牽涉到一個藝術本質(zhì)的問題,藝術作品到底應不應該市場化。 我認為應該。 因為藝術家也是人,他也要解決基本的物質(zhì)需求。 我可以接受藝術作品商業(yè)化,但我反對產(chǎn)業(yè)化。 因為藝術作品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它必須具備唯一性,同一個藝術家,畫同一件作品,肯定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可一旦藝術作品產(chǎn)業(yè)化了,那這就沒有了意義和收藏價值。 你想象一下,假如機器人生產(chǎn)的牡丹,有可能畫的比我還好,但它是沒有感情的,沒有靈魂的。 我相信,沒人會愿意收藏那些東西。

柳清河: 您覺得當代的書畫作品和古代的那些大家相比,缺了些什么?
李鵬飛: 我們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畫中,能看到一種俠義精神。 那是一種大道,大德,大智慧。 里面有儒家的思想。 對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人,我沒有期待任何一個書畫藝術家有完整體現(xiàn)古代俠義精神的可能性,不期待也不敢相信。 書畫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哲學。 比如唐伯虎,他的畫為什么總是透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吸引力,為什么畫面總是像告訴我們一些什么故事,或隱藏著一些人生箴言? 這,就是哲學思想的泉水涌出來了,你掛在墻上也好,你翻著畫集也好,總會引起你的一種安靜與思考,一種淡淡的清幽與共鳴,這不是技法派可以勝任的。

4 柳清河: 您怎么看待“吼書”“丑書”“射書”這些現(xiàn)象?
李鵬飛: 藝術需要繼承傳統(tǒng),更需要創(chuàng)新,無論是手段還是方法。 藝術需要借鑒他人的東西,比如書寫格式,手法,但又不能拘泥一格。 傳統(tǒng)書畫是文明的載體,是藝術傳承的媒介。 他可以創(chuàng)新,但一定要尊重傳統(tǒng),對于“吼書”,“射書”這些書畫亂象,我接受不了,我覺得這是對藝術的一種褻瀆。

柳清河: 現(xiàn)在很多年輕的書畫從業(yè)者,普遍變現(xiàn)出了一種顯現(xiàn)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您有哪些忠告和建議?
李鵬飛: 傅青主說: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率真毋安排。 書畫如此,詩文亦然。 學畫,是一種哲學理念,通過一樣技藝,功夫修煉自我,約束身心,培養(yǎng)情操,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由衷的本意。 我還是希望年輕人能夠沉得下氣,真的沉下去了,才有可能上來。 人生百味,離合悲歡,苦笑淚水,都是其中的經(jīng)歷。不要總抱怨人生很累,現(xiàn)實中又有誰活得順風順水。 某一天,當你回頭看看那些經(jīng)歷過的人和事,會發(fā)現(xiàn)當時再大的事,現(xiàn)在看來似乎也不過如此。 要相信,所有的難過,難是難,總會過,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時間。 在內(nèi)心深處,我們都知道生活并不完美,但我們有力量活下去,且活的很好。
柳清河: 最后一個問題:您怎么看假疫苗事件?
李鵬飛: 假疫苗也好,毒奶粉也罷,這是禍國殃民亡國滅種的做法。
李鵬飛簡介 筆名淵石,常飛居士,號守硯齋主、巫山云煙。 現(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員, 軒轅書畫院副院長, 國清書畫院名譽院長, 馨緣書畫院藝術顧問。
后記: 采訪結束,仍覺意猶未盡。 先生家學淵源,道德文章,書畫藝術均為我等后輩學習之楷模。 晚生筆力尚淺,功力有限,難以展現(xiàn)先生實力之萬一。 甚覺愧疚,深感不安。 以后定當加倍努力,刻苦鉆研,向先生看齊。
2018年10月25日 戊戌年壬戌月庚寅日。
筆名:柳清河,作家,詩人,已出版雜文集《寫的什么玩意》,詩集《陳寨往事》,紀實作品《陳寨悲歌》,待出版作品《507退房》《紅塵劫》。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第22屆中國實力派書畫拍賣專場 蔡豐名作品《錦繡大地》120萬元人民幣起拍
- ·下一篇文章:河北省采風學會北京分會會刊創(chuàng)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