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雕大師趙秀林師徒精雕細琢《啟航》和《十八顆手印》向農村改革40周年獻禮

銅雕大師趙秀林精心創作(資料圖)
國際時報訊(記者李廣義報道): 1978年以前,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是全縣有名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幾乎家家外出討飯。1978年底,小崗村生產隊長、共產黨員嚴家昌組織十八位村民,冒著政治風險,立誓結盟安排后路,在分田單干責任書上鄭重地按下十八個鮮紅的十八個手印,開創了一條大包干大變革之路,正式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至1984年,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普及推行。

趙秀林師徒銅雕作品 《啟航--為了實現七億農民的中國夢》

銅雕大師趙秀林師徒精雕細琢的《十八顆手印》

銅雕大師趙秀林師徒精雕細琢的《十八顆手印》
為紀念這一劃時代農村改革40周年,銅雕大師趙秀林召集由毛雅麗、陶衛榮、何永娟、沈萍萍等得意門生組成創作團隊,以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生產隊長、共產黨員嚴家昌等18戶農民當年按下16個手印實行土地大包干的故事為藍本,經過精雕細琢先后創作出的銅雕藝術作品《啟航--為了實現七億農民的中國夢》、《十八顆手印》,通過藝術的手法,把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當事人的復雜心情,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其中《啟航--為了實現七億農民的中國夢》,從題材構思、材料篩選到精心雕刻,作品規格60cm×40cm 銅板l.5cm 厚度,鑿刻難度極大,整整用了趙秀林師徒兩個月時間,才順利完成!2015年參加由中國民協舉辦的全國民間藝術精品展,不僅震撼了所有的參觀者,而且令專家學者嘆為觀止,因此,獲得唯一金屬雕刻作品最高獎金獎。由此可見,這些銅雕藝術作品,不僅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而且還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榮寶齋中青年藝術家推介展——張洪源(第三回)
- ·下一篇文章:藝術家蔡豐名榮獲2018全球聯邦輝煌藝術家領袖大獎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