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品似梅韻 師德如荷香——記向梅和她的向梅書畫社

書畫家向梅和她的書畫社
向梅藝術簡介
向梅,女,漢族,字勁松,大學文化,中國致公黨黨員。
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畫研究會會員、上海市松江區書協會員、安徽省婦女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蘇東坡藝術研究院院士、安徽省強坤書畫院副院長、安徽省醉墨齋書畫院秘書長等。作品多次在報刊上發表,并參加全國性書畫大展榮獲各種大獎,被海內外政府機構與收藏家收藏。

向梅和她的學生們
藝品似梅韻 師德如荷香——記向梅和她的向梅書畫社
祖籍安徽霍邱,出生于四川綿陽,求學于都市上海,工作于安徽合肥,快樂于書畫藝術,歸樂于藝術傳承。這就是向梅的成長軌跡,也是她曲折而愉悅的心路歷程!
她出生在書香門第,書畫之家,幾代都是教育工作者。外公李策農在四川大學求學時,便與我國當代著名畫家豐子愷、余雪曼等人相遇相識,私交甚篤。在外公身邊成長的向梅,家庭的耳濡目染,讓向梅對書法漸漸產生了興趣?梢哉f,是外公開啟了她的藝術之門,并規范地對她進行基本功訓練。

向梅和她的學生們
在習研古人碑帖時,她謹記外公教誨“以貼為師,師古不泥,力求自身修養與筆墨的內在統一”,無論是楷、行、隸、篆,她都不一味去模仿。她有自己的學書思想,在臨習柳、顏、歐、趙、“二王”、漢碑的時候,將目光轉向了每個字的用筆、結體以及筆韻、氣韻上,領悟一個字的妙處,反復揣摩,輾轉思考,經歷了“習字、入帖、知味、神通”等過程,對書法的形氣與神韻、意境與法度、含蓄與舒展等等都有著非常明確的見解和頓悟。

向梅和她的學生們
外公還啟發她以通過學習書法來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外公以言傳身教和博大精深的家學傳統,使得向梅少年時期就一直顯露出過人的涵養和超凡脫俗的品質,并對書法精髓和形質神采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她五體皆能,尤其擅長篆書,所作書法結體之勢大開大合,靈動厚重,樸拙率意,長短粗細疏密精當,用筆厚重挺拔而不遲滯,線條流轉美妙無窮,古拙清雋,別有意趣,達到了似有意而無意、似無法而有法、似不求而已成的淳美藝術境界。
她說,一件書法作品,必須在入古的基礎上,融入書法家個人的審美情趣和時代氣息,這樣才能打動當代人的心,才更有藝術價值!向梅的書法就是順應了現代生活的審美趨勢。她寫出了自己特有的書風書貌。

老師和學生
上世紀九十年代,外公的書法作品已經在國內外有很大的名氣。有一次,一個臺灣老板專程到上海出40萬元買外公的作品,但外公不為金錢所動。外公是傳統文化人,對傳統文化一生堅守,他還有個心愿,要將自己創作的一萬幅書法作品捐給政府。在合肥包公園內,擺放有外公鐫刻的岳飛《滿江紅》石碑;在滁州瑯琊山,有外公使用篆體所寫的《醉翁亭記》……

向梅書畫社
于是,在徽園建成后,園內特設李策農書法藝術館,向梅便調往徽園,負責李策農藝術館日常管理工作。
來到合肥后,獨特的徽文化與書畫藝術,徹底激發了潛藏在向梅內心深處的藝術激情與靈性,業余時間,她除了潛心臨習書法外,又拜鄭伊農先生為師,學習山水畫創作。鄭伊農曾任新安畫院院長,是“新安畫派”傳承人。在恩師的指導下,向梅廣泛臨習新安畫派代表人物黃賓虹、汪采白、江兆申、張翰飛等人作品,不僅如此,還上溯宋元時期的繪畫大家作品。他將李成、范寬、郭熙以及黃公望、王蒙等人的作品掛在宿舍里的墻上,日日觀察,細心描摹。除了宋元時期的這些名人外,他還認真研究了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錢松嵒等現代大師的繪畫藝術,從中尋找它們的相同和不同。

向梅書畫社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向梅的漸漸成熟,她的基本功得到了強有力的夯實。她除了不斷積淀自己的學養、探索自己的藝術道路、追求自己的審美理想之外,始終堅持自己的藝術準則,不斷汲取百家之長,用傳統美術元素來豐富自己作品的藝術內涵,完善自己山水畫的自我特色。她的趨向及審美是向著當代延續的。
她的作品顯露出積極向上的人格意象,使她對主題意識的尋求和自身藝術的突破得到了可貴升華,形成了濃厚秀麗,雅而不俗,剛柔并舉,意境新穎的山水畫風格。

可愛的學生們
向梅不僅畫山水,也畫花鳥;不僅畫寫意,也畫工筆。在創作過程中,她總是站在一個高度去審視藝術與自然。隨著美學知識的不斷積累,此時的向梅,藝術在她的激情中不斷得以升華,表現語境也開始漸漸豐滿起來。
受外公的影響深刻,向梅自加入安徽省書協、安徽省美協并獲得很多獎項后,她自覺地站在了文化傳承的前列,為推動中華傳統文化不懈努力著,走上了邊臨池創作、邊培訓學生的“職業化道路”,創辦了“藝點兒教育”,向梅書畫社。她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外公曾告訴我,把優秀的書法藝術傳承下去,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書法社的學生們
向梅在教授學生書畫過程中,始終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立足傳統創新,教的是寫字與畫畫的方法和技巧,教找位置,先教基本筆劃,再教偏旁部首,再教字,從獨體字開始再左右結構再上下結構,再左中右結構再上中下結構,教學形象生動有趣。力求做到以書畫育德、以書畫養心、以書畫啟智、以書畫健體。
為了便于因材施教,這些年來,向梅自撰自編教材教案,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個性,讓他們臨習不同風格的書畫作品;為了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書畫藝術的精妙,她寓教于樂,講解精辟,示教得體,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十分重視學生的書法習慣養成,故而學生聞名而來,書畫學習慰然成風,成績斐然。

書畫社課堂
這么多年來,她的學生在省內外很多書畫大賽上屢屢獲獎,總共獲獎多少,她也記不清楚。
令人稱道的是,她的愛人何輝先生非常支持向梅的藝術事業。無論是在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還是到廬陽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何輝都一如既往地支持她,可謂“花開并蒂,鴛鴦雙飛”!

書畫社學生參加社區公益活動
目前,無論在書畫藝術藝術創作上,或是書畫藝術教學上,向梅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她在審美情趣、認知能力、意志品質等方面都實現了真、善、美的高度和諧與統一,展現了一位書畫藝術家的熾熱時代情懷。
責任編輯: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