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君墨象:厚植于傳統中的創新
一代革新中國畫的大師李可染先生有一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應是指學習和借鑒前人成功的經驗、對藝術基本功和思想修養的刻苦訓練;“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是基于扎實基礎藝術能力和修養之上大膽的突破和創新。每一位成功的藝術家,無不遵從了這樣的發展路徑。

紀君作品 晚歌 紙本水墨 138*69cm
紀君是一位詩書印畫全面探索、并且在師古創新、融匯中外多元藝術上取得良好成就的藝術家。十多年前出版的《紀君詩詞選》里,有大量他廣泛閱讀前人書畫、臨習古人和前輩大師碑帖后形成的詩詞作品。透過這些詩詞,我們可以看到他廣泛涉獵、深入鉆研和吸收前人成果的嚴謹學風。在他的身上,少有輕狂浮躁氣,多了經年累月厚植于傳統書法藝術的沉穩和內斂。正是這種長期學習鉆研,使他形成了扎實的書法功底和豐富的文化學養。
可染大筆何淋漓,
流泉瀑布天掛席。
慘淡經營苦造化,
師牛堂里自奮蹄。
踏遍河山迎晨曦,
搜盡草稿送余暉。
白發學童斫地勇,
廢畫三千苦平生。
——讀《李可染畫集》有感

紀君自作詩二十首 240*240cm
瘦勁婉美龍蛇騰,
雄放瑰奇猴猿行。
圓轉飛動連綿舞,
縱橫開闔氣恢竑。
——讀《黃庭堅草書》
紀君學習書法五十多年來,深知厚積薄發,借古開今的道理。他一直重視并堅持基本功訓練,把碑帖臨習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基礎課去學習。他認為對于古代的精華把握得越深越好。只有不斷從古代精華里吸取營養,豐富和充實自己,才能有所進步和創新。

紀君錄李叔同送別 35*60cm*4
拋出廣袖當空舞,
駕助蛟龍走筆端。
縱使書人能醉墨,
前軀后賢推張顛。
——讀張旭草書
紀君:“我三年級開始學習書法,從蘇、黃、米、蔡、歐、柳、顏、趙以及王羲之《蘭亭序》這些楷書、行草學起,不斷臨習他們的作品。我寫的最多的是顏真卿的《多寶塔》和《麻姑仙壇記》、《自書告身》等名碑,隸書漢碑里《張遷碑》、《史晨碑》、《禮器碑》、《石門頌碑》、《石門銘碑》以及《爨寶子》、《爨龍顏》也是我臨的較多的碑帖,魏碑里的《龍門二十品》、《張猛龍碑》、《史評公碑》我情有獨鐘,著力很多。“

紀君作品 彩虹夢現 紙本水墨 68*68cm
以畫入書寫真情,
篆隸筆下留草行。
晉唐風骨呈法度,
鐘繇二王孫過庭。
——讀八大山人書法
紀君認為最可貴的是在前人打下的基礎上,在臨習這些領路人名碑名帖的基礎上漸漸融入自己的思想,借古開今。也就是石濤講的筆墨當隨時代。經過五十年傳統書法學習的積累,他在書法不斷創新求變的基礎上,近年來開始了對墨象藝術的探索。

紀君作品 舞 68*138cm
攬抱篆隸作草行,
惟人天機書豪情。
扳起大錘擂石鼓,
浩博蕩蕩震耳鳴。
——讀吳昌碩書法
大氣磅礴魏碑情,
痛快淋漓灑墨行。
波磔剔挑囤蘊藉,
儀態萬方趣紛呈。
——讀于右任書法三首之一

紀君作品 舍妄心 4*4cm
“墨象派”是日本書法家創立的以獨體字或少字派書法形式并運用淡墨和濃墨結合的書法創作手法。這種書法也叫現代派、少字派,但它一定是以書寫漢字為前提。這種書法深受日本書法家的喜歡。優秀的墨象派書法作品趣味橫生,變化多端,有很強的視覺效果,它的某些地方很象中國畫的大寫意、大潑墨,煙霧繚繞,淋漓盡致。中國的部分書法家也深受這種書法形式的影響,紀君便是其中之一。
澎湃激揚濺雪崩,
吞吐云霧漫碧空。
斑駁陸離塑墨象,
和韻潑彩騰蛟龍。
---與日本書法家筆會交流

紀君作品 耕墨 180*72cm
紀君的墨象創作根植于中國傳統藝術精華之沃土,又吸收借鑒了海外當代藝術表現形式的視覺傳達效果,做到融會貫通。他的墨象創作特別是大字創作在傳統的歐、柳、顏、趙、蘇、黃、米、蔡基礎上融入了中國畫的寫意、潑墨,吸收了日本墨象派和少字派的藝術特征,甚至將舞蹈造型、音樂節奏和攝影構圖等多種藝術元素融入其中,創造出既傳統、又現代,極具視覺沖擊力和美感的藝術表達形式。

紀君作品 問道 138*69cm




